内置柔性电池的无线头戴式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39828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31 21:23
提供一种内置柔性电池的无线头戴式耳机。本发明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内置柔性电池的无线头戴式耳机包括:头梁部,其具有至少一个紧固部;一对头戴式耳麦部,其包括接收以无线方式传输的音频信号并输出到外部的扬声器单元,连接于所述头梁部;及柔性电池,其为板状,内置于所述头梁部,以便能够向所述头戴式耳麦部侧供应电源,具有与所述紧固部对应的被紧固部,在与所述头梁部结合时,位置被固定。

Wireless headphones with built-in flexible batter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内置柔性电池的无线头戴式耳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头戴式耳机,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能够固定柔性电池的位置的内置柔性电池的无线头戴式耳机。
技术介绍
电子制品特别是能输出音响的电子制品,因技术发展而处于逐渐小型化趋势当中。这种电子制品与多样形态的音响输出装置连接。特别是以MP3播放器为代表的音响输出电子制品,随着智能手机功能的发展,其功能正在统合到智能手机内。因此,随着无线通信的可靠性和简便性越来越显著,最近,正在与多样形态的利用无线通信技术的音响输出设备连接。为了提高隔音性而以覆盖整个耳朵的形态构成的头戴式耳麦(HEADSET),随着应用了诸如蓝牙(Bluetooth)的无线通信技术,最近再次受到瞩目。这种蓝牙装置需要用于驱动蓝牙芯片的电路部及电源部,通常利用电池接受驱动电源供应。此时,电池可以是通常的干电池,但为了提高使用者便利性,最近大量使用可充电的电池。这种电池通常内置于构成头戴式耳麦的外壳内部。因此,在所述外壳侧,需要用于容纳所述电池的空间。特别是为了体现高容量的电池,构成头戴式耳麦的外壳的大小必须增大,以便能够内置较大尺寸的电池。而且,电池容量越大,电池重量越增加,因而与增大的电池重量相应,头戴式耳麦的全体重量也增加。因此,使用者存在重量增加导致的使用上的不便。特别是头戴式耳麦,由于需要驱动比以往耳机大的扬声器单元,因而要求更大的耗电。因此,作为加装于外壳内部的大小有限的电池,存在使用时间短的界限。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如上所述问题而研发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柔性电池的无线头戴式耳机,在头梁部内置柔性电池,从而可以在体现轻量化的同时,飞跃性地增加诸如蓝牙模块的通信模块的使用时间。另外,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弯曲时能够准确地保持柔性电池的弯曲方向性的内置柔性电池的无线头戴式耳机。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柔性电池的无线头戴式耳机,当柔性电池用作主电池时,不需要用于将电池内置于头戴式耳麦部的另外的空间,因而可以减小头戴式耳麦部的大小及厚度,体现多样设计。技术方案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置柔性电池的无线头戴式耳机,包括:头梁部,其具有至少一个紧固部;一对头戴式耳麦部,其包括接收以无线方式传输的音频信号并输出到外部的扬声器单元,连接于所述头梁部;及柔性电池,其为板状,内置于所述头梁部,以便能够向所述头戴式耳麦部侧供应电源,具有与所述紧固部对应的被紧固部,在与所述头梁部结合时,位置被固定。另外,所述头梁部可以包括:框架,其为一侧开口的带状;及罩构件,其包围所述框架;所述紧固部可以在所述框架形成。另外,所述柔性电池可以在侧端边缘或前、后端边缘中至少任意一侧包括向外侧延长的至少一个翼部,所述被紧固部可以在所述翼部形成。作为一个示例,所述紧固部可以以贯通所述框架的第一通过孔形成,所述被紧固部可以以在与所述第一通过孔对应的位置贯通所述翼部的第二通过孔形成,所述框架及柔性电池可以以同时穿过所述第一通过孔及第二通过孔的固定构件为介质相互固定。此时,所述固定构件可以为销构件、螺栓构件及夹构件中任意一个。作为另一示例,所述紧固部可以以一部分从所述框架切开的切开片形成,所述被紧固部可以以贯通所述翼部的通过孔形成,所述切开片可以插入于所述通过孔。另外,所述柔性电池可以配置于所述框架的上面与下面中至少一面。另外,所述一对头戴式耳麦部中任意一个可以内置有包括通信部的电路部,其中,所述通信部通过与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而发送、接收所述音频信号。另外,所述头梁部及头戴式耳麦部中任意一个包括用于接收无线电力信号的无线电力接收用天线,以便能够以无线方式对所述柔性电池的电源进行充电,在所述无线电力接收用天线的一侧,可以配置有用于屏蔽磁场的屏蔽片。另外,所述柔性电池可以包括:电极组装体,其包括正极、负极及分离膜;及外置材料,其将所述电极组装体与电解液一同封装;所述外置材料及电极组装体可以分别具备用于在弯曲时收缩及放松的图案。此时,在所述外置材料及电极组装体形成的图案可以相互一致地形成。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头梁部内置的柔性电池来供应电源,从而能够在减轻整体重量的同时体现高容量的电池,可以飞跃性地增加使用时间。另外,本专利技术在柔性电池用作主电池的情况下,可以省略用于将电池内置于头戴式耳麦部的另外的空间,因而可以减小头戴式耳麦部的大小及厚度,体现多样设计。另外,本专利技术即使框架在使用过程反复弯曲,柔性电池也可以始终保持最初的位置,可以在固定的位置执行与所述框架相同的行动。由此,所述柔性电池可以从容应对框架的变形,柔性电池的弯曲方向性可以保持既定。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可以利用无线电力接收用天线,以无线方式对柔性电池充电,从而可以提高使用便利性,不需要配备用于对电池充电的另外的外部端子。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内置柔性电池的无线头戴式耳麦可以预先防止诸如异物质通过外部端子流入或因汗水等而浸水的各项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内置柔性电池的无线头戴式耳机的图,图2是显示图1中去除盖构件的状态的图,图3是显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内置柔性电池的无线头戴式耳机可应用的柔性电池的图,图4a至图4c是显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内置柔性电池的无线头戴式耳机中柔性电池的翼部与框架间的多样结合关系的图,图5是显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内置柔性电池的无线头戴式耳机可应用的另一形态的柔性电池的图,图6是概略地显示在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内置柔性电池的无线头戴式耳机中内置于头戴式耳麦部的电路部的详细构成的图,图7是显示本专利技术可应用的柔性电池中在外置材料及电极组装体上形成的图案的多样形态的概略图,图8是显示本专利技术可应用的柔性电池的详细构成的放大图,而且,图9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内置柔性电池的无线头戴式耳机中无线电力接收用天线包括于头梁部侧的情形的示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以附图为参考,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实施。本专利技术可以以多种相异的形态体现,不限于在此说明的实施例。为了在附图中明确说明本专利技术,省略与说明无关的部分,在通篇说明书中,对相同或类似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内置柔性电池的无线头戴式耳机100、200如图1、图2及图9所示,包括头梁部110、头戴式耳麦部120a、120b及柔性电池130、230。所述头梁部110在所述无线头戴式耳机100、200佩戴时,可以保持所述无线头戴式耳机100、200的佩戴状态,以便所述一对头戴式耳麦部120a、120b位于使用者耳部。为此,所述头梁部110可以包括一侧开口的带状的框架112,在所述框架112的两端部侧可以分别连接有所述一对头戴式耳麦部120a、120b。此时,所述框架112可以由具有弹力的材质构成。因此,所述框架112在施加外力的情况下,两端部之间的隔开距离会增加,在去除外力的情况下,会恢复原状。因此,如果使用者佩戴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无线头戴式耳机100、200,则所述头梁部110可以环绕使用者的头部,连接于头梁部110的两端部侧的一对头戴式耳麦部120a、120b可以在位于使用者耳朵的状态下,借助于弹力而贴紧。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头梁部110可以包括包围所述框架112的罩构件116,以便在佩戴时可以提高使用者的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置柔性电池的无线头戴式耳机,其中,包括:头梁部,其具有至少一个紧固部;一对头戴式耳麦部,其包括接收以无线方式传输的音频信号并输出到外部的扬声器单元,连接于所述头梁部;及柔性电池,其为板状,内置于所述头梁部,以便能够向所述头戴式耳麦部侧供应电源,具有与所述紧固部对应的被紧固部,在与所述头梁部结合时,位置被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12.16 KR 10-2016-01723721.一种内置柔性电池的无线头戴式耳机,其中,包括:头梁部,其具有至少一个紧固部;一对头戴式耳麦部,其包括接收以无线方式传输的音频信号并输出到外部的扬声器单元,连接于所述头梁部;及柔性电池,其为板状,内置于所述头梁部,以便能够向所述头戴式耳麦部侧供应电源,具有与所述紧固部对应的被紧固部,在与所述头梁部结合时,位置被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柔性电池的无线头戴式耳机,其中,所述头梁部包括:框架,其为一侧开口的带状;及罩构件,其包围所述框架,所述紧固部在所述框架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柔性电池的无线头戴式耳机,其中,所述柔性电池包括在侧端边缘或前、后端边缘中至少任意一侧包括向外侧延长的至少一个翼部,所述被紧固部在所述翼部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置柔性电池的无线头戴式耳机,其中,所述紧固部以贯通所述框架的第一通过孔形成,所述被紧固部以在与所述第一通过孔对应的位置贯通所述翼部的第二通过孔形成,所述框架及柔性电池以同时穿过所述第一通过孔及第二通过孔的固定构件为介质相互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置柔性电池的无线头戴式耳机,其中,所述固定构件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基旭卢承润
申请(专利权)人:阿莫绿色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