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值守场站周界安防的近距离无盲区雷达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73533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31 1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场站周界安防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值守场站周界安防的近距离无盲区雷达监控系统,包括雷达级联系统(1)以及雷达数据接收及处理系统(2),雷达级联系统(1)和雷达数据接收及处理系统(2)之间通过信号线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应用多级雷达级联的方法,让一个雷达的照射范围抵消另一个雷达的盲区,并通过涂覆透波材料防止雷达之间反射电磁波的干扰;2、在雷达的射频前端复用了两种射频前端电路,两种射频前端电路能够发射并接收不同频率的电磁波信号,实现了同时对近距离和远距离目标的探测,解决了传统单个射频前端电路雷达近距离盲区大的缺点。

A Close Range Non-blind Zone Radar Monitoring System for Peripheral Security of Unmanned Yard S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值守场站周界安防的近距离无盲区雷达监控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场站周界安防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值守场站周界安防的近距离无盲区雷达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监测技术的发展,无人值守场站已经是常态化,场站大多是关系着供电、供气等国民经济的重要设施,保全措施是十分重要的。无人场站无需派人值守,故而需要监控系统来保证场站的安全。许多场站都设立在地理位置偏僻、人烟稀少的地区,需要监控人或动物的闯入。设立监控系统后,一旦有外部入侵被监控系统识别,监控系统就会向使用者发送报警信号,以便让使用者在第一时间知道入侵事件的发生。场站的监控系统有许多种,如触碰报警的电子围栏、摄像头监控、红外线对射、雷达主动监控等。目前雷达在场站周界安防场景应用较多,雷达发射电磁波,再接收反射回来的电磁波就可以检测是否有入侵物。但是由于雷达存在天然的近距离盲区,导致入侵物一旦侵入雷达的盲区,雷达就不能够继续对入侵物进行检测,最终场站的雷达安防系统失去作用。这是雷达应用于场站周界安防的一个致命缺陷。雷达之所以存在天然盲区,是因为近距离物体反射的雷达电磁波与雷达本身发出波的电磁波频率相差不大,导致雷达无法判断近距离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值守场站周界安防的近距离无盲区雷达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雷达级联系统(1)以及雷达数据接收及处理系统(2),雷达级联系统(1)和雷达数据接收及处理系统(2)之间通过信号线连接;所述雷达级联系统(1)包括第一级雷达(11)、第二级雷达(12)、…、第N级雷达(1N),第一级雷达(11)、第二级雷达(12)、…、第N级雷达(1N)相互级联,利用前一级雷达的威力范围,覆盖后一级雷达的近距离盲区;所述第一级雷达(11)、第二级雷达(12)、…、第N级雷达(1N)通过在常规雷达原有一组射频前端电路的基础上另外增加一组射频前端电路,分别为一号射频前端电路(A)、二号射频前端电路(B);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值守场站周界安防的近距离无盲区雷达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雷达级联系统(1)以及雷达数据接收及处理系统(2),雷达级联系统(1)和雷达数据接收及处理系统(2)之间通过信号线连接;所述雷达级联系统(1)包括第一级雷达(11)、第二级雷达(12)、…、第N级雷达(1N),第一级雷达(11)、第二级雷达(12)、…、第N级雷达(1N)相互级联,利用前一级雷达的威力范围,覆盖后一级雷达的近距离盲区;所述第一级雷达(11)、第二级雷达(12)、…、第N级雷达(1N)通过在常规雷达原有一组射频前端电路的基础上另外增加一组射频前端电路,分别为一号射频前端电路(A)、二号射频前端电路(B);所述一号射频前端电路(A)、二号射频前端电路(B)用于解决雷达近距离盲区问题:一号射频前端电路(A)用于控制所在雷达发射电磁波并接收目标反射回来的电磁波,二号射频前端电路(B)用于控制所在雷达发射电磁波并接收目标反射回来的电磁波;一号射频前端电路(A)发射并接收的电磁波频率高于二号射频前端电路(B)发射并接收的电磁波频率;所述雷达数据接收及处理系统(2)为计算机,用于处理雷达信号,计算被测目标的距离、角度信息。2.一种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一珉梁湘荣唐钦杨杉王勇黄晨阳
申请(专利权)人:昆仑杰信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