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带的应力松弛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3503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31 1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铜带的应力松弛测量装置,包括了基座,在所述基座的顶面上固定着支撑台,在所述支撑台上固定着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相对于所述基座的顶面平行,所述支撑杆一端连接在所述支撑台上,另一端通过压紧装置固定着试样铜带,加载块通过加载螺栓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试样铜带一端贴靠在所述加载块的端面上,另一端通过所述的压紧螺丝压紧,在所述试样铜带上还连接着动态抗应力松弛机构,所述动态抗应力松弛机构包括了固定座、推力杆、电机,所述推力杆一端顶在所述试样铜带上,另一端连接着转动轴承,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着凸轮,所述凸轮通过连杆与所述转动轴承相连。

A Stress Relaxation Measuring Device for Copper Stri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带的应力松弛测量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铜制品
,具体是涉及了一种铜带的应力松弛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金属材料在长期应力及高温的作用下,若其总变形(总应变或总位移)保持不变,随着时间的延长,其内部弹性应变会逐渐转变为塑性应变,从而引起应力松弛现象。因此应力松弛现象是金属构件失效的一种重要形式。弹性极限和应力松弛性能是影响弹性铜合金质量的主要因素。金属材料在长时间受载荷作用下如拉伸、弯曲、压缩和扭转等,会使材料发生应力松弛,进而材料的可靠性和工作寿命会受到影响。弹性材料或元件不仅在高温高压服役时会发生应力松弛现象,其在室温下长期服役工作也会发生。现有技术中的应力松弛测量装置大多都是静态的,静态应力松弛是指单一地保持总应变不变的恒条件下的松弛。但实际生产过程中,各种材料元件的实际使用条件,其发生松弛现象时会伴随着应变循环,这就使得现有技术中的静态应力松弛测量装置显得不太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测量的铜带的应力松弛测量装置,一种铜带的应力松弛测量装置,包括了基座,在所述基座的顶面上固定着支撑台,在所述支撑台上固定着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相对于所述基座的顶面平行,所述支撑杆一端连接在所述支撑台上,另一端通过压紧装置固定着试样铜带,所述压紧装置包括了加载块、加载螺栓和压紧螺丝,所述加载块通过加载螺栓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试样铜带一端贴靠在所述加载块的端面上,另一端通过所述的压紧螺丝压紧,在所述试样铜带上还连接着动态抗应力松弛机构,所述动态抗应力松弛机构包括了固定座、推力杆、电机,所述推力杆一端顶在所述试样铜带上,另一端连接着转动轴承,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着凸轮,所述凸轮通过连杆与所述转动轴承相连,并能带动所述转动轴承转动,所述电机和所述推力杆均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基座的侧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所述支撑杆表面开设有径向槽,所述试样铜带插接在所述径向槽中,所述加载块的端面配合所述径向槽的槽壁将所述试样铜带夹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支撑杆的表面还开设了轴向槽,所述轴向槽与所述径向槽连通,所述加载块滑动连接在所述轴向槽中,并由所述加载螺栓配合所述轴向槽的槽壁将所述加载块固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推力杆与所述试样铜带接触的一端呈尖端设置,在所述尖端成形有纵向的弧形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铜带的应力松弛进行动态测量,使得测量结果更加贴近现实,令生产厂家更精确地了解铜带的应力松弛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铜带的应力松弛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进行应力松弛测量时推力杆与铜带的配合关系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阐述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铜带的应力松弛测量装置,包括了基座1,在基座的顶面上固定着支撑台2,在支撑台上固定着支撑杆3,支撑杆一端固定在支撑台上,另一端由该支撑台垂直向外延伸,整根支撑杆是位于基座的顶面上方并相对于基座的顶面相互平行的。在支撑杆向外延伸的一端上开设了径向槽31和轴向槽32,所谓径向槽是指沿支撑杆横截面径向走向的槽,所谓轴向槽是指与支撑杆同轴向走向的槽,在轴向槽中设置有一个加载块4,该加载块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比如用手拨动)在轴向槽中自由滑动,当滑动到指定位置时,通过一根相对于支撑杆垂直的加载螺栓5将该加载块顶在轴向槽的槽壁上,从而将加载块的位置限定。在加载块的端面上贴合设置有试样铜带6,该试样铜带插接在径向槽中,由加载块的端面配合径向槽的槽壁将试样铜带夹紧。试样铜带的一端贴靠在所述加载块的端面上,另一端朝远离支撑杆的方向延伸,在试样铜带的另一端通过压紧螺丝7压紧,该压紧螺丝位于加载块的相反侧,由此可以从两侧夹紧上述的试样铜带。在该试样铜带上还连接着动态抗应力松弛机构8,动态抗应力松弛机构包括了固定座81、推力杆82、电机83,电机和所述推力杆均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基座的侧部。推力杆一端顶在所述试样铜带上,另一端连接着转动轴承84,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着凸轮85,所述凸轮通过连杆86与所述转动轴承相连,当电机转动时,能够带动凸轮慢速转动,随后凸轮通过连杆将转动力传导给转动轴承,带动转动轴承也跟随着缓慢的转动,由于推力杆的端部是套接在转动轴承上的,故当转动轴承转动时,可以带动推力杆发生小幅度的转动,推力杆与所述试样铜带接触的一端呈尖端设置,在所述尖端成形有纵向的弧形面,这样在推动杆发生小幅转动时,如图2所示,推力杆与试样铜带之间的接触力会发生变化,试样铜带的形变量也会发生变化,根据应力试样加载公式时,试样的绕度、外力、应力之间有下列关系(1)(2),将式(1)带入式(2)得(3)式中,P—外力,N;σ—试样铜带表层最大应力,单位为MPa;b—试样最大宽度,单位为mm;t—试样厚度,单位为mm;L—试样标距长度,单位为mm;E—试样弹性模量,单位为MPa;I0—试样载面惯性距,单位为mm4;f—预加挠度值,单位为mm。式(3)说明预加挠度与实际加于试样表层应力成线性关系,应力松弛试验时σ可取0.5σe、0.5σ0.2或0.8σ0.2,在本试验中取0.5σ0.2。因此只要测出材料的屈服强度σ0.2,在根据式(3)可以确定挠度f。试验过程的步骤如下:(a)通过计算得出每个试样的初始位移量y0=σ0L2/Et。(b)根据y0调整好螺杆,并在工具显微镜下测量,经多次反复调整后使每个试样的实测量与计算值尽量相等或基本一致。(c)放入恒温箱,静置规定的时间后取样并马上卸载,测量其第一次总松弛量y,则材料的应力松弛率为△σr%=y/y0×100%,而其残余应力百分数为σr%=(y0-y)/y×100%。(d)重复步骤(a)至(c)最后得出t=0h、5h、10h、25h、50h、75h、100h的应力松弛量y。(温度、时间可以自行控制)。以上所述使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带的应力松弛测量装置,包括了基座,在所述基座的顶面上固定着支撑台,在所述支撑台上固定着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相对于所述基座的顶面平行,所述支撑杆一端连接在所述支撑台上,另一端通过压紧装置固定着试样铜带,所述压紧装置包括了加载块、加载螺栓和压紧螺丝,所述加载块通过加载螺栓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试样铜带一端贴靠在所述加载块的端面上,另一端通过所述的压紧螺丝压紧,在所述试样铜带上还连接着动态抗应力松弛机构,所述动态抗应力松弛机构包括了固定座、推力杆、电机,所述推力杆一端顶在所述试样铜带上,另一端连接着转动轴承,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着凸轮,所述凸轮通过连杆与所述转动轴承相连,并能带动所述转动轴承转动,所述电机和所述推力杆均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基座的侧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带的应力松弛测量装置,包括了基座,在所述基座的顶面上固定着支撑台,在所述支撑台上固定着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相对于所述基座的顶面平行,所述支撑杆一端连接在所述支撑台上,另一端通过压紧装置固定着试样铜带,所述压紧装置包括了加载块、加载螺栓和压紧螺丝,所述加载块通过加载螺栓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试样铜带一端贴靠在所述加载块的端面上,另一端通过所述的压紧螺丝压紧,在所述试样铜带上还连接着动态抗应力松弛机构,所述动态抗应力松弛机构包括了固定座、推力杆、电机,所述推力杆一端顶在所述试样铜带上,另一端连接着转动轴承,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着凸轮,所述凸轮通过连杆与所述转动轴承相连,并能带动所述转动轴承转动,所述电机和所述推力杆均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基座的侧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力松弛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表面开设有径向槽,所述试样铜带插接在所述径向槽中,所述加载块的端面配合所述径向槽的槽壁将所述试样铜带夹紧。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苑和锋郑芸陈文松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