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3459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31 1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移动空调,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相互连通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移动空调包括:第一换热组件,第一换热组件包括第一送风结构和冷凝器,第一送风结构设于第一风道内;第二送风结构,第二送风结构设于第二风道内,冷凝器设于第一送风结构和第二送风结构之间的送风路径上;和布水装置,布水装置包括:储水结构;打水结构,打水结构至少部分设于储水结构内;集水布水结构,集水布水结构至少部分设于打水结构上方,集水布水结构至少部分设于冷凝器的上方;聚水结构,聚水结构设于集水布水结构背离冷凝器的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旨在提高移动空调的换热效率,进而提高空调器的能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空调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调节
,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空调。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空调器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了。如何提高空调器换热效率一直是研发人员着重关注的问题。现有的空调器中,普遍采用的是在单一风道设置一个风机从而对换热器进行换热,换热效率低,从而造成空调器能效难以提高存在问题,并且容易造成风道顶部积水,带来凝结水浪费的问题,以及容易造成冷凝水沿风道内壁下流,在空调器内部形成积水。以上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为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空调,旨在提高移动空调的换热效率,进而提高空调器的能效,并且避免空调凝结水的浪费和避免空调器内部形成积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移动空调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相互连通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移动空调包括:第一换热组件,所述第一换热组件包括第一送风结构和冷凝器,所述第一送风结构设于所述第一风道内;第二送风结构,所述第二送风结构设于所述第二风道内,所述冷凝器设于所述第一送风结构和所述第二送风结构之间的送风路径上;和布水装置,所述布水装置包括:储水结构;打水结构,所述打水结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储水结构内,用于将所述储水结构内的水打起;集水布水结构,所述集水布水结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打水结构上方,用于收集所述打水结构打起的水,所述集水布水结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冷凝器的上方,用于将收集到的水导向所述冷凝器;聚水结构,所述聚水结构设于所述集水布水结构背离所述冷凝器的一侧,用于收集所述集水布水结构背离所述打水结构一侧的凝结水,并将凝结水导向所述集水布水结构内。可选地,所述集水布水结构包括集水结构和布水结构;所述集水结构设于所述打水结构上方,用于收集所述打水结构打起的水,并将收集到的水导入布水结构;所述布水结构设于所述冷凝器上方,用于承接所述集水结构收集到的水,并将水导向所述冷凝器;所述聚水结构设于所述布水结构的背离所述冷凝器的一侧,用于收集所述集水结构背离所述打水结构一侧的凝结水,并将凝结水导向所述布水结构内。可选地,所述聚水结构背离所述布水结构的表面设有聚水槽,所述集水结构背离所述打水结构的一侧设有集水槽,所述聚水槽的侧壁开设有导通所述集水槽的导水口,所述导水口的一侧边凸设有挡水筋。可选地,所述聚水槽设有连通所述布水结构的排水孔,所述排水孔还形成有导水面,所述导水面绕所述排水孔的入水口设置。可选地,定义所述挡水筋的高度为v,则满足关系:3mm≤v≤5mm;且/或,定义所述排水孔的孔径为d1,则满足关系:3mm≤d1≤6mm。可选地,所述第一风道位于所述第二风道下方;所述第一风道形成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风道形成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相互连通,所述冷凝器罩盖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或所述第二进风口设置。可选地,所述移动空调包括位于所述外壳内的中风道壳体,所述中风道壳体设于所述第一送风结构上方,所述第二风道形成于中风道壳体内,所述集水布水结构位于所述第一换热组件和所述中风道壳体之间,所述聚水结构设于所述中风道壳体。可选地,所述中风道壳体包括第一间隔板、第二间隔板以及至少两围板,所述第一间隔板设于所述第一送风结构和所述第二送风结构之间,所述第二间隔板设于所述第二送风结构背离所述第一送风结构的一侧,至少两所述围板设于所述第一间隔板和所述第二间隔板之间,两所述围板、所述第一间隔板和所述第二间隔板共同围合形成所述第二风道,所述聚水槽设于所述第一间隔板背离所述第一送风结构的表面。可选地,所述聚水槽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两所述聚水槽相对所述第二风道间隔设置;所述中风道壳体还包括至少两聚水板,一所述聚水板、所述第一间隔板和一所述围板共同围合形成一所述聚水槽。可选地,所述外壳包括底盘和前面板,所述外壳内还设有导风筒,所述第一风道设于所述导风筒内,所述底盘位于所述导风筒下方,所述底盘、所述导风筒和所述前面板共同围合形成过风腔,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二进风口均与所述过风腔连相互连通,所述冷凝器设于所述过风腔内,并覆盖所述第一出风口。可选地,所述第一送风结构为轴流风轮,所述打水结构设于所述轴流风轮的外缘,所述储水结构设置于所述底盘,并邻近所述打水结构设置;所述导风筒的外筒壁与所述底盘连接,所述导风筒背离所述底盘的侧壁形成有透水口,所述透水口设于所述集水结构和所述打水结构之间。可选地,所述集水结构包括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部分位于所述透水口上方,所述导流板邻近所述布水结构的一侧边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朝向所述布水结构凸设延伸。可选地,所述布水结构背离所述冷凝器的表面设有储水槽,所述储水槽与所述聚水结构导通,所述第一挡板朝向所述储水槽凸设延伸,并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储水槽。可选地,所述移动空调还包括排水结构,所述排水结构连接于所述储水结构,并用于排出所述储水结构内的水。可选地,所述储水结构的上表面设有容水槽,所述打水结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容水槽内,所述储水结构开设有连通所述容水槽的泄流孔;所述排水结构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可拆卸封堵于所述泄流孔,以控制所述容水槽内的水位线。可选地,所述排水结构还包括排水管组件,所述排水管组件设有进水口,所述密封件开设有贯通的过孔,所述排水管组件插接于所述过孔,所述进水口伸入所述容水槽内,且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容水槽底壁之间的距离值小于所述容水槽侧壁的高度值。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外壳内设置相互连通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将移动空调之第一换热组件的第一送风结构设于第一风道内,再将第二送风结构设置在第二风道内,进而使冷凝器横隔在第一送风结构和第二送风结构之间的送风路径上,当需要采用移动空调进行换热时,第一送风结构或第二送风结构的二者之一向冷凝器吹风,第一送风结构或第二送风结构的二者之另一将流过冷凝器的空气抽离冷凝器,从而加快空气经过冷凝器的速率,提高空气与冷凝器的热交换效率,通过将至少部分打水结构设置在储水结构内,便可利用打水结构将储水结构内的水打起;之后,通过将至少部分集水布水结构设置在打水结构上方,便可利用集水布水结构将被打起的水进行收集;最后,通过将至少部分集水布水结构设置在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凝器的上方,便可利用集水布水结构将收集到的水导向冷凝器,完成对冷凝器的加湿过程。此时,冷凝器于空气处理装置中,获得了额外的加湿过程,获得了额外的冷量,加湿换热效率大大提升,从而使得空气处理装置的能效得以提高。进一步地,通过将聚水结构设于集水布水结构背离冷凝器的一侧,便能利用聚水结构将集水布水结构背离打水结构一侧的凝结水进行收集,这样集水布水结构即使在收集到的水的背面再次形成凝结水时,也能通过聚水结构将凝结水导回集水布水结构内,供冷凝器加湿使用,不仅使凝结水充分被利用,节约水资源,而且有效的避免了空气处理装置内出现积水,进而提高空调器的能效。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移动空调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相互连通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移动空调包括:第一换热组件,所述第一换热组件包括第一送风结构和冷凝器,所述第一送风结构设于所述第一风道内;第二送风结构,所述第二送风结构设于所述第二风道内,所述冷凝器设于所述第一送风结构和所述第二送风结构之间的送风路径上;和布水装置,所述布水装置包括:储水结构;打水结构,所述打水结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储水结构内,用于将所述储水结构内的水打起;集水布水结构,所述集水布水结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打水结构上方,用于收集所述打水结构打起的水,所述集水布水结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冷凝器的上方,用于将收集到的水导向所述冷凝器;聚水结构,所述聚水结构设于所述集水布水结构背离所述冷凝器的一侧,用于收集所述集水布水结构背离所述打水结构一侧的凝结水,并将凝结水导向所述集水布水结构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相互连通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移动空调包括:第一换热组件,所述第一换热组件包括第一送风结构和冷凝器,所述第一送风结构设于所述第一风道内;第二送风结构,所述第二送风结构设于所述第二风道内,所述冷凝器设于所述第一送风结构和所述第二送风结构之间的送风路径上;和布水装置,所述布水装置包括:储水结构;打水结构,所述打水结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储水结构内,用于将所述储水结构内的水打起;集水布水结构,所述集水布水结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打水结构上方,用于收集所述打水结构打起的水,所述集水布水结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冷凝器的上方,用于将收集到的水导向所述冷凝器;聚水结构,所述聚水结构设于所述集水布水结构背离所述冷凝器的一侧,用于收集所述集水布水结构背离所述打水结构一侧的凝结水,并将凝结水导向所述集水布水结构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布水结构包括集水结构和布水结构;所述集水结构设于所述打水结构上方,用于收集所述打水结构打起的水,并将收集到的水导入布水结构;所述布水结构设于所述冷凝器上方,用于承接所述集水结构收集到的水,并将水导向所述冷凝器;所述聚水结构设于所述布水结构的背离所述冷凝器的一侧,用于收集所述集水结构背离所述打水结构一侧的凝结水,并将凝结水导向所述布水结构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水结构背离所述布水结构的表面设有聚水槽,所述集水结构背离所述打水结构的一侧设有集水槽,所述聚水槽的侧壁开设有导通所述集水槽的导水口,所述导水口的一侧边凸设有挡水筋。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水槽设有连通所述布水结构的排水孔,所述排水孔还形成有导水面,所述导水面绕所述排水孔的入水口设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挡水筋的高度为v,则满足关系:3mm≤v≤5mm;且/或,定义所述排水孔的孔径为d1,则满足关系:3mm≤d1≤6mm。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位于所述第二风道下方;所述第一风道形成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风道形成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相互连通,所述冷凝器罩盖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或所述第二进风口设置。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空调包括位于所述外壳内的中风道壳体,所述中风道壳体设于所述第一送风结构上方,所述第二风道形成于中风道壳体内,所述集水布水结构位于所述第一换热组件和所述中风道壳体之间,所述聚水结构设于所述中风道壳体。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发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