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文燊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海产加工下脚料腐熟猪粪养殖蚯蚓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729826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31 1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海产加工下脚料腐熟猪粪养殖蚯蚓的方法,属于一种蚯蚓养殖技术,包括海产品加工下脚料、鲜猪粪发酵、调节pH值、调和饲料营养物质。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将海产加工下脚料、新鲜猪粪其余原配料按比例混合。原料质量配方为:每200公斤海产品加工下脚料混入1吨鲜猪粪,100公斤农作物秸杆粉,使用发酵EM菌种15‑20公斤,兑水30‑40公斤,水中加入1‑1.5公斤红糖。采用厌氧发酵35‑40天后即可投放蚯蚓种,于 17‑25°C条件下培养40‑50天可提取蚯蚓。该方法可以快速解决海产品加工废弃物,规模养猪场的猪粪处理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海产加工下脚料腐熟猪粪养殖蚯蚓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养殖业领域,一种利用海产加工下脚料腐熟猪粪养殖蚯蚓的方法,具体说是一种利用利用海产加工的废弃物混合养猪场废弃物猪粪养殖蚯蚓的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水产业发展迅猛,截止至2015年底,单北海市水产品总量达107万吨,其中海水养殖达54万吨,海水产品出口达6万吨,出口额为19亿元,成为广西最大的水产品加工出口基地。但是,随着水产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每年都有大量的加工副产物(下脚料)产生,这些副产物利用程度小或被当作废弃物丢弃,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环境严重污染。所以迫切需要展开研究,建立水产品加工副产物再造价值的创新理论和技术体系,并进行推广和应用。同时,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对奶制品和猪肉的需求增加,养猪场规模较大,每天会产生大量的猪粪,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需要投入资金处理猪粪,增加了养猪场的成本。此外,近年来在我国畜禽养殖业中,由于有害饲料添加剂和滥用药物,我国畜牧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常常遭遇绿色壁垒。发展绿色农业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蚯蚓养殖可为发展绿色农业提供丰富的饲料添加剂和天然肥料,生产出适应市场和保障食品安全的绿色农副产品。利用本专利技术生产出的蚯蚓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蚯蚓不仅可提取出植物生长强化剂、蛋白质,还可生产药品、保健品,如地龙分、蚓激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0D)等。同时,蚯蚓养殖后的蚯蚓饲料可用作肥料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海产加工下脚料腐熟猪粪养殖蚯蚓的方法既能很好处理海产品大量的加工副产物,也能快速处理污染环境的猪粪,更好地降低养猪场处理猪粪的成本,生产出高蛋白的蚯蚓和天然的有机肥料。适应当前建设新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的需要,便于在农村推广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利用海产加工下脚料腐熟猪粪养殖蚯蚓的方法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如下:(1)海产加工下脚料:在海产品加工厂收集海产品加工下脚料多为鱼头、鱼皮、鱼骨等,通过简易80度蒸煮过滤.(2)以海产加工下脚料、猪粪,农作物秸杆粉为主要原料配料;(3)将步骤(2)海产加工下脚料、猪粪、农作物秸杆粉进行充分混合;(4)将步骤(3)中按比例混合好的配料调节水分,PH值;(5)将步骤(4)调节好水分的配料在厌氧条件下发酵即可得到饲养蚯蚓的基料;(6)对堆放的基料每隔5天用小型旋耕机或其他搅拌装置进行充分搅拌;(7)提前3-5天在平坦的土地上用新鲜石灰粉进行田间消毒;(8)将pH7.0-7.5充分腐植质化的基料做成1米宽、高50厘米的平顶垄,应在垄与垄间留1米的管理走道,以3000条-5000条/m2的量投放蚯蚓.上述方法中,步骤(1)必须通过简易的蒸煮、过滤杂质才行;上述方法中,步骤(3)的比例为:每200公斤海产品加工下脚料混入1吨鲜猪粪,100公斤的农作物秸杆粉,使用发酵EM菌种15-20公斤,兑水30-40公斤,水中加入1-1.5公斤红糖;上述方法中,步骤(4)将发酵EM菌种直接喷洒在粪堆中,直至底层水渗出为止,覆盖黑色薄膜,在厌氧条件下发酵,pH值7.0-7.5;上述方法中,步骤(5)中水分的调节比例为70%-80%,以用手握可从指缝中渗出水为宜;上述方法中,步骤(5)中厌氧发酵温度为40-60°C,时间为20-35天。每隔4-5天用小型旋耕机或其他搅拌装置进行充分搅拌,加速腐植质化;上述方法中,步骤(7)提前3-5天在平坦的土地上用新鲜石灰粉进行田间消毒,除掉蚂蚁、蛐蛐、杂草等影响蚯蚓生长的因素;上述方法中,步骤(8)在养殖蚯蚓期间,基质保持温度17°C-27°C、相对湿度70%-80%、pH7.0-7.5,并用工具轻轻翻动基质,提高通气性,为保证培养料湿度,在培养过程中每隔1-2天浇水一次,水量无需太大,但要浇透。养殖45天后,即可收获蚯蚓。实施例1(1)在海产品加工厂收集海产品加工下脚料,通过简易80度蒸煮、过滤.;(2)每200公斤海产品加工下脚料混入1吨鲜猪粪,100公斤农作物秸杆粉,使用发酵EM菌种15-20公斤,兑水30-40公斤,水中加入1-1.5公斤红糖,将发酵EM菌种直接喷洒在粪堆中,直至底层水渗出为止,覆盖黑色薄膜,在厌氧条件下发酵;(3)将上述混合料调节水分至75%,控住Ph7.0-7.5;(4)将上述调节水分后的混合料在45°C环境下发酵30天;(5)对堆放的基料每隔5天用小型旋耕机或其他搅拌装置进行充分搅拌;(6)提前3-5天在平坦的土地上用新鲜石灰粉进行田间消毒;(7)将pH7.0-7.5充分腐植质化的基料做成1米宽、高50厘米的平顶垄,应在垄与垄间留1米的管理走道,以3000条-5000条/m2的量投放蚯蚓.(8)在养殖蚯蚓期间,基质保持温度17°C-27°C、相对湿度70%-80%、pH7.0-7.5,并用工具轻轻翻动基质,提高通气性,为保证培养料湿度,在培养过程中每隔1-2天浇水一次,水量无需太大,但要浇透。养殖45天后,即可收获蚯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养殖蚯蚓用腐熟猪粪培养基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利用海产加工下脚料腐熟猪粪:在海产品加工厂收集海产品加工下脚料多为鱼头、鱼皮、鱼骨等,通过简易80度蒸煮过滤;每200公斤海产品加工下脚料混入1吨鲜猪粪,100公斤农作物秸杆粉;使用发酵EM菌种15‑20公斤,兑水30‑40公斤,水中加入 1‑1.5公斤红糖,将发酵EM菌种直接喷洒在粪堆中,直至底层水渗出为止,覆盖黑色薄膜,在厌氧条件下发酵;对堆放的基料每隔5天用小型旋耕机或其他搅拌装置进行充分搅拌,加速腐植质化;在堆怄的基料充分腐植质化后,再用新鲜石灰粉或醋酸调节pH值至7. 0‑7. 5 ;提前3‑5天在平坦的土地上用新鲜石灰粉进行田间消毒,除掉蚂蚁、蛐蛐、杂草等影响蚯蚓生长的因素;将pH7.0‑7.5充分腐植质化的基料做成1米宽、高50厘米的平顶垄,应在垄与垄间留1米的管理走道,以3000条‑5000条/ m2的量投放蚯蚓;在养殖蚯蚓期间,基质保持温度17°C ‑27°C、相对湿度70% ‑80%、pH7.0‑7.5,并用工具轻轻翻动基质,提高通气性。

【技术特征摘要】
1.养殖蚯蚓用腐熟猪粪培养基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利用海产加工下脚料腐熟猪粪:在海产品加工厂收集海产品加工下脚料多为鱼头、鱼皮、鱼骨等,通过简易80度蒸煮过滤;每200公斤海产品加工下脚料混入1吨鲜猪粪,100公斤农作物秸杆粉;使用发酵EM菌种15-20公斤,兑水30-40公斤,水中加入1-1.5公斤红糖,将发酵EM菌种直接喷洒在粪堆中,直至底层水渗出为止,覆盖黑色薄膜,在厌氧条件下发酵;对堆放的基料每隔5天用小型旋耕机或其他搅拌装置进行充分搅拌,加速腐植质化;在堆怄的基料充分腐植质化后,再用新鲜石灰粉或醋酸调节pH值至7.0-7.5;提前3-5天在平坦的土地上用新鲜石灰粉进行田间消毒,除掉蚂蚁、蛐蛐、杂草等影响蚯蚓生长的因素;将pH7.0-7.5充分腐植质化的基料做成1米宽、高50厘米的平顶垄,应在垄与垄间留1米的管理走道,以3000条-5000条/m2的量投放蚯蚓;在养殖蚯蚓期间,基质保持温度17°C-27°C、相对湿度70%-80%、pH7.0-7.5,并用工具轻轻翻动基质,提高通气性。2.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利用以海产加工下脚料腐熟猪粪为原料,通过对其腐植质化处理、调节pH值等工艺;以此培植适宜养殖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文燊
申请(专利权)人:梁文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