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29579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8 0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结构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翻盖装置,包括座体和盖体;座体上开设有与盖体相配合的槽口,槽口包括底部,盖体活动连接在槽口的底部;盖体包括盖板和扭簧,盖板包括底端;扭簧的预设角度介于盖体与座体配合使时最大开启时扭簧的张开角度和盖合时扭簧的张开角度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对扭簧预设角度的设定,能够在盖板开启时,通过扭簧本身的形变量所产生的回复力带动盖体快速旋转开启,当扭簧带动盖板复位到扭簧的预设角度时,由于盖板的惯性和重量会带动扭簧继续形变,通过扭簧的形变吸收能量,从而实现对盖板的减速,避免了盖板翻开到位后产生较大的质量冲击和噪音。

A Flipp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翻盖装置
本技术涉及结构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翻盖装置。
技术介绍
扭簧为一种常见的机械基础元件,其为金属丝以螺旋缠绕的方式制成,可在扭力的作用储存势能或释放势能产生扭力,扭簧在汽车、通信设备、电信设备、驱动设备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通常用于定义扭簧的参数包括扭力或扭矩,扭力指使该扭簧的簧臂产生转动的力,扭矩则指在扭力作用下产生的力矩大小,其大小等于扭力与该扭力到扭簧转轴距离的乘积。扭簧的基本结构为一圆柱形的簧体加二簧臂构成,其中二簧臂自簧体二相对端延伸而出且与簧体相切,实际应用中,该簧体固定于一轴上,其中一簧臂固定,另一簧臂可在外力作用下绕轴转动。当扭簧安装在翻盖装置的盖件上,用于盖件的开启时,当盖件本身体积较大或质量较重时,当盖件的限位释放后,简单有效的让盖件弹开,同时盖件在弹开后绕轴旋转运动过程中盖件的运动速度过快,盖件翻开到位后产生较大的质量冲击和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翻盖装置的盖件在弹开后绕轴旋转运动过程中控制盖件的运动速度,避免盖件翻开到位后产生较大的质量冲击和噪音的翻盖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翻盖装置,包括座体和盖体;所述座体上开设有与盖体相配合的槽口,所述槽口包括底部,所述盖体活动连接在槽口的底部;所述盖体包括盖板和扭簧,所述盖板包括底端;所述扭簧包括扭件、第一扭臂和第二扭臂,所述扭件和第一扭臂可拆卸连接在盖板上,第二扭臂可拆卸连接在座体上所述扭簧的预设角度介于盖体与座体配合使时最大开启时扭簧的张开角度和盖合时扭簧的张开角度之间。进一步的,上述翻盖装置中,所述盖板包括弯曲弧柱和侧壁面;所述侧壁面为盖板朝向座体的一面;所述弯曲弧柱包括连接部和接触部;所述连接部连接在盖板的侧壁面的底部,所述接触部与座体相接触;所述接触部上还设置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与扭簧的内径相适配。进一步的,上述翻盖装置中,所述弯曲弧柱有两个,分别设置在侧壁面的底部。进一步的,上述翻盖装置中,所述弯曲弧柱的连接部上还设置有肋板。进一步的,上述翻盖装置中,所述扭簧的第一扭臂上设置有第一弯折部,第二扭臂上设置有第二弯折部;所述弯曲弧柱上设置有供第一弯折部穿过的通孔,所述座体设置有供第二弯折部穿过的通孔。进一步的,上述翻盖装置中,所述座体与接触部相接触的位置上开设有与接触部相适配的曲面。进一步的,上述翻盖装置中,所述安装柱包括本体和顶面,所述本体上开设有同心槽;所述从顶面向本体上开设有拓槽。进一步的,上述翻盖装置中,所述安装柱的表面做倒角处理。进一步的,上述翻盖装置中,所述接触部还包括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包括侧面,所述侧面上开设有对称的切口槽。进一步的,上述翻盖装置中,所述固定柱的表面做倒角处理。进一步的,上述翻盖装置中,所述盖板包括侧壁面;所述侧壁面为盖板朝向座体的一面;所述侧壁面的顶部上设置有扣柱,所述座体上设置有与扣柱相配合的扣位槽。进一步的,上述翻盖装置中,所述扣柱包括主体、两端和与支撑架;所述主体与两端之间设置有配合槽;所述支撑架有两个,所述支撑架上开设有开槽,所述开槽与盖板平行且竖直向上;所述开槽与配合槽转动配合;所述主体与扣位槽配合。进一步的,上述翻盖装置中,所述扣柱的一端上还设置有开口圆环扣。进一步的,上述翻盖装置中,所述扣位槽的两侧上还设置有拨钮和固定块,所述拨钮所通过固定块固定在扣位上;所述述播扭为一个类三角,包括斜边和两条邻边,所述斜边向内弯折的弯折点,所述固定块位于弯折点到两条邻边相交点之间;所述拨钮与支撑架配合使用。进一步的,上述翻盖装置中,所述拨钮的邻边与斜边连接处、邻边与邻边连接处,均做圆角过渡处理。进一步的,上述翻盖装置中,所述支撑架还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位于支撑架与拨钮配合处。进一步的,上述翻盖装置中,所述盖板的侧壁面上还设置有用于连接弯曲弧柱和扣柱的多片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之间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加强板与盖板的底端平行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对扭簧预设角度的设定,能够在盖板开启时,通过扭簧本身的形变量所产生的回复力带动盖体快速旋转开启,当扭簧带动盖板复位到扭簧的预设角度时,由于盖板的惯性和重量会带动扭簧继续形变,通过扭簧的形变吸收能量,对重力势能进行转化,从而实现对盖板的减速,避免了盖板翻开到位后产生较大的质量冲击和噪音。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翻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翻盖装置的扭簧初始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翻盖装置的扭簧最大开启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翻盖装置的扭簧盖合的结构示意图;图5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翻盖装置的盖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翻盖装置的盖体A局部的结构示意图;图7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翻盖装置的盖体B局部的结构示意图;图8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翻盖装置的拨钮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座体;11、曲面;12、扣位槽;13、拨钮;131、弯折点;14、固定块;2、盖体;21、盖板;22、扭件;221、第一扭臂;2211、第一弯折部;222、第二扭臂;2221、第二弯折部;23、弯曲弧柱;231、肋板;232、通孔;233、安装柱;2331、同心槽;2332、拓槽;234、固定柱;2341、切口槽;24、扣柱;241、主体;2411、开口圆环扣;242、支撑架;2421、开槽;2422、凸块;25、加强板。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对扭簧预设角度的设定,能够在盖板开启时,通过扭簧本身的形变量所产生的回复力带动盖体快速旋转开启,当扭簧带动盖板复位到扭簧的预设角度时,由于盖板的惯性和重量会带动扭簧继续形变,通过扭簧的形变吸收能量,对重力势能进行转化,从而实现对盖板的减速,避免了盖板翻开到位后产生较大的质量冲击和噪音。请参照图1至图8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翻盖装置,包括座体1和盖体2;所述座体1上开设有与盖体2相配合的槽口,所述槽口包括底部,所述盖体2活动连接在槽口的底部;所述盖体2包括盖板21和扭簧,所述盖板21包括底端;所述扭簧包括扭件22、第一扭臂221和第二扭臂222,所述扭件22和第一扭臂221可拆卸连接在盖板21上,第二扭臂222可拆卸连接在座体1上。所述扭簧的预设角度介于盖体2与座体1配合使时最大开启时扭簧的张开角度和盖合时扭簧的张开角度之间。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对扭簧预设角度的设定,能够在盖板21开启时,通过扭簧本身的形变量所产生的回复力带动盖体2快速旋转开启,当扭簧带动盖板21复位到扭簧的预设角度时,由于盖板21的惯性和重量会带动扭簧继续形变,通过扭簧的形变吸收能量,对重力势能进行转化,从而实现对盖板21的减速,避免了盖板21翻开到位后产生较大的质量冲击和噪音。进一步的,所述盖板21包括弯曲弧柱23和侧壁面;所述侧壁面为盖板21朝向座体1的一面;所述弯曲弧柱23包括连接部和接触部;所述连接部连接在盖板21的侧壁面的底部,所述接触部与座体1相接触;所述接触部上还设置有安装柱233,所述安装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翻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和盖体;所述座体上开设有与盖体相配合的槽口,所述槽口包括底部,所述盖体活动连接在槽口的底部;所述盖体包括盖板和扭簧,所述盖板包括底端;所述扭簧包括扭件、第一扭臂和第二扭臂,所述扭件和第一扭臂可拆卸连接在盖板上,第二扭臂可拆卸连接在座体上;所述扭簧的预设角度介于盖体与座体配合使时最大开启时扭簧的张开角度和盖合时扭簧的张开角度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翻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和盖体;所述座体上开设有与盖体相配合的槽口,所述槽口包括底部,所述盖体活动连接在槽口的底部;所述盖体包括盖板和扭簧,所述盖板包括底端;所述扭簧包括扭件、第一扭臂和第二扭臂,所述扭件和第一扭臂可拆卸连接在盖板上,第二扭臂可拆卸连接在座体上;所述扭簧的预设角度介于盖体与座体配合使时最大开启时扭簧的张开角度和盖合时扭簧的张开角度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弯曲弧柱和侧壁面;所述侧壁面为盖板朝向座体的一面;所述弯曲弧柱包括连接部和接触部;所述连接部连接在盖板的侧壁面的底部,所述接触部与座体相接触;所述接触部上还设置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与扭簧的内径相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弧柱有两个,分别设置在侧壁面的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弧柱的连接部上还设置有肋板。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的第一扭臂上设置有第一弯折部,第二扭臂上设置有第二弯折部;所述弯曲弧柱上设置有供第一弯折部穿过的通孔,所述座体设置有供第二弯折部穿过的通孔。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与接触部相接触的位置上开设有与接触部相适配的曲面。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包括本体和顶面,所述本体上开设有同心槽;所述从顶面向本体上开设有拓槽。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翻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的表面做倒角处理。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盖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桃宗林两火方训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