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热备份功能的电流均衡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2876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8 0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热备份功能的电流均衡电路,包括滤波电容C1、电池BT1、三极管Q1、电池保护芯片U1、电阻R1、电阻R6、均衡电阻RDC11、均衡电阻RDC12、均衡电阻RDC13、均衡电阻RDC14,所述保护芯片U1的VDD引脚第一支路通过滤波电容C1与端子负极相连接,第二支路通过电阻R1与电池BT1正极相连接,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1的VSS引脚接端子负极,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1的OUT引脚通过电阻R6与三极管Q1基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1集电极第一支路通过均衡电阻RDC11以及均衡电阻RDC12与端子负极相连接,第二支路通过均衡电阻RDC13以及均衡电阻RDC14与端子负极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实现了热备份的功能,可靠性高,稳定性好。

A Current Balancing Circuit with Hot Backup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热备份功能的电流均衡电路
本技术是一种具有热备份功能的电流均衡电路,属于电源

技术介绍
新能源的发展,电动汽车发展,都会用到能量密度比更高的锂电池,而锂电池在串联使用的过程中,为了保证电池电压的一致性,必然会用到电流均衡电路,电流均衡是指利用电力电子技术,使锂离子电池单体电压或电池组电压偏差保持在预期的范围内,从而保证每个单体电池在正常的使用时保持相同状态,以避免过充、过放的发生,现有的电流均衡电路不具备热备份功能,均衡电阻经常会出现过度发热而出现损坏,影响了电流均衡电路的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热备份功能的电流均衡电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使用方便,实现了热备份的功能,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具有热备份功能的电流均衡电路,包括滤波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池BT1、电池BT2、电池BT3、电池BT4、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电池保护芯片U1、电池保护芯片U2、电池保护芯片U3、电池保护芯片U4、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均衡电阻RDC11、均衡电阻RDC12、均衡电阻RDC13、均衡电阻RDC14、均衡电阻RDC21、均衡电阻RDC22、均衡电阻RDC23、均衡电阻RDC24、均衡电阻RDC31、均衡电阻RDC32、均衡电阻RDC33、均衡电阻RDC34、均衡电阻RDC41、均衡电阻RDC42、均衡电阻RDC43、均衡电阻RDC44,所述电池BT1、电池BT2、电池BT3以及电池BT4串联连接,所述电池BT4正极引出端子正极,所述电池BT1负极引出端子负极,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1的VDD引脚第一支路通过滤波电容C1与端子负极相连接,第二支路通过电阻R1与电池BT1正极相连接,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1的VSS引脚接端子负极,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1的DS引脚通过电阻R5与端子负极相连接,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1的OUT引脚通过电阻R6与三极管Q1基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1集电极第一支路通过均衡电阻RDC11以及RDC12与端子负极相连接,第二支路通过均衡电阻RDC13以及RDC14与端子负极相连接,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2的VDD引脚第一支路通过滤波电容C2与电池BT2负极相连接,第二支路通过电阻R2与电池BT2正极相连接,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2的VSS引脚接电池BT2负极,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2的DS引脚通过电阻R7与电池BT2负极相连接,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2的OUT引脚通过电阻R8与三极管Q2基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2集电极第一支路通过均衡电阻RDC21以及RDC22与电池BT2负极相连接,第二支路通过均衡电阻RDC23以及RDC24与电池BT2负极相连接,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3的VDD引脚第一支路通过滤波电容C3与电池BT3负极相连接,第二支路通过电阻R3与电池BT3正极相连接,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3的VSS引脚接电池BT3负极,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3的DS引脚通过电阻R9与电池BT3负极相连接,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3的OUT引脚通过电阻R10与三极管Q3基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3集电极第一支路通过均衡电阻RDC31以及RDC32与电池BT3负极相连接,第二支路通过均衡电阻RDC33以及RDC34与电池BT3负极相连接,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4的VDD引脚第一支路通过滤波电容C4与电池BT4负极相连接,第二支路通过电阻R4与电池BT4正极相连接,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4的VSS引脚接电池BT4负极,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4的DS引脚通过电阻R11与电池BT4负极相连接,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4的OUT引脚通过电阻R8与三极管Q4基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4集电极第一支路通过均衡电阻RDC41以及RDC42与电池BT4负极相连接,第二支路通过均衡电阻RDC43以及RDC44与电池BT4负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1发射极第一支路与电池BT2负极相连接,第二支路与均衡电阻RDC21和RDC23的连接节点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2发射极第一支路与电池BT3负极相连接,第二支路与均衡电阻RDC31和RDC33的连接节点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3发射极第一支路与电池BT4负极相连接,第二支路与均衡电阻RDC41和RDC43的连接节点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4发射极接端子正极。进一步地,所述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的型号均为MJE2955T。进一步地,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1、电池保护芯片U2、电池保护芯片U3、电池保护芯片U4的型号均为MM35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具有热备份功能的电流均衡电路,本技术通过添加滤波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池BT1、电池BT2、电池BT3、电池BT4、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电池保护芯片U1、电池保护芯片U2、电池保护芯片U3、电池保护芯片U4、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均衡电阻RDC11、均衡电阻RDC12、均衡电阻RDC13、均衡电阻RDC14、均衡电阻RDC21、均衡电阻RDC22、均衡电阻RDC23、均衡电阻RDC24、均衡电阻RDC31、均衡电阻RDC32、均衡电阻RDC33、均衡电阻RDC34、均衡电阻RDC41、均衡电阻RDC42、均衡电阻RDC43、均衡电阻RDC44,该设计实现了热备份的功能,解决了现有的电流均衡电路不具备热备份功能,均衡电阻经常会出现过度发热而出现损坏,影响了电流均衡电路的工作的问题,本技术使用方便,实现了热备份的功能,稳定性好,可靠性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有热备份功能的电流均衡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热备份功能的电流均衡电路,包括滤波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池BT1、电池BT2、电池BT3、电池BT4、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电池保护芯片U1、电池保护芯片U2、电池保护芯片U3、电池保护芯片U4、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均衡电阻RDC11、均衡电阻RDC12、均衡电阻RDC13、均衡电阻RDC14、均衡电阻RDC21、均衡电阻RDC22、均衡电阻RDC23、均衡电阻RDC24、均衡电阻RDC31、均衡电阻RDC32、均衡电阻RDC33、均衡电阻RDC34、均衡电阻RDC41、均衡电阻RDC42、均衡电阻RDC43、均衡电阻RDC44,电池BT1、电池BT2、电池BT3以及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热备份功能的电流均衡电路,包括滤波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池BT1、电池BT2、电池BT3、电池BT4、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电池保护芯片U1、电池保护芯片U2、电池保护芯片U3、电池保护芯片U4、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均衡电阻RDC11、均衡电阻RDC12、均衡电阻RDC13、均衡电阻RDC14、均衡电阻RDC21、均衡电阻RDC22、均衡电阻RDC23、均衡电阻RDC24、均衡电阻RDC31、均衡电阻RDC32、均衡电阻RDC33、均衡电阻RDC34、均衡电阻RDC41、均衡电阻RDC42、均衡电阻RDC43、均衡电阻RDC44,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BT1、电池BT2、电池BT3以及电池BT4串联连接,所述电池BT4正极引出端子正极,所述电池BT1负极引出端子负极,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1的VDD引脚第一支路通过滤波电容C1与端子负极相连接,第二支路通过电阻R1与电池BT1正极相连接,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1的VSS引脚接端子负极,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1的DS引脚通过电阻R5与端子负极相连接,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1的OUT引脚通过电阻R6与三极管Q1基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1集电极第一支路通过均衡电阻RDC11以及RDC12与端子负极相连接,第二支路通过均衡电阻RDC13以及RDC14与端子负极相连接,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2的VDD引脚第一支路通过滤波电容C2与电池BT2负极相连接,第二支路通过电阻R2与电池BT2正极相连接,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2的VSS引脚接电池BT2负极,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2的DS引脚通过电阻R7与电池BT2负极相连接,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2的OUT引脚通过电阻R8与三极管Q2基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2集电极第一支路通过均衡电阻RDC21以及RDC22与电池BT2负极相连接,第二支路通过均衡电阻RDC23以及RDC24与电池BT2负极相连接,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3的VDD引脚第一支路通过滤波电容C3与电池BT3负极相连接,第二支路通过电阻R3与电池BT3正极相连接,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3的VSS引脚接电池BT3负极,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3的DS引脚通过电阻R9与电池BT3负极相连接,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3的OUT引脚通过电阻R10与三极管Q3基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3集电极第一支路通过均衡电阻RDC31以及RDC32与电池BT3负极相连接,第二支路通过均衡电阻RDC33以及RDC34与电池BT3负极相连接,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4的VDD引脚第一支路通过滤波电容C4与电池BT4负极相连接,第二支路通过电阻R4与电池BT4正极相连接,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4的VSS引脚接电池BT4负极,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4的DS引脚通过电阻R11与电池BT4负极相连接,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4的OUT引脚通过电阻R8与三极管Q4基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4集电极第一支路通过均衡电阻RDC41以及RDC42与电池BT4负极相连接,第二支路通过均衡电阻RDC43以及RDC44与电池BT4负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1发射极第一支路与电池BT2负极相连接,第二支路与均衡电阻RDC21和RDC23的连接节点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2发射极第一支路与电池BT3负极相连接,第二支路与均衡电阻RDC31和RDC33的连接节点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3发射极第一支路与电池BT4负极相连接,第二支路与均衡电阻RDC41和RDC43的连接节点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4发射极接端子正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热备份功能的电流均衡电路,包括滤波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池BT1、电池BT2、电池BT3、电池BT4、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电池保护芯片U1、电池保护芯片U2、电池保护芯片U3、电池保护芯片U4、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均衡电阻RDC11、均衡电阻RDC12、均衡电阻RDC13、均衡电阻RDC14、均衡电阻RDC21、均衡电阻RDC22、均衡电阻RDC23、均衡电阻RDC24、均衡电阻RDC31、均衡电阻RDC32、均衡电阻RDC33、均衡电阻RDC34、均衡电阻RDC41、均衡电阻RDC42、均衡电阻RDC43、均衡电阻RDC44,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BT1、电池BT2、电池BT3以及电池BT4串联连接,所述电池BT4正极引出端子正极,所述电池BT1负极引出端子负极,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1的VDD引脚第一支路通过滤波电容C1与端子负极相连接,第二支路通过电阻R1与电池BT1正极相连接,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1的VSS引脚接端子负极,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1的DS引脚通过电阻R5与端子负极相连接,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1的OUT引脚通过电阻R6与三极管Q1基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1集电极第一支路通过均衡电阻RDC11以及RDC12与端子负极相连接,第二支路通过均衡电阻RDC13以及RDC14与端子负极相连接,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2的VDD引脚第一支路通过滤波电容C2与电池BT2负极相连接,第二支路通过电阻R2与电池BT2正极相连接,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2的VSS引脚接电池BT2负极,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2的DS引脚通过电阻R7与电池BT2负极相连接,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2的OUT引脚通过电阻R8与三极管Q2基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2集电极第一支路通过均衡电阻RDC21以及RDC22与电池BT2负极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政文李丽丽范荣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汤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