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材料受力变形试验液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72581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8 0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新材料受力变形试验液压系统,包括油箱、液压泵、溢流阀、单向阀、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二位二通手动换向阀、叠加式调速阀、液压缸、蓄能器和背压阀,该系统能够为受力变形试验提供快速推进、慢速加压、保压和快速退回四个功能控制过程,从而在实现新材料受力变形试验的同时,又能节约试验时间,提高了试验效率,同时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推广性。

A New Hydraulic System for Stress and Deformation Testing of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材料受力变形试验液压系统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新材料受力变形试验液压系统。
技术介绍
新材料是指新近发展的或正在研发的、性能超群的一些材料,具有比传统材料更为优异的性能。近年来,新材料越来越受重视,国家也重视新材料产业发展。新材料在制造产品时,需要对其进行各种试验测试,一满足产品的设计需要,几乎所有的新材料受力都会发生变形,目前的一些试验机械设备大多数都是采用液压系统进行控制,但是目前采用的液压系统往往功能较单一,受压速度不好控制,从而造成试验测试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快速推进、慢速加压、保压和快速退回功能控制的新材料受力变形试验液压系统。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材料受力变形试验液压系统,包括油箱、液压泵、溢流阀、单向阀、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二位二通手动换向阀、叠加式调速阀、液压缸、蓄能器和背压阀,所述液压泵的进油口与油箱连接,所述液压泵的出油口一路与溢流阀的进油口连接,另一路与单向阀的进油口连接,所述溢流阀的出油口与油箱连接,所述单向阀的出油口与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的P口连接,所述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的A口与叠加式调速阀的D口连接,所述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的B口与叠加式调速阀的G口连接,所述叠加式调速阀的d口与液压缸的无杆腔连接,所述叠加式调速阀的g口与液压缸的有杆腔连接,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有工作压盘,所述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的T口与背压阀的进油口连接,所述背压阀的出油口与油箱连接,所述二位二通手动换向阀的A2口与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的A口连接,所述二位二通手动换向阀的P2口与叠加式调速阀的d口连接,所述蓄能器的进油口与叠加式调速阀的d口连接。如上所述的一种新材料受力变形试验液压系统,进一步说明为,所述液压泵的进油口设有粗过滤器,所述单向阀的进油口设有精过滤器。如上所述的一种新材料受力变形试验液压系统,进一步说明为,所述蓄能器采用气囊式蓄能器。如上所述的一种新材料受力变形试验液压系统,进一步说明为,所述叠加式调速阀的d口设有压力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系统能够为受力变形试验提供快速推进、慢速加压、保压和快速退回四个功能控制过程,从而在实现新材料受力变形试验的同时,又能节约试验时间,提高了试验效率,同时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推广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油箱;2、液压泵;3、溢流阀;4、单向阀;5、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6、二位二通手动换向阀;7、叠加式调速阀;8、液压缸;9、蓄能器;10、背压阀;11、工作压盘;12、粗过滤器;13、精过滤器;14、压力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阐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材料受力变形试验液压系统,包括油箱1、液压泵2、溢流阀3、单向阀4、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5、二位二通手动换向阀6、叠加式调速阀7、液压缸8、蓄能器9和背压阀10。所述液压泵2的进油口与油箱1连接,所述液压泵2的出油口一路与溢流阀3的进油口连接,另一路与单向阀4的进油口连接,所述溢流阀3的出油口与油箱1连接,所述溢流阀3也做安全阀使用。所述单向阀4的出油口与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5的P口连接,所述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5的A口与叠加式调速阀7的D口连接,所述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5的B口与叠加式调速阀7的G口连接,所述叠加式调速阀7的d口与液压缸8的无杆腔连接,所述叠加式调速阀7的g口与液压缸8的有杆腔连接,所述液压缸7的活塞杆连接有工作压盘11,从而通过液压缸7中活塞杆的伸缩,实现工作压盘11的推进和退回,当工作压盘11推进时,即可实现对新材料进行受力施压。所述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5的T口与背压阀10的进油口连接,所述背压阀10的出油口与油箱1连接,所述二位二通手动换向阀6的A2口与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5的A口连接,所述二位二通手动换向阀6的P2口与叠加式调速阀7的d口连接,所述蓄能器9的进油口与叠加式调速阀7的d口连接,具体的所述蓄能器9可以采用气囊式蓄能器,当然这只是一种优选方式。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该系统能够为受力变形试验提供快速推进、慢速加压、保压和快速退回四个功能控制过程,在快速推进阶段,首先使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5位于左工位,所述二位二通手动换向阀6连通,这时液压泵2输出的高压油就直接快速的进入到液压缸8的无杆腔中,从而使活塞杆上的工作压盘11快速推进,节约了试验时间;当工作压盘11推进到新材料表面时,这时将二位二通手动换向阀6关闭,这时工作压盘11的推进速度就通过叠加式调速阀7进行调速,即为新材料提供压力,使新材料受力变形,此为慢速加压过程;当新材料变形量达到最大时,这时液压泵2输出的高压油就进入到蓄能器9中,当油路中油液压力达到溢流阀3的开启压力时,液压泵2输出的高压油就通过溢流阀3进行泄压,此时油路系统就通过蓄能器9进行保压,此时工作压盘11就实现对新材料进行受力保压阶段,当新材料在保压过程中,又发生了形变时,蓄能器9快速反应保压操作,同时系统又通过液压泵2向系统提供压力油,依次往复进行保压操作,为了在测试过程中观察油路中的油液压力,可以在所述叠加式调速阀7的d口设有压力表14;当试验完成后,使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5位于右工位,活塞杆带动工作压盘11进行快速退回阶段。该系统能够为受力变形试验提供快速推进、慢速加压、保压和快速退回四个功能控制过程,从而在实现新材料受力变形试验的同时,又能节约试验时间,提高了试验效率。为了使进入系统的油液更加清洁,避免油液自身对设备造成损坏,可以在所述液压泵2的进油口设有粗过滤器12,所述单向阀4的进油口设有精过滤器13。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例,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变形或修改均受本专利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材料受力变形试验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液压泵、溢流阀、单向阀、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二位二通手动换向阀、叠加式调速阀、液压缸、蓄能器和背压阀,所述液压泵的进油口与油箱连接,所述液压泵的出油口一路与溢流阀的进油口连接,另一路与单向阀的进油口连接,所述溢流阀的出油口与油箱连接,所述单向阀的出油口与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的P口连接,所述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的A口与叠加式调速阀的D口连接,所述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的B口与叠加式调速阀的G口连接,所述叠加式调速阀的d口与液压缸的无杆腔连接,所述叠加式调速阀的g口与液压缸的有杆腔连接,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有工作压盘,所述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的T口与背压阀的进油口连接,所述背压阀的出油口与油箱连接,所述二位二通手动换向阀的A2口与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的A口连接,所述二位二通手动换向阀的P2口与叠加式调速阀的d口连接,所述蓄能器的进油口与叠加式调速阀的d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材料受力变形试验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液压泵、溢流阀、单向阀、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二位二通手动换向阀、叠加式调速阀、液压缸、蓄能器和背压阀,所述液压泵的进油口与油箱连接,所述液压泵的出油口一路与溢流阀的进油口连接,另一路与单向阀的进油口连接,所述溢流阀的出油口与油箱连接,所述单向阀的出油口与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的P口连接,所述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的A口与叠加式调速阀的D口连接,所述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的B口与叠加式调速阀的G口连接,所述叠加式调速阀的d口与液压缸的无杆腔连接,所述叠加式调速阀的g口与液压缸的有杆腔连接,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有工作压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福民
申请(专利权)人:广安市前锋区桂兴镇小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