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形抽油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2431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8 0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7”形抽油烟机,包括风箱、抽油烟机壳体、油杯、蜗壳及蜗轮,所述风箱安装在抽油烟机壳体上端并与抽油烟机壳体的出风处连通,所述油杯安装在抽油烟机壳体的下端并连通,所述蜗壳安装在风箱中,蜗壳的入风口与风箱连通,所述蜗轮安装在蜗壳中;特点是还包括导油槽及接油漏斗,所述导油槽的底部呈倾斜状从而将导油槽内的油从导油槽的出油口导出,导油槽安装在蜗壳的下部,导油槽的边沿与蜗壳有间隙;所述接油漏斗安装在抽油烟机壳体的内壁上,接油漏斗的接油口正对着导油槽的出油口的下方,接油漏斗出油口位于油杯的上方。其优点为:蜗轮工作时,蜗壳上的油滴不会到处漂散,蜗壳上的油滴不会影响抽油烟机壳体内部的电器,清洁方便。

\7\ Type Fume Pump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7”形抽油烟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7”形抽油烟机。
技术介绍
目前,所使用的“7”形抽油烟机包括风箱、抽油烟机壳体、油杯、蜗壳及蜗轮,所述风箱安装在抽油烟机壳体上端并与抽油烟机壳体的出风处连通,所述油杯安装在抽油烟机壳体的下端并连通,所述蜗壳安装在风箱中,蜗壳的入风口与风箱连通,所述蜗轮安装在蜗壳中。使用时,蜗壳上有油滴向下滴落,蜗轮工作所产生的气流会使油滴在抽油烟机壳体内漂散,影响抽油烟机壳体的电器,清洁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7”形抽油烟机,蜗轮工作时,蜗壳上的油滴不会到处漂散,清洁方便。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其是一种“7”形抽油烟机,包括风箱、抽油烟机壳体、油杯、蜗壳及蜗轮,所述风箱安装在抽油烟机壳体上端并与抽油烟机壳体的出风处连通,所述油杯安装在抽油烟机壳体的下端并连通,所述蜗壳安装在风箱中,蜗壳的入风口与风箱连通,所述蜗轮安装在蜗壳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油槽及接油漏斗,所述导油槽的底部呈倾斜状从而将导油槽内的油从导油槽的出油口导出,导油槽安装在蜗壳的下部,导油槽的边沿与蜗壳有间隙;所述接油漏斗安装在抽油烟机壳体的内壁上,接油漏斗的接油口正对着导油槽的出油口的下方,接油漏斗出油口位于油杯的上方。在本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导油条,在所述导油条上开有若干个第一落油孔;在所述抽油烟机壳体的进风口处设有向内倾斜的导风板,在抽油烟机壳体的下端面开有若干个第二落油孔,导油条的左侧与导风板的上端连接,导油条的右侧向下倾斜的抵靠在抽油烟机壳体的内壁上,导油条、导风板及抽油烟机壳体的下端面围合形成接油腔,所述第一落油孔与接油腔连通,所述第二落油孔与油杯连通。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导油槽的左端凸出蜗壳的入风口端面,导油槽的出油口位于导油槽的右端,导油槽的左端高右端低。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导油槽呈梯形,导油槽上开口的宽度大于底部宽度。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为:蜗轮工作时,蜗壳上的油滴不会到处漂散,蜗壳上的油滴不会影响抽油烟机壳体内部的电器,清洁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互相结合。在本技术描述中,术语“左”、“右”、“上”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要求本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及“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如图1及图2所示,其是一种“7”形抽油烟机,包括风箱1、抽油烟机壳体2、油杯3、蜗壳4、蜗轮5、导油槽6及接油漏斗7;其中,所述风箱1安装在抽油烟机壳体2上端并与抽油烟机壳体2的出风处连通,这样被抽入抽油烟机壳体2内的油烟可进入到风箱1中;所述油杯3安装在抽油烟机壳体2的下端并连通,这样油杯3可以收集从抽油烟机壳体2下端滴落下来的油;所述蜗壳4安装在风箱1中,蜗壳4的入风口与风箱1连通,蜗壳4的出风口与外界连通,所述蜗轮5安装在蜗壳4中;所述导油槽6的底部呈倾斜状从而将导油槽6内的油从导油槽的出油口导出,导油槽6安装在蜗壳4的下部,导油槽6的边沿与蜗壳4有间隙;所述接油漏斗7安装在抽油烟机壳体2的内壁上,接油漏斗7的接油口正对着导油槽6的出油口的下方,接油漏斗7出油口位于油杯3的上方。使用时,由于导油槽6的边沿与蜗壳4有间隙,蜗壳4上的油滴会从间隙进入到导油槽6中,由于导油槽6呈倾斜状,导油槽6中所收集的油又会滴落到接油漏斗7中,接油漏斗7中的油又滴落到油杯3中,这样蜗轮5工作时所产生的气流不会带动蜗壳4上的油滴,因此油滴不会影响抽油烟机壳体2内电器,清洁也方便。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导油条8,在所述导油条8上开有若干个第一落油孔81;在所述抽油烟机壳体2的进风口处设有向内倾斜的导风板23,这样降低了油烟进入抽油烟机壳体2内的阻力,在抽油烟机壳体2的下端面开有若干个第二落油孔22,导油条8的左侧与导风板23的上端连接,导油条8的右侧向下倾斜的抵靠在抽油烟机壳体2的内壁上,导油条8、导风板23及抽油烟机壳体2的下端面围合形成接油腔21,所述第一落油孔81与接油腔21连通,所述第二落油孔22与油杯3连通。使用时,抽油烟机壳体2的壁上的油滴滴落到导油条8上,由于导油条8呈倾斜状,导油条8上的油滴不会流到导风板23上,导油条8上的油滴只能滴到接油腔21中,接油腔21中的油又滴落到油杯3中。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油槽6的左端凸出蜗壳4的入风口端面,这样导油槽6的左端可以接出蜗壳4入风口滴落下来的油滴,导油槽6的出油口位于导油槽6的右端,导油槽6的左端高右端低,导油槽6呈倾斜状便于将油导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油槽6呈梯形,导油槽6上开口的宽度大于底部宽度。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出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及变形仍落入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7”形抽油烟机,包括风箱(1)、抽油烟机壳体(2)、油杯(3)、蜗壳(4)及蜗轮(5),所述风箱(1)安装在抽油烟机壳体(2)上端并与抽油烟机壳体(2)的出风处连通,所述油杯(3)安装在抽油烟机壳体(2)的下端并连通,所述蜗壳(4)安装在风箱(1)中,蜗壳(4)的入风口与风箱(1)连通,所述蜗轮(5)安装在蜗壳(4)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油槽(6)及接油漏斗(7),所述导油槽(6)的底部呈倾斜状从而将导油槽(6)内的油从导油槽的出油口导出,导油槽(6)安装在蜗壳(4)的下部,导油槽(6)的边沿与蜗壳(4)有间隙;所述接油漏斗(7)安装在抽油烟机壳体(2)的内壁上,接油漏斗(7)的接油口正对着导油槽(6)的出油口的下方,接油漏斗(7)出油口位于油杯(3)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7”形抽油烟机,包括风箱(1)、抽油烟机壳体(2)、油杯(3)、蜗壳(4)及蜗轮(5),所述风箱(1)安装在抽油烟机壳体(2)上端并与抽油烟机壳体(2)的出风处连通,所述油杯(3)安装在抽油烟机壳体(2)的下端并连通,所述蜗壳(4)安装在风箱(1)中,蜗壳(4)的入风口与风箱(1)连通,所述蜗轮(5)安装在蜗壳(4)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油槽(6)及接油漏斗(7),所述导油槽(6)的底部呈倾斜状从而将导油槽(6)内的油从导油槽的出油口导出,导油槽(6)安装在蜗壳(4)的下部,导油槽(6)的边沿与蜗壳(4)有间隙;所述接油漏斗(7)安装在抽油烟机壳体(2)的内壁上,接油漏斗(7)的接油口正对着导油槽(6)的出油口的下方,接油漏斗(7)出油口位于油杯(3)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7”形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冬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鑫奇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