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及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72290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2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缩机及空调系统,其中,压缩机包括:叶轮,用于对进入压缩机的气体进行加速;扩压流道,与所述叶轮的出气口连通,用于对进入其内的气体进行压缩;补气通道,与所述扩压流道的进气口相通,用于向所述扩压流道内补入气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与扩压流道的进气口相通的补气通道,将补气引入扩压流道内,在压缩机部分负荷运行时,可以保持扩压流道内的压力,改善气体分离情况,有效防止喘振,使压缩机在部分负荷工况也能正常运行,从而拓宽了压缩机运行范围;而且通过补气来防止喘振的方式结构简单,制造和维修都比较方便。

Compressor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缩机及空调系统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
,尤其涉及一种压缩机及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离心压缩机是一种通过高速旋转的叶轮对沿径向流动的冷媒气体做功而使该气体获得动能,再经扩压流动后转变为压力能的设备。离心压缩机在工作时,叶轮排出的高速气体经过扩压器扩压,动能有效地转化为压力能,成为低速高压气体。扩压器有无叶扩压器和有叶扩压器两种。采用无叶扩压器,压缩机运行范围比较宽广,但是设计点的气动性能偏低。采用有叶扩压器,可以降低气流在扩压器流道的行程,降低摩擦等损失,有效提高压缩机在设计点的气动性能。为了提高压缩机性能,离心压缩机一般采用有叶片的扩压器。但是,离心压缩机不会时时在所设计的满负荷状态下工作。即,离心压缩机具有满负荷运行和部分负荷运行的运行工况。而压缩机流道内的气动元件,都是按照满负荷工况运行设计的,满负荷工况运行时,气体流动状态好,压缩机的压缩工作协调、效率较高。但是,当客户所需要的负荷降低,压缩机在部分负荷工况下工作时,压缩机内部流道中的气体流量明显减小,气流在流道中会发生严重的恶化而出现旋转脱离的现象。当流量减小到临界值时,脱离严重并且迅速扩张,形成突变型失速,破坏了气体的正常流动,甚至气体回流,就会产生喘振。喘振不但使压缩机不能正常制冷,还对压缩机产生破坏性的损坏。一般压缩机都采取控制措施,限定压缩机的工作范围,确保压缩机运行在安全区间,达到无喘振运行的要求。所以,压缩机有一定的工作范围限制。为了拓宽安全运行工作的范围,压缩机都采取一定设计结构来克服喘振。目前最为常用的避免喘振的结构,是在叶轮出口处,设置一个调节器,按照机组运行情况,调节叶轮出口的宽度。在冷媒流量减小、压力降低时,使扩压器通流面积减小,从而提高叶轮出口的气流速度,改善气流的不稳定性,避免喘振发生。这样,压缩机的工作范围得到拓宽。这种防喘振措施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调节器需要电机和一套传动系统带动,结构复杂,给制造、维护带来麻烦。另一方面,为了提高运行效率,一般离心压缩机都采用多级压缩。多级离心压缩机在运行时,在气体流动过程中有摩擦损失,这部分损失转化为热能,使气体温度逐渐上升。如,经过第一级叶轮压缩之后,冷媒由低温低压的气体变成中温中压的气体,再经过二级叶轮的压缩后,变为高温高压的气体。由于温度升高,气体比容增大,压缩机工作效率降低。为了降低压缩机耗功,每级压缩的冷媒气体进入下一级压缩之前,都需要补充一些冷媒气体,为下一级压缩做准备,即为补气。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是,在回流器位置引入冷媒作为补气。综上可知,目前,补气和防止喘振为两个独立的任务,分别来控制和完成。而且,避免喘振的结构复杂,给制造和维护带来困难。需要说明的是,公开于本技术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压缩机及空调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用于避免喘振的结构复杂,给制造和维护带来困难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叶轮,用于对进入压缩机的气体进行加速;扩压流道,与叶轮的出气口连通,用于对进入其内的气体进行压缩;补气通道,与扩压流道的进气口相通,用于向扩压流道内补入气体。可选地,补气通道沿叶轮的径向的截面呈弧形。可选地,补气通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补气通道沿叶轮的周向布置。可选地,补气通道的数量为多个,各个补气通道相对独立;或者,补气通道为环形通道。可选地,补气通道被构造为使流出补气通道的气体的流动方向与扩压流道进气口处主流气体的流动方向之间的夹角α为锐角。可选地,夹角α为20°~70°。可选地,夹角α为30°~50°。可选地,补气通道被构造为使流出补气通道的气体的流动方向与扩压流道进气口处主流气体的流动方向之间的夹角α为直角。可选地,补气通道在叶轮的径向方向上的宽度为10mm~30mm。可选地,压缩机包括多级叶轮和与每级叶轮的出气口连通的扩压流道,补气通道与除了最后一级扩压流道之外的至少一级扩压流道的进气口相通。可选地,补气通道用于向扩压流道内补入压力比叶轮排出气体的压力相等或略高的气体。可选地,压缩机还包括增焓补气口,补气通道与增焓补气口连通。可选地,压缩机还包括扩压器本体和盖板,盖板比扩压器本体更远离压缩机的进气口,扩压器本体和盖板形成扩压流道,补气通道设置在扩压器本体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上述的压缩机。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设置与扩压流道的进气口相通的补气通道,将补气引入扩压流道内,在压缩机部分负荷运行时,可以保持扩压流道内的压力,改善气体分离情况,有效防止喘振,使压缩机在部分负荷工况也能正常运行,从而拓宽了压缩机运行范围;而且通过补气来防止喘振的方式结构简单,制造和维修都比较方便。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压缩机一个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压缩机一个实施例中补气通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沿A-A方向的截面图。图4为本技术压缩机另一个实施例中补气通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压缩机又一个实施例中补气通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a、气体流动方向;1、一级叶轮;2、补气通道;3、一级扩压流道;4、一级扩压叶片;5、一级扩压器本体;6、盖板;7、回流器本体;8、回流流道;9、回流叶片;10、蜗壳;11、二级扩压器本体;12、二级扩压叶片;13、二级扩压流道;14、二级叶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纵向”、“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参考图1所示,在本技术提供的压缩机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该压缩机包括叶轮、扩压流道和补气通道2,叶轮用于对进入压缩机的气体进行加速,扩压流道与叶轮的出气口连通,扩压流道用于对进入扩压流道内的气体进行压缩,补气通道2设置在叶轮出口处,且补气通道2与扩压流道的进气口相通,补气通道2用于向扩压流道内补入气体。在上述示意性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与扩压流道的进气口相通的补气通道2,将补气引入扩压流道内,在压缩机部分负荷运行时,可以保持扩压流道内的压力,改善气体分离情况,有效防止喘振,使压缩机在部分负荷工况也能正常运行,从而拓宽了压缩机运行范围;而且通过补气来防止喘振的方式结构简单,制造和维修都比较方便。由于喘振一般在扩压流道区间段内发生,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叶轮,用于对进入压缩机的气体进行加速;扩压流道,与所述叶轮的出气口连通,用于对进入其内的气体进行压缩;补气通道(2),与所述扩压流道的进气口相通,用于向所述扩压流道内补入气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叶轮,用于对进入压缩机的气体进行加速;扩压流道,与所述叶轮的出气口连通,用于对进入其内的气体进行压缩;补气通道(2),与所述扩压流道的进气口相通,用于向所述扩压流道内补入气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气通道(2)沿所述叶轮的径向的截面呈弧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气通道(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补气通道(2)沿所述叶轮的周向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气通道(2)的数量为多个,各个所述补气通道(2)相对独立;或者,所述补气通道(2)为环形通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气通道(2)被构造为使流出所述补气通道(2)的气体的流动方向与所述扩压流道进气口处主流气体的流动方向之间的夹角α为锐角。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α为20°~70°。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α为30°~50°。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气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华张治平李宏波蒋彩云钟瑞兴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