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作业扫路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2152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2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作业扫路车,包括二类底盘、液压油箱、动力系统、清水箱、垃圾箱、扫盘和吸嘴,液压油箱设置在驾驶室和动力系统之间,垃圾箱和清水箱分开设置,垃圾箱上开有吸尘口和下排风口连接至吸嘴,吸嘴上设有吸筒和吹气管与吸尘口和下排风口对接,扫盘与清水箱之间设有高压水路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垃圾箱内设置气流回路,将风机排出的空气分流一路引至吸嘴吹出,以吹起地表垃圾,方便吸筒吸入,增强洁净率,重力除尘结合空气循环技术,可提高作业速度并降低扬尘,同时可将作业速度提高至30km/h,大大提高了扫路车的作业速度和扫净率。

A Rapid Working Road Sweep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作业扫路车
本技术涉及环卫装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作业扫路车。
技术介绍
扫路车是针对路面垃圾清扫的专用车辆,是一种集路面清扫、垃圾回收和运输为一体的新型高效清扫设备。可广泛适用于高速公路、城市街道、市政广场以及机场道面、城市住宅区、公园等道路清扫作业。扫路车分为干式扫路车和湿式扫路车,均采用吸嘴结合垃圾箱重力除尘进行垃圾清扫。现有大型扫路车(总质量≥10吨)由于风机吸力不够强,作业速度通常在8~10km/小时左右,而车身宽度、高度及装载量又限制了风机的选择,因此作业速度一直难以提高,在扬尘、油耗方面也受到制约。对于湿式扫路车而言,现有结构垃圾箱和清水箱大多是连在一起的,垃圾倾倒作业时通常需要同时举升垃圾箱和水箱,造成举升能耗过大,清水箱被多次举升,容易漏水,维修难度也大。且现有湿式扫路车的喷雾降尘效果不佳,无法避免二次扬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作业扫路车,以提高现有大型扫路车的作业速度,同时降低能耗,有效避免二次扬尘。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快速作业扫路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二类底盘、液压油箱、动力系统、清水箱、垃圾箱、扫盘和吸嘴,所述二类底盘包括驾驶室和大梁,所述液压油箱、动力系统、清水箱通过副车架从前向后依次布设在大梁上方,所述垃圾箱设置在液压油箱、动力系统和清水箱上方;所述扫盘和吸嘴布设在大梁下方,所述扫盘设置在靠近驾驶室的副车架两侧下方,吸嘴设置在副车架下方中部;所述液压油箱设置在驾驶室和动力系统之间,所述动力系统包括副发动机和风机;所述垃圾箱和清水箱分开设置,所述清水箱有两个,分别安装在副车架两侧后上方,所述垃圾箱中后部为下窄上宽形状,下部置于两清水箱之间,上部则架设在清水箱之上,上部侧面与清水箱的侧面相平,垃圾箱的前部为盖体,完全盖合动力系统之上。优选的,所述垃圾箱上开有风机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与风机对接,并设有连接吸嘴的吸尘口,吸嘴上方设有吸筒与吸尘口相连,所述垃圾箱上还开设有下排风口,所述下排风口通过气管连接至吸嘴上的吹气管,所述吹气管设置在吸筒的正后部,所述出风口上方设有上排风口,所述上排风口与出风口之间设有引风口,所述引风口通过垃圾箱的内部管路与下排风口相连,所述垃圾箱的后部为后门,设有后门开启油缸和后门锁紧油缸。优选的,所述垃圾箱采用一个单作用举升油缸举升垃圾箱,所述单作用举升油缸倾斜安装在风机一侧,所述进风口下方的箱体外壁上设有销轴与活塞杆连接。优选的,所述动力系统、扫盘、举升油缸、后门启闭油缸和后门锁紧油缸均与PLC控制器相连,并由CAN总线系统实现各控制器之间的数据通讯传输。优选的,所述扫盘与清水箱之间设有高压水路系统,所述高压水路系统由设置在扫盘上方的高压喷嘴和与清水箱相连的高压管路组成,扫路作业时,在扫盘周围形成整圈环绕水雾。优选的,所述吸嘴设置成左右浮动连接的组合式吸,左右吸嘴上方分别设有吸筒和吹气管与垃圾箱相连。优选的,所述吸尘口和下排风口均设有两个,对称设置在进风口左右两侧,并分别对应左右吸嘴的吸筒和吹气管进行连接。本技术通过采用闭式液压系统,节省了液压系统占用车辆的空间,加大了垃圾箱容积,提高了重力除尘效率;通过在垃圾箱内设置气流回路,将风机排出的空气分流一路引至吸嘴吹出,以吹起地表垃圾,方便吸筒吸入,增强洁净率,重力除尘结合空气循环技术,可提高作业速度并降低扬尘。同时将垃圾箱和清水箱分开布置,降低举升能耗,清水箱保持平放不易漏水,也降低了箱体的维修难度。本技术在扫盘上方设置高压喷嘴,形成环形水雾,全面覆盖扫盘四周,有效避免二次扬尘。本技术将大型扫路车的作业速度提高至30km/h,最大吸入的颗粒物直径可达140mm以上,大大提高了扫路车的作业速度和扫净率,非常适用于快速干道或高速路面的清扫保洁作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气路循环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液压系统原理图。图中,1二类底盘、2液压油箱、3动力系统、4清水箱、5垃圾箱、6扫盘、7吸嘴、8举升油缸、11驾驶室、12大梁、31副发动机、32风机、51进风口、52出风口、53吸尘口、54下排风口、55上排风口、56引风口、71吸筒、72吹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1~3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包括二类底盘1、液压油箱2、动力系统3、清水箱4、垃圾箱5、扫盘6、吸嘴7和举升油缸8,二类底盘1选用总质量为10吨以上的大型底盘,包括驾驶室11和大梁12,液压油箱2、动力系统3、清水箱4通过副车架(图中未示出)从前向后依次布设在二类底盘1的大梁12上方,垃圾箱5设置在液压油箱2、动力系统3和清水箱4上方。扫盘6和吸嘴7布设在大梁12下方,扫盘6设置在靠近驾驶室11的副车架两侧下方,吸嘴7设置在副车架下方中部,扫盘6与清水箱4之间设有高压水路系统(图中未示出),高压水路系统由设置在扫盘6上方的高压喷嘴和与清水箱4相连的高压管路组成。扫路作业时,对扫盘6进行高压喷雾降尘,在扫盘6周围形成整圈环绕水雾,有效防止二次扬尘。传统扫路车的垃圾箱与清水箱是连接在一起的,本实施例中将垃圾箱5和清水箱4分开设置,清水箱4有两个,分别安装在副车架两侧后上方,垃圾箱5与清水箱4相配合,中后部设计成下窄上宽形状,下部置于两清水箱4之间,上部则架设在清水箱4之上,上部侧面与清水箱4的侧面相平,垃圾箱5的前部为盖体,完全盖合动力系统3之上,保护动力系统并隔离噪音。液压油箱2设置在驾驶室11和动力系统3之间,有效隔离动力系统3的噪音,避免噪音对操作人员的干扰。传统扫路车的液压系统采用皮带轮驱动风机马达,占用空间大。本技术的液压系统采用闭式液压系统驱动风机马达,其液压系统图如图3所示,液压泵的进油管直接和风机马达的回油管相连,工作液体在液压系统的管路中进行封闭循环。这样设置结构紧凑,液压系统与空气接触的机会少,空气不易渗入系统,传动更平稳。本技术因采用闭式液压系统,结构紧凑,可节省空间,扩大垃圾箱5的容积,提高了重力除尘的效率。动力系统3包括副发动机31和风机32,副发动机31给风机32的电机提供动力,垃圾箱5上开有风机32的进风口51和出风口52与风机32对接,并设有连接吸嘴7的吸尘口53,风机32的抽吸使垃圾箱处于真空状态,产生的负压将垃圾从吸嘴7经吸筒71吸入吸尘口53,吸尘口53设置在进风口51旁,本实施例中,吸嘴7设置成左右浮动连接的组合式吸嘴,左右吸嘴上方分别有吸筒71与垃圾箱5相连接,因此在进风口51两侧均设有吸尘口53。垃圾箱5上还开设有下排风口54,下排风口54通过气管连接至吸嘴7上的吹气管72,吹气管72设置在吸筒71的正后部,形成循环气路,吹气管72对吸嘴7周边的负压进行风力补充,使得吸尘效果更好,同时避免二次扬尘。在出风口52上方设有上排风口55,上排风口与出风口52之间设有引风口56,引风口56通过垃圾箱5的内部管路与下排风口54相连,形成气流分路。垃圾箱5的后部为后门57,分别设有后门开启油缸和后门锁紧油缸。吹气管72和循环气路的设置,使得吸筒71能更快速将垃圾吸入垃圾箱5,吸扫作业的效率得以提高,扫净率也大大提高。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作业扫路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二类底盘、液压油箱、动力系统、清水箱、垃圾箱、扫盘和吸嘴,所述二类底盘包括驾驶室和大梁,所述液压油箱、动力系统、清水箱通过副车架从前向后依次布设在大梁上方,所述垃圾箱设置在液压油箱、动力系统和清水箱上方;所述扫盘和吸嘴布设在大梁下方,所述扫盘设置在靠近驾驶室的副车架两侧下方,吸嘴设置在副车架下方中部;所述液压油箱设置在驾驶室和动力系统之间,所述动力系统包括副发动机和风机;所述垃圾箱和清水箱分开设置,所述清水箱有两个,分别安装在副车架两侧后上方,所述垃圾箱中后部为下窄上宽形状,下部置于两清水箱之间,上部则架设在清水箱之上,上部侧面与清水箱的侧面相平,垃圾箱的前部为盖体,完全盖合动力系统之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作业扫路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二类底盘、液压油箱、动力系统、清水箱、垃圾箱、扫盘和吸嘴,所述二类底盘包括驾驶室和大梁,所述液压油箱、动力系统、清水箱通过副车架从前向后依次布设在大梁上方,所述垃圾箱设置在液压油箱、动力系统和清水箱上方;所述扫盘和吸嘴布设在大梁下方,所述扫盘设置在靠近驾驶室的副车架两侧下方,吸嘴设置在副车架下方中部;所述液压油箱设置在驾驶室和动力系统之间,所述动力系统包括副发动机和风机;所述垃圾箱和清水箱分开设置,所述清水箱有两个,分别安装在副车架两侧后上方,所述垃圾箱中后部为下窄上宽形状,下部置于两清水箱之间,上部则架设在清水箱之上,上部侧面与清水箱的侧面相平,垃圾箱的前部为盖体,完全盖合动力系统之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作业扫路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箱上开有风机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与风机对接,并设有连接吸嘴的吸尘口,所述吸嘴上方设有吸筒与吸尘口相连,所述垃圾箱上还开设有下排风口,所述下排风口通过气管连接至吸嘴上的吹气管,所述吹气管设置在吸筒的正后部,所述出风口上方设有上排风口,所述上排风口与出风口之间设有引风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文豪陈令文周阿滔陈端阳王东海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环海环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