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业务流的映射方法及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172003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2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流的映射方法及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方法在应用于终端侧时,包括:接收网络发送的携带有第一业务流标识QoS flow ID的下行数据包,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为第一比特长度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根据本地维护的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转换成第二业务流标识,所述第二业务流标识为第二比特长度的第二类业务流标识,所述第二比特长度大于第一比特长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不同长度业务流标识的映射和转换,可以减少空中接口下行数据包中的业务流标识所需的比特开销,可以解决在空中接口上业务流标识可用位数不够的问题。

A Mapp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Business F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业务流的映射方法及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业务流的映射方法及设备。
技术介绍
在5G新空口(NR,NewRadio)系统中,核心网发送的业务流标识(QoSFlowID)通常为7比特(bits),最多可以表示一个终端的128种业务流。但是目前对于一个终端来说,可能不会同时支持这么多的业务流种类。经过系统分析和研究发现,多数终端同时进行的业务流的种类通常不会超过64种,只需要用6bits的标识即可表示。因此,可以在空中接口发送6bits的业务流标识,而不必发送7bits的业务流标识,由此可以节省出1bit的资源留给其他应用。在采用不同长度的业务流标识的场景中,相关通信设备需要知晓核心网发送到接入网的7bits的业务流标识和空中接口中发送的6bits的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因此,需要一种业务流的映射方法,实现业务流标识的转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业务流的映射方法及设备,能够实现不同长度业务流标识的映射和转换,可以减少空中接口下行数据包中的业务流标识所需的比特开销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流的映射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接收网络发送的携带有第一业务流标识QoSflowID的下行数据包,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为第一比特长度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根据本地维护的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转换成第二业务流标识,所述第二业务流标识为第二比特长度的第二类业务流标识,所述第二比特长度大于第一比特长度。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业务流的映射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节点,包括:生成终端的标识映射变化信息,所述标识映射变化信息包括新增和/或删除至少一种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一类业务流标识的第一比特长度小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的比特长度;将所述标识映射变化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收发机、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机,用于接收网络发送的携带有第一业务流标识QoSflowID的下行数据包,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为第一比特长度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根据本地维护的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转换成第二业务流标识,所述第二业务流标识为第二比特长度的第二类业务流标识,所述第二比特长度大于第一比特长度。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终端,包括: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网络发送的携带有第一业务流标识QoSflowID的下行数据包,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为第一比特长度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转换单元,用于根据本地维护的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转换成第二业务流标识,所述第二业务流标识为第二比特长度的第二类业务流标识,所述第二比特长度大于第一比特长度。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节点,包括:收发机、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生成终端的标识映射变化信息,所述标识映射变化信息包括新增和/或删除至少一种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一类业务流标识的第一比特长度小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的比特长度;所述收发机,用于将所述标识映射变化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网络侧节点,包括:生成单元,用于生成终端的标识映射变化信息,所述标识映射变化信息包括新增和/或删除至少一种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一类业务流标识的第一比特长度小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的比特长度;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标识映射变化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接收网络发送的携带有第一业务流标识QoSflowID的下行数据包,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为第一比特长度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根据本地维护的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转换成第二业务流标识,所述第二业务流标识为第二比特长度的第二类业务流标识,所述第二比特长度大于第一比特长度。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生成终端的标识映射变化信息,所述标识映射变化信息包括新增和/或删除至少一种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一类业务流标识的第一比特长度小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的比特长度;将所述标识映射变化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业务流的映射方法及设备,能够实现不同长度业务流标识的映射和转换,可以减少空中接口下行数据包中的业务流标识所需的比特开销,可以解决在空中接口上业务流标识可用位数不够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业务流的映射方法的应用场景的一种示例;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业务流的映射方法的一种流程图;图3为PDU会话修改过程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业务流的映射方法的另一种流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映射配置命令的发送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映射关系的一种示例;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侧节点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侧节点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在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下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通常是指基站。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基站的形式不限,可以是宏基站(MacroBaseStation)、微基站(PicoBaseStatio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业务流的映射方法,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网络发送的携带有第一业务流标识QoS flow ID的下行数据包,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为第一比特长度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根据本地维护的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转换成第二业务流标识,所述第二业务流标识为第二比特长度的第二类业务流标识,所述第二比特长度大于第一比特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业务流的映射方法,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网络发送的携带有第一业务流标识QoSflowID的下行数据包,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为第一比特长度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根据本地维护的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转换成第二业务流标识,所述第二业务流标识为第二比特长度的第二类业务流标识,所述第二比特长度大于第一比特长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所述下行数据包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网络发送映射配置命令,所述映射配置命令包含有新增和/或删除至少一种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根据所述映射配置命令,在本地维护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所述下行数据包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网络发送的指示业务流添加完成或业务流删除完成的接入网专用资源修改消息AN-specificresourcemodification,所述接入网专用资源修改消息携带有对应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根据所述接入网专用资源修改消息,在本地维护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中,添加或删除对应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4.一种业务流的映射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生成终端的标识映射变化信息,所述标识映射变化信息包括新增和/或删除至少一种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一类业务流标识的第一比特长度小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的比特长度;将所述标识映射变化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节点为SMF;所述生成终端的标识映射变化信息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终端被允许使用的业务种类和/或所述终端使用过的业务的历史记录,确定出所述终端的业务流种类的第一数量;若所述第一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二数量,则为所述终端的每种业务流,分别配置所述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并根据配置的映射关系,获得所述终端的标识映射变化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数量为所述第一比特长度能够标识的业务流种类的数量。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节点为gNB;所述生成终端的标识映射变化信息的步骤,包括:获取核心网配置的开启反射reflectiveQoS功能的业务种类的第三数量;若所述第三数量小于或等于第四数量,则为每种开启反射reflectiveQoS功能的业务流,分别配置所述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并根据配置的映射关系,获得终端的标识映射变化信息,其中,所述第四数量为所述第一比特长度能够标识的业务流的数量。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终端的标识映射变化信息的步骤,包括:检测到所述终端的新业务流,所述新业务流为新到达的业务流或新添加的业务流;为该新业务流分配一个尚未使用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并配置该新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并根据配置的映射关系,得到终端的标识映射变化信息。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该新业务流分配一个尚未使用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的步骤,包括:从尚未使用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中选择出一个数值最小的业务流标识,分配给该业务流。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终端的标识映射变化信息的步骤,还包括:在删除所述终端的一种业务流时,根据被删除的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生成所述终端的标识映射变化信息。10.如权利要求7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标识映射变化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的步骤,包括:在添加或删除业务流的PDU会话修改过程中,向所述终端发送用于指示业务流添加完成或删除的接入网专用资源修改消息AN-specificresourcemodification,所述接入网专用资源修改消息携带有对应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11.如权利要求4、6、7、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标识映射变化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的步骤,包括向所述终端发送一携带有所述标识映射变化信息的RRC连接重配消息。12.如权利要求7、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添加或删除业务流的PDU会话修改过程中,SMF根据接收到的AMF发送的N1N1通信消息传输Namf_Communication_N1N2MessageTrasnsfer消息,更新本地维护的对应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gNB根据接收到的AMF发送的N2会话请求N2SessionRequest消息,更新本地维护的对应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所述Namf_Communication_N1N2MessageTrasnsfer消息和N2SessionRequest消息,均携带有对应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13.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机、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机,用于接收网络发送的携带有第一业务流标识QoSflowID的下行数据包,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为第一比特长度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根据本地维护的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转换成第二业务流标识,所述第二业务流标识为第二比特长度的第二类业务流标识,所述第二比特长度大于第一比特长度。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机,还用于接收网络发送映射配置命令,所述映射配置命令包含有新增和/或删除至少一种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映射配置命令,在本地维护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喆刘佳敏
申请(专利权)人: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