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动涡轮潜水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1917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主要在煤矿井下巷道掘进头,竖井井筒施工,地下峒室排水,也广泛用于火工厂,隧道工程建设的排水设备——风动涡轮潜水泵。该泵特点是驱动装置为涡轮结构,风轮由叶片,轮毂等组成一整体,并设置了多级回气道,因而使该泵具有维护简单,噪音低,耗能少,效率高,使用时安全可靠等特性。(*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矿山井下排水机械,是一种风动涡轮潜水泵。根据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高扬程吊泵与风动潜水泵》一书所公开的风动潜水泵,其驱动装置采用风马达结构,压缩空气经驱动风马达后直接排入大气。其不足之处是叶片易磨损,噪音高,耗能多,效率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风动涡轮潜水泵,维护简单,噪音低,耗能少,效率高。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完成的一种由泵体,泵盖,风轮,多级回气道等组成的风动涡轮潜水泵的风轮采用涡轮结构,风轮的圆弧形叶片嵌在轮毂的槽内,将出气管设计成多级回气道。本技术的风轮的叶片截面形状上下边为圆弧,左右侧呈35~70度夹角。本技术的多级回气道安装在泵盖(1)的上端与泵体(4)的下端,并与风轮(2)径向平面形成10~80度夹角。本技术经试验证明该泵驱动装置由于采用涡轮结构,风轮由叶片和轮毂组成一整体,所以易损件少,维护简单,噪音低,该泵装有多级回气道和危急保安器,与现有泵相比具有能耗低,效率高,安全可靠等特点。 附图说明图1为风动涡轮潜水泵结构图。图2为风轮结构纵向剖面图。图3为叶片主视图。图4为叶片左视纵向剖面图。图5为叶片俯视图。图6为多级进,回气道展开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风动涡轮潜水泵的结构进一步说明。该泵驱动装置采用涡轮结构,风轮(2)装在由泵盖(1)和泵体(4)组成的空间的泵轴(7)上。风轮(2)由叶片(10)及带有嵌入叶片槽的轮毂(13),为使叶片不移动的压板(12),将轮毂(13)与压板(12)铆在一起的铆钉(11),和防止叶片(10)因离心作用飞出套在叶片外圈的轮环(9)所组成。风轮叶片(10)的截面形状上下边为圆弧,左右两侧呈35~70度夹角。现有风动潜水泵,压缩空气驱动风马达后直接从排气道排入大气,耗能多,效率低,本泵将排气道设计成多级回气道使压缩空气多次使用,耗能少,效率高。多级回气道安装在泵盖(1)的上端和泵体(4)的下端并与风轮(2)径向平面形成10-80度夹角。压缩空气经过进气道(3)驱动风轮(2)作高速转动,而安装在风轮中的泵轴(7)则带动水轮(6)旋转,将水经出水道(5)排出。压缩空气驱动风轮后通过多级回气道(8)又和新的压缩空气一道重新驱动风轮旋转。当水抽干时,由于有危急保安器(14),致使进风量减少,风轮转速降至安全转速,保证了该泵安全运行,达到不断排水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由泵体,泵盖,风轮,多级回气道等组成的风动涡轮潜水泵,其特征是风轮(2)采用涡轮结构,风轮的圆弧型叶片嵌在轮毂的槽内,将出气管设计成多级回气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动涡轮潜水泵,其特征在于风轮的叶片(10)截面形状上下边为圆弧,左右侧呈35~70度夹角。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动涡轮潜水泵,其特征在于安装在泵盖(1)的上端与泵体(4)的下端多级回气道(8)且与风轮(2)径向平面形成10~80度夹角。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主要在煤矿井下巷道掘进头,竖井井筒施工,地下峒室排水,也广泛用于火工厂,隧道工程建设的排水设备——风动涡轮潜水泵。该泵特点是驱动装置为涡轮结构,风轮由叶片,轮毂等组成一整体,并设置了多级回气道,因而使该泵具有维护简单,噪音低,耗能少,效率高,使用时安全可靠等特性。文档编号F04D13/02GK2063177SQ89209878公开日1990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1989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1989年8月22日专利技术者张佑生, 王存诚, 戴根全 申请人:湖南省湘潭煤矿机械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泵体,泵盖,风轮,多级回气道等组成的风动涡轮潜水泵,其特征是风轮(2)采用涡轮结构,风轮的圆弧型叶片嵌在轮毂的槽内,将出气管设计成多级回气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佑生王存诚戴根全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湘潭煤矿机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