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折叠腔的自倍频晶体、激光发生装置及激光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1826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2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折叠腔的自倍频晶体、激光发生装置及激光器,涉及自倍频晶体激光设备技术领域,自倍频晶体包括延伸方向不同且彼此交叉的第一轴和第二轴,第一轴延伸方向为泵浦光吸收最强方向,第二轴延伸方向为倍频转换效率最高方向;自倍频晶体包括入射面、内反射面和出射面,入射面镀有第一膜,第一膜能够透射泵浦光、反射基频光和倍频光;出射面镀有第二膜,第二膜能够反射基频光,以及透射倍频光;内反射面镀有第三膜,第三膜能够反射基频光和倍频光;入射面位于第一轴上,内反射面位于第二轴上,且内反射面垂直于第二轴,出射面位于第一轴和第二轴的交点,以使沿第一轴射入的基频光能够被出射面沿第二轴方向反射至内反射面。

Self-doubling Crystal with Folding Cavity, Laser Generator and Las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折叠腔的自倍频晶体、激光发生装置及激光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倍频晶体激光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折叠腔的自倍频晶体、激光发生装置及激光器。
技术介绍
激光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具有效率高、光束质量好、寿命长、结构紧凑、重复频率高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现有的激光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中设置有折叠腔,折叠腔通过多个晶体形成,折叠腔能有效提高倍频效率,且基频光与倍频光分开,减少激光增益介质对倍频光的吸收,有效改善光束质量、提高寿命。但现有的折叠腔一般都为分离腔,是通过多个晶体组成形成的,结构复杂,体积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折叠腔的自倍频晶体、激光发生装置及激光器,以缓解了现有的带有折叠腔的激光器的结构复杂、体积大的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有折叠腔的自倍频晶体,所述自倍频晶体包括延伸方向不同且彼此交叉的第一轴和第二轴,所述第一轴延伸方向为泵浦光吸收最强方向,所述第二轴延伸方向为倍频转换效率最高方向;所述自倍频晶体包括入射面、内反射面和出射面,所述入射面镀有第一膜,所述第一膜能够透射泵浦光、反射基频光和倍频光;所述出射面镀有第二膜,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折叠腔的自倍频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折叠腔的自倍频晶体包括延伸方向不同且彼此交叉的第一轴和第二轴,所述第一轴延伸方向为泵浦光吸收最强方向,所述第二轴延伸方向为倍频转换效率最高方向;所述带有折叠腔的自倍频晶体包括入射面、内反射面和出射面,所述入射面镀有第一膜,所述第一膜能够透射泵浦光、反射基频光和倍频光;所述出射面镀有第二膜,所述第二膜能够反射基频光,以及透射倍频光;所述内反射面镀有第三膜,所述第三膜能够反射基频光和倍频光;所述入射面位于所述第一轴上,所述内反射面位于所述第二轴上,且所述内反射面垂直于所述第二轴,所述出射面位于所述第一轴和第二轴的交点,以使沿第一轴射入的基频光能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折叠腔的自倍频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折叠腔的自倍频晶体包括延伸方向不同且彼此交叉的第一轴和第二轴,所述第一轴延伸方向为泵浦光吸收最强方向,所述第二轴延伸方向为倍频转换效率最高方向;所述带有折叠腔的自倍频晶体包括入射面、内反射面和出射面,所述入射面镀有第一膜,所述第一膜能够透射泵浦光、反射基频光和倍频光;所述出射面镀有第二膜,所述第二膜能够反射基频光,以及透射倍频光;所述内反射面镀有第三膜,所述第三膜能够反射基频光和倍频光;所述入射面位于所述第一轴上,所述内反射面位于所述第二轴上,且所述内反射面垂直于所述第二轴,所述出射面位于所述第一轴和第二轴的交点,以使沿第一轴射入的基频光能够被所述出射面沿第二轴方向反射至内反射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折叠腔的自倍频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射面垂直于所述第一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折叠腔的自倍频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射面上的第二膜和第三膜能够反射泵浦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折叠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学坤于祥升李瑞宁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镭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