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定位的羽毛球拍钻孔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1168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简易定位的羽毛球拍钻孔夹具,包括定板,所述定板的内部固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固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与定板间隙配合,所述第一转杆的顶端固接有第一圆盘,所述第一圆盘的底端左右两侧均固接有滑杆。该简易定位的羽毛球拍钻孔夹具,通过第一轴承、第一转杆和滑杆的配合,达到了可以使第一圆盘在定板顶端顶端转动,可以使工作人员站在原地就可以进行钻孔工作,通过第二圆盘、第二转杆、转盘、第一伞型齿轮、第二伞型齿轮、螺杆、第二轴承、螺纹管、顶板、滑块和撑板的配合,达到了在转动转盘时可以对羽毛球拍进行支撑,同时可以快速的取消对羽毛球拍的支撑,使用简单,为工作人员减少了麻烦。

A Simple Drilling Fixture for Badminton Ra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定位的羽毛球拍钻孔夹具
本技术涉及简易定位的羽毛球牌钻孔夹具
,具体为一种简易定位的羽毛球拍钻孔夹具。
技术介绍
就是拍头的几何外形,一般有两种:传统的圆形、头部为方形的ISO拍形,主流的球拍都已经使用了方形拍头,相比圆形拍头来说,方形拍头的甜区要比圆形拍头大26%左右标准羽毛球拍的长度(加上底托)为675毫米,也有680毫米长的,拍柄长度一般有三个规格:185MM,190MM,195MM,加长羽毛球拍的优点是提高了击球点、加大了拍杆的闪动性,但加长的羽毛球拍会比普通羽毛球拍更容易造成手腕和手臂的受伤可能性,同时羽毛球拍的灵活性也有所下降,不利于处理贴身球,现有的羽毛球拍在钻孔时无法对羽毛球拍进行支撑固定,无法做到旋转工作人员需要四周走进行钻孔工作,为工作人员带来了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定位的羽毛球拍钻孔夹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简易定位的羽毛球拍钻孔夹具,包括定板,所述定板的内部固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固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与定板间隙配合,所述第一转杆的顶端固接有第一圆盘,所述第一圆盘的底端左右两侧均固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与定板滑动相连,所述第一圆盘的顶端固接有第二圆盘,所述第二圆盘的内部插接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与第二圆盘间隙配合,所述第二转杆的顶端固接有转盘,所述第二转杆的底端固接有第一伞型齿轮,所述第一伞型齿轮的底端左右两侧均啮合相连有第二伞型齿轮,所述第二伞型齿轮的外侧固接有螺杆,所述螺杆通过第二轴承与第一圆盘转动相连,所述螺杆的外壁螺纹相连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的外侧固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上下两端通过滑块分别与第二圆盘和第一圆盘滑动相连,所述顶板的外侧固接有固接有撑板。优选的,所述定板的底端固接有支块,所述支块的底端固接有第一销轴,所述支块通过第一销轴与支柱,所述定板的底端中心位置固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外壁套接有套管,所述支柱的外壁固接有第一支板,所述第一支板通过第三销轴与第二支板转动相连,所述第二支板通过第二销轴与套管转动相连。优选的,所述支柱的底端固接有垫板。优选的,所述撑板的内壁固接有橡胶垫。优选的,所述转盘的顶端外壁套接有橡胶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简易定位的羽毛球拍钻孔夹具,通过第一轴承、第一转杆和滑杆的配合,达到了可以使第一圆盘在定板顶端顶端转动,可以使工作人员站在原地就可以进行钻孔工作,通过第二圆盘、第二转杆、转盘、第一伞型齿轮、第二伞型齿轮、螺杆、第二轴承、螺纹管、顶板、滑块和撑板的配合,达到了在转动转盘时可以对羽毛球拍进行支撑,同时可以快速的取消对羽毛球拍的支撑,使用简单,为工作人员减少了麻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支块、第一销轴和支柱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螺杆、第二轴承和螺纹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定板,2、第一轴承,3、第一转杆,4、第一圆盘,5、滑杆,6、第二圆盘,7、第二转杆,8、转盘,9、橡胶套,10、第一伞型齿轮,11、第二伞型齿轮,12、螺杆,13、第二轴承,14、螺纹管,15、顶板,16、滑块,17、撑板,18、橡胶垫,19、支块,20、第一销轴,21、支柱,22、第一支板,23、支杆,24、套管,25、第二销轴,26、第二支板,27、第三销轴,28、垫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简易定位的羽毛球拍钻孔夹具,包括定板1,定板1的内部固接有第一轴承2,第一轴承2的内圈固接有第一转杆3,第一转杆3通过第一轴承2进行转动,第一转杆3与定板1间隙配合,第一转杆3可以在定板1的内部转动,第一转杆3的顶端固接有第一圆盘4,第一转杆3转动带动第一圆盘4转动,第一圆盘4的底端左右两侧均固接有滑杆5,滑杆5与定板1滑动相连,滑杆15可以在定板1的内部滑动,第一圆盘4的顶端固接有第二圆盘6,第二圆盘6的内部插接有第二转杆7,第二转杆7与第二圆盘6间隙配合,第二转杆7可以在第二圆盘6的内部转动,第二转杆7的顶端固接有转盘8,转动转盘8可以使第二转杆7进行转动,转盘8的顶端外壁套接有橡胶套9,橡胶套9起到增加摩擦力的作用,第二转杆7的底端固接有第一伞型齿轮10,第二转杆7转动带动第一伞型齿轮10进行转动,第一伞型齿轮10的底端左右两侧均啮合相连有第二伞型齿轮11,第一伞型齿轮10转动带动第二伞型齿轮11进行转动,第二伞型齿轮11的外侧固接有螺杆12,第二伞型齿轮11转动带动螺杆12进行转动,螺杆12通过第二轴承13与第一圆盘4转动相连,螺杆12的外壁螺纹相连有螺纹管14,螺杆12转动可以使螺纹管14左右移动,螺纹管14的外侧固接有顶板15,顶板15的上下两端通过滑块16分别与第二圆盘6和第一圆盘4滑动相连,顶板15的外侧固接有固接有撑板17,撑板17可以对羽毛球拍进行支撑,撑板17的内壁固接有橡胶垫18,橡胶垫18起到增加摩擦力的作用,定板1的底端固接有支块19,支块19的底端固接有第一销轴20,支块19通过第一销轴20与支柱21,支柱21通过第一销轴20进行张开闭合,支柱21的底端固接有垫板28,垫板28可以起到更稳定的作用,定板1的底端中心位置固接有支杆23,支杆23的外壁套接有套管24,套管24可以在支杆23的外壁上下滑动,可以使支柱张开闭合,支柱21的外壁固接有第一支板22,第一支板22通过第三销轴27与第二支板26转动相连,第二支板26通过第二销轴25与套管24转动相连。当一种一种简易定位的羽毛球拍钻孔夹具开始使用时,使用者将羽毛球拍套入第一圆盘4和第二转盘6之间,套入后使用者转动转盘8,转盘8转动时带动第二转杆7转动,第二转杆7转动时带动第一伞型齿轮10进行转动,第一伞型齿轮10转动时带动第二伞型齿轮11进行转动,第二伞型齿轮11转动时带动螺杆12进行转动,螺杆12通过第二轴承13可以在第一圆盘4的内部转动,螺杆12转动时螺纹管14向外侧移动,螺纹管14向外侧移动时顶板15通过滑块16在第一圆盘4和第二圆盘6中滑动向外侧移动,顶板15向外侧移动时撑板17向外侧移动,撑板17向外侧移动时可以对羽毛球拍进行支撑,将羽毛球拍进行固定,进行钻孔工作,转动第二圆盘6可以使第一圆盘4底端的第一转杆3通过第一轴承2进行转动,可以使使用者站在原地进行钻孔工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简易定位的羽毛球拍钻孔夹具,包括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板(1)的内部固接有第一轴承(2),所述第一轴承(2)的内圈固接有第一转杆(3),所述第一转杆(3)与定板(1)间隙配合,所述第一转杆(3)的顶端固接有第一圆盘(4),所述第一圆盘(4)的底端左右两侧均固接有滑杆(5),所述滑杆(5)与定板(1)滑动相连,所述第一圆盘(4)的顶端固接有第二圆盘(6),所述第二圆盘(6)的内部插接有第二转杆(7),所述第二转杆(7)与第二圆盘(6)间隙配合,所述第二转杆(7)的顶端固接有转盘(8),所述第二转杆(7)的底端固接有第一伞型齿轮(10),所述第一伞型齿轮(10)的底端左右两侧均啮合相连有第二伞型齿轮(11),所述第二伞型齿轮(11)的外侧固接有螺杆(12),所述螺杆(12)通过第二轴承(13)与第一圆盘(4)转动相连,所述螺杆(12)的外壁螺纹相连有螺纹管(14),所述螺纹管(14)的外侧固接有顶板(15),所述顶板(15)的上下两端通过滑块(16)分别与第二圆盘(6)和第一圆盘(4)滑动相连,所述顶板(15)的外侧固接有固接有撑板(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定位的羽毛球拍钻孔夹具,包括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板(1)的内部固接有第一轴承(2),所述第一轴承(2)的内圈固接有第一转杆(3),所述第一转杆(3)与定板(1)间隙配合,所述第一转杆(3)的顶端固接有第一圆盘(4),所述第一圆盘(4)的底端左右两侧均固接有滑杆(5),所述滑杆(5)与定板(1)滑动相连,所述第一圆盘(4)的顶端固接有第二圆盘(6),所述第二圆盘(6)的内部插接有第二转杆(7),所述第二转杆(7)与第二圆盘(6)间隙配合,所述第二转杆(7)的顶端固接有转盘(8),所述第二转杆(7)的底端固接有第一伞型齿轮(10),所述第一伞型齿轮(10)的底端左右两侧均啮合相连有第二伞型齿轮(11),所述第二伞型齿轮(11)的外侧固接有螺杆(12),所述螺杆(12)通过第二轴承(13)与第一圆盘(4)转动相连,所述螺杆(12)的外壁螺纹相连有螺纹管(14),所述螺纹管(14)的外侧固接有顶板(15),所述顶板(15)的上下两端通过滑块(16)分别与第二圆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基盛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泉州佳鑫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