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晋生专利>正文

一种全铝流道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10534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8: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太阳能集热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铝流道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包括外壳体、卡接在外壳体上表面的透明盖板、集热主管和集热支管,该全铝流道平板太阳能集热器还包括:真空抽吸口,保温棉层,所述集热主管设置有两组,且两组集热主管分别径向设置在外壳体内腔的两侧,所述集热支管的两端分别与两组集热主管连接并连通;波纹管,头枕调节机构,通过真空抽吸口将外壳体的内部进行抽真空的方式,使得内部的热量不容易散失,且配合中空保温腔的使用,保温效果较好;通过保温棉层和反光层的设置,使得集热支管的热量吸收效率提高,且减少热量的散失;通过头枕调节机构的设置,通过微调的方式,能够使得集热支管处于较佳的吸热位置。

A flat panel solar collector with all-aluminium run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铝流道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集热器
,具体为一种全铝流道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太阳能行业中,太阳能有两种,一种是真空管太阳能,另一种是平板太阳能。其中,平板太阳能又分两种:利用防冻液和超导液。其原理是一样的,真空管太阳能目前只能供洗浴使用,在冬天不能正常使用。而平板太阳能使用换热原理,把太阳能的介质用太阳的热能加热,然后传递给水箱,将水箱的水加热。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7350831U公开了一种配有封闭水箱的平板太阳能集热装置,包括热交换水箱与太阳能集热板,所述的太阳能集热板包括平等排列的固定在底板上的若干支太阳能转换管,所述太阳能转换管内有太阳能转换介质,该集热装置还包括、透光板、导热板,保温棉与底板,在太阳能转换管与透光板间有真空隔层。本技术将散热装置、平板太阳能集热装置通过交换水箱暨管路连通。现有太阳能集热器在使用时对于集热器本身的保温性能和热能吸收方面的效率不是很高,容易造成吸收的热量再次散出,降低能量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铝流道平板太阳能集热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太阳能集热器在使用时对于集热器本身的保温性能和热能吸收方面的效率不是很高,容易造成吸收的热量再次散出,降低能量的使用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铝流道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包括外壳体、卡接在外壳体上表面的透明盖板、集热主管和集热支管,该全铝流道平板太阳能集热器还包括:真空抽吸口,所述真空抽吸口与外壳体的内腔连通,所述外壳体与透明盖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使得外壳体与透明盖板之间形成密封腔体;保温棉层,所述保温棉层铺设在外壳体的内腔底部并延伸至外壳体的内腔侧壁上,所述保温棉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反光层;所述集热主管设置有两组,且两组集热主管分别径向设置在外壳体内腔的两侧,所述集热支管的两端分别与两组集热主管连接并连通;波纹管,所述集热主管靠近外壳体内壁的一侧设置有波纹管,且外壳体通过波纹管连接有热交换介质接头,且热交换介质接头设置在外壳体的侧壁上并延伸至外壳体的外部;头枕调节机构,所述头枕调节机构位于集热主管的底部并且调节集热主管的高度;所述头枕调节机构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并贯穿外壳上表面的顶块,所述顶块的下侧板与外壳内腔的上表面之间支撑有夹紧弹簧,所述顶块的上表面位于集热主管的下侧,所述顶块的底端与外壳的内腔底部之间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上连接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贯穿外壳的侧壁,所述输气管的管路上设置与单向阀。优选的,所述反光层为铝箔或者锡箔反光层。优选的,所述透明盖板为玻璃制透明盖板。优选的,所述集热支管的外壁上均匀设置有吸热涂层或者吸热包覆膜。优选的,所述外壳体包括内保温壳体和外防护壳体,且内保温壳体和外防护壳体之间形成中空保温腔。优选的,所述集热支管的外壁两端均套接有摩擦圈和限位圈,所述摩擦圈位于集热主管、集热支管之间,所述集热支管的外壁两端均开设有外螺纹,且两端的外螺纹螺旋方向相反,所述集热主管上开设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螺孔。优选的,所述摩擦圈靠近集热主管的一侧壁上均匀设置有防滑条纹,所述防滑条纹与摩擦圈一体注塑成型。优选的,所述摩擦圈靠近限位圈的一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圈上开设有与限位柱相适配的限位孔。优选的,所述顶块的上表面设置有吸盘组件,且吸盘组件吸附在集热主管的下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真空抽吸口将外壳体的内部进行抽真空的方式,使得内部的热量不容易散失,且配合中空保温腔的使用,保温效果较好;2)通过保温棉层和反光层的设置,使得集热支管的热量吸收效率提高,且减少热量的散失;3)通过头枕调节机构的设置,通过微调的方式,能够使得集热支管处于较佳的吸热位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外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集热支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限位圈、摩擦圈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摩擦圈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集热主管与头枕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波纹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体、2透明盖板、3真空抽吸口、4热交换介质接头、5集热主管、6集热支管、7波纹管、8中空保温腔、9保温棉层、10头枕调节机构、101外壳、102顶块、103夹紧弹簧、104气囊、105输气管、106单向阀、11限位圈、12摩擦圈、13防滑条纹、14限位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请参阅图1-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全铝流道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包括外壳体1、卡接在外壳体1上表面的透明盖板2、集热主管5和集热支管6,该全铝流道平板太阳能集热器还包括:真空抽吸口3,真空抽吸口3与外壳体1的内腔连通,外壳体1与透明盖板2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使得外壳体1与透明盖板2之间形成密封腔体;保温棉层9,保温棉层9铺设在外壳体1的内腔底部并延伸至外壳体1的内腔侧壁上,保温棉层9的上表面设置有反光层;集热主管5设置有两组,且两组集热主管5分别径向设置在外壳体1内腔的两侧,集热支管6的两端分别与两组集热主管5连接并连通;波纹管7,集热主管5靠近外壳体1内壁的一侧设置有波纹管7,且外壳体1通过波纹管7连接有热交换介质接头4,且热交换介质接头4设置在外壳体1的侧壁上并延伸至外壳体1的外部;头枕调节机构10,头枕调节机构10位于集热主管5的底部并且调节集热主管5的高度;头枕调节机构10包括外壳101和设置在外壳101内并贯穿外壳101上表面的顶块102,顶块102的下侧板与外壳101内腔的上表面之间支撑有夹紧弹簧103,顶块102的上表面位于集热主管5的下侧,顶块102的底端与外壳101的内腔底部之间设置有气囊104,气囊104上连接有输气管105,输气管105贯穿外壳101的侧壁,输气管105的管路上设置与单向阀106。其中,反光层为铝箔或者锡箔反光层;透明盖板2为玻璃制透明盖板;集热支管6的外壁上均匀设置有吸热涂层或者吸热包覆膜(如聚乙烯膜),吸热涂层或者吸热包覆膜的颜色均为黑色,能够更好的吸收热量;外壳体1包括内保温壳体和外防护壳体,且内保温壳体和外防护壳体之间形成中空保温腔8;集热支管6的外壁两端均套接有摩擦圈12和限位圈11,摩擦圈12位于集热主管5、集热支管6之间,集热支管6的外壁两端均开设有外螺纹,且两端的外螺纹螺旋方向相反,集热主管5上开设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螺孔;摩擦圈12靠近集热主管5的一侧壁上均匀设置有防滑条纹13,防滑条纹13与摩擦圈12一体注塑成型;摩擦圈12靠近限位圈11的一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柱14,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铝流道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包括外壳体(1)、卡接在外壳体(1)上表面的透明盖板(2)、集热主管(5)和集热支管(6),其特征在于:该全铝流道平板太阳能集热器还包括:真空抽吸口(3),所述真空抽吸口(3)与外壳体(1)的内腔连通,所述外壳体(1)与透明盖板(2)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使得外壳体(1)与透明盖板(2)之间形成密封腔体;保温棉层(9),所述保温棉层(9)铺设在外壳体(1)的内腔底部并延伸至外壳体(1)的内腔侧壁上,所述保温棉层(9)的上表面设置有反光层;所述集热主管(5)设置有两组,且两组集热主管(5)分别径向设置在外壳体(1)内腔的两侧,所述集热支管(6)的两端分别与两组集热主管(5)连接并连通;波纹管(7),所述集热主管(5)靠近外壳体(1)内壁的一侧设置有波纹管(7),且外壳体(1)通过波纹管(7)连接有热交换介质接头(4),且热交换介质接头(4)设置在外壳体(1)的侧壁上并延伸至外壳体(1)的外部;头枕调节机构(10),所述头枕调节机构(10)位于集热主管(5)的底部并且调节集热主管(5)的高度;所述头枕调节机构(10)包括外壳(101)和设置在外壳(101)内并贯穿外壳(101)上表面的顶块(102),所述顶块(102)的下侧板与外壳(101)内腔的上表面之间支撑有夹紧弹簧(103),所述顶块(102)的上表面位于集热主管(5)的下侧,所述顶块(102)的底端与外壳(101)的内腔底部之间设置有气囊(104),所述气囊(104)上连接有输气管(105),所述输气管(105)贯穿外壳(101)的侧壁,所述输气管(105)的管路上设置与单向阀(10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铝流道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包括外壳体(1)、卡接在外壳体(1)上表面的透明盖板(2)、集热主管(5)和集热支管(6),其特征在于:该全铝流道平板太阳能集热器还包括:真空抽吸口(3),所述真空抽吸口(3)与外壳体(1)的内腔连通,所述外壳体(1)与透明盖板(2)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使得外壳体(1)与透明盖板(2)之间形成密封腔体;保温棉层(9),所述保温棉层(9)铺设在外壳体(1)的内腔底部并延伸至外壳体(1)的内腔侧壁上,所述保温棉层(9)的上表面设置有反光层;所述集热主管(5)设置有两组,且两组集热主管(5)分别径向设置在外壳体(1)内腔的两侧,所述集热支管(6)的两端分别与两组集热主管(5)连接并连通;波纹管(7),所述集热主管(5)靠近外壳体(1)内壁的一侧设置有波纹管(7),且外壳体(1)通过波纹管(7)连接有热交换介质接头(4),且热交换介质接头(4)设置在外壳体(1)的侧壁上并延伸至外壳体(1)的外部;头枕调节机构(10),所述头枕调节机构(10)位于集热主管(5)的底部并且调节集热主管(5)的高度;所述头枕调节机构(10)包括外壳(101)和设置在外壳(101)内并贯穿外壳(101)上表面的顶块(102),所述顶块(102)的下侧板与外壳(101)内腔的上表面之间支撑有夹紧弹簧(103),所述顶块(102)的上表面位于集热主管(5)的下侧,所述顶块(102)的底端与外壳(101)的内腔底部之间设置有气囊(104),所述气囊(104)上连接有输气管(105),所述输气管(105)贯穿外壳(101)的侧壁,所述输气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晋生汤兆亮
申请(专利权)人:杜晋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