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阻尼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0888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7: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金属阻尼单元,包括耗能区、支撑区和连接区,其特征在于:每个耗能区内有一组长孔,相交的支撑区将耗能区之间隔开,连接区为金属阻尼单元的全部或者部分边缘,金属阻尼单元能够通过连接区与其它金属阻尼单元和/或框架梁连接。该方案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金属阻尼板难以同时实现减小建筑物震时最大位移反应和保持较大的屈服后刚度,以及屈服耗能非常不充分的技术问题。

A Metal Damping El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阻尼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特别是涉及用于耗能减震的一种金属阻尼单元。
技术介绍
建筑耗能减震技术已有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历史,但随着建筑工程日新月异,对耗能减震方法和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刷新,建筑工业化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将耗能减震技术融入其中具备多方面的优势和基础条件,但目前工程应用案例尚少,推广应用仍然不充分。耗能减震装置具有很强的可预制性以及很大的模块化应用空间,能够与建筑工业化发展方向高度吻合,因此,如何增加该类装置的耗能减震能力、如何更有利于建筑工业化是摆在工程界的两大关键技术问题,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金属阻尼板难以同时实现减小震时最大位移反应和保持较大的屈服后刚度,以及屈服耗能非常不充分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金属阻尼单元,包括耗能区、支撑区和连接区,其特征在于:每个耗能区内有一组长孔,相交的支撑区将耗能区之间隔开,连接区为金属阻尼单元的全部或者部分边缘,金属阻尼单元能够通过连接区与其它金属阻尼单元和/或框架梁连接。优选地,每个耗能区内的一组长孔相互平行,并且与金属阻尼单元的边缘平行或者垂直,或者夹角为(0°,90°)。优选地,不同耗能区之间的各组长孔相互平行。优选地,相邻耗能区之间的各组长孔相互垂直。优选地,金属阻尼单元的连接区上设置螺栓能通过的孔,通过角钢和预埋高强螺栓与结构梁通过连接板连接。优选地,金属阻尼单元的连接区上设置螺栓能通过的孔,通过角钢和高强螺栓以及连接板与其他金属阻尼单元的连接区连接。优选地,金属阻尼单元的连接区通过前后两块固定板与其他金属阻尼单元的连接区连接。优选地,支撑区垂直相交并将耗能区之间隔开为m×n块,其中m≥2,n≥2。优选地,支撑区垂直相交并将耗能区之间隔开为2×2块。优选地,金属阻尼单元使用软钢材料,并且相邻的连接区之间采用圆弧过渡。优选地,金属阻尼单元不与框架柱连接。优选地,支撑区的宽度大于耗能区长孔的间隔,并且各支撑区的宽度相同。优选地,金属阻尼单元长和宽相等。每个耗能区被支撑区封闭,或者被支撑区和连接区封闭。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以支撑区将耗能区之间隔开为3×3块为例,最中间的一块耗能区就仅仅被支撑区封闭,其他耗能区被支撑区和连接区封闭;以支撑区将耗能区之间隔开为2×2块为例,只存在耗能区被支撑区和连接区封闭的情形。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当金属阻尼单元的边缘不是连接区时,必然是支撑区(如图1,2),其目的是为了保证金属阻尼单元各向刚度接近。需要说明的是,耗能区、支撑区和连接区是按照其主要功能命名,是为了保证技术方案清楚、完整且在平面几何上有清楚的界限。事实上,耗能区也有支撑的作用,支撑区只要屈服就会耗能,而连接区在安装以后刚度最大,是金属阻尼单元保证刚度、起到支撑作用必不可少的要素。本专利技术对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从任何方向发生变形时,本专利技术的金属阻尼单元都可以提供较大的刚度;从任何方向发生变形时,本专利技术的金属阻尼单元刚度都比较接近或者相等,应力在平面内会迅速分散,因此在大变形屈服的时候,平面内有更多的、均匀的屈服点,耗能能力显著增加。由本专利技术的金属阻尼单元组成的墙体同样具备上述优点,只需要保证在建筑物塑性铰出现之前屈服耗能即可,这样可以防止或者延缓建筑物塑性铰的出现,并且在建筑物塑性铰出现后与塑性铰共同耗能,保证建筑物主要竖向支撑构件得到多重保护,并且能够减小竖向支撑构件截面尺寸,增加建筑使用面积以及降低建筑成本,更大程度上实现中震可修、大震不倒。附图说明图1是两边连接的金属阻尼单元正视图;图2是三边连接的金属阻尼单元正视图;图3是四边连接的金属阻尼单元正视图;图4是金属阻尼单元之间角钢连接正视图;图5是金属阻尼单元之间连角钢接侧视图;图6是金属阻尼单元之间固定板连接正视图;图7是金属阻尼单元之间固定板连接侧视图;图8是金属阻尼单元与结构梁连接剖面图;图9是九个金属阻尼单元组成的阻尼墙示意图;图10是不同耗能区之间的各组长孔相互平行的阻尼单元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金属阻尼单元;2.耗能区;3.支撑区;4.连接区;5.长孔;6.螺栓能通过的孔;7.连接板;8.高强螺栓;9.角钢;10.固定板;11.框架梁;12.框架柱;13.预埋高强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的实施例旨在通过具体工况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对本专利技术作更清楚、完整的描述,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金属阻尼单元,包括耗能区、支撑区和连接区,其特征在于:每个耗能区内有一组长孔,相交的支撑区将耗能区之间隔开,连接区为金属阻尼单元的全部或者部分边缘,金属阻尼单元能够通过连接区与其它金属阻尼单元和/或框架梁连接。每个耗能区内的一组长孔相互平行,并且与金属阻尼单元的边缘平行或者垂直,或者夹角为大于0并且小于90°的角(如图1,2,3)。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金属阻尼单元,包括耗能区、支撑区和连接区,其特征在于:每个耗能区内有一组长孔,相交的支撑区将耗能区之间隔开,连接区为金属阻尼单元的全部或者部分边缘,金属阻尼单元能够通过连接区与其它金属阻尼单元和/或框架梁连接。不同耗能区之间的各组长孔相互平行(如图10)。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金属阻尼单元,包括耗能区、支撑区和连接区,其特征在于:每个耗能区内有一组长孔,相交的支撑区将耗能区之间隔开,连接区为金属阻尼单元的全部或者部分边缘,金属阻尼单元能够通过连接区与其它金属阻尼单元和/或框架梁连接。相邻耗能区之间的各组长孔相互垂直(如图1,2,3)。实施例4,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金属阻尼单元,包括耗能区、支撑区和连接区,其特征在于:每个耗能区内有一组长孔,相交的支撑区将耗能区之间隔开,连接区为金属阻尼单元的全部或者部分边缘,金属阻尼单元能够通过连接区与其它金属阻尼单元和/或框架梁连接。金属阻尼单元的连接区上设置螺栓能通过的孔,能够通过角钢和预埋高强螺栓与结构梁通过连接板连接(如图8,9)。实施例5,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金属阻尼单元,包括耗能区、支撑区和连接区,其特征在于:每个耗能区内有一组长孔,相交的支撑区将耗能区之间隔开,连接区为金属阻尼单元的全部或者部分边缘,金属阻尼单元能够通过连接区与其它金属阻尼单元和/或框架梁连接。金属阻尼单元的连接区上设置螺栓能通过的孔,能够通过角钢和高强螺栓以及连接板与其他金属阻尼单元的连接区连接(如图4,5)。实施例6,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金属阻尼单元,包括耗能区、支撑区和连接区,其特征在于:每个耗能区内有一组长孔,相交的支撑区将耗能区之间隔开,连接区为金属阻尼单元的全部或者部分边缘,金属阻尼单元能够通过连接区与其它金属阻尼单元和/或框架梁连接。金属阻尼单元的连接区通过前后两块固定板与其他金属阻尼单元的连接区连接(如图6,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阻尼单元,包括耗能区、支撑区和连接区,其特征在于:每个耗能区内有一组长孔,相交的支撑区将耗能区之间隔开,连接区为金属阻尼单元的全部或者部分边缘,金属阻尼单元能够通过连接区与其它金属阻尼单元和/或框架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阻尼单元,包括耗能区、支撑区和连接区,其特征在于:每个耗能区内有一组长孔,相交的支撑区将耗能区之间隔开,连接区为金属阻尼单元的全部或者部分边缘,金属阻尼单元能够通过连接区与其它金属阻尼单元和/或框架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阻尼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个耗能区内的一组长孔相互平行,并且与金属阻尼单元的边缘平行或者垂直,或者夹角为(0°,9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阻尼单元,其特征在于:不同耗能区之间的各组长孔相互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阻尼单元,其特征在于:相邻耗能区之间的各组长孔相互垂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阻尼单元,其特征在于:金属阻尼单元的连接区上设置螺栓能通过的孔,能够通过角钢和预埋高强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彦斌赵津廷
申请(专利权)人:横琴共轭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