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段式楼板厚度控制止水螺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08794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7: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控制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厚度的方法及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绑扎好混凝土楼板钢筋后准备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时,预先在用于浇筑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楼板底模板上固定一个控制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厚度的装置,该控制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厚度的装置包括钢片、内杆和外杆,钢片固定在内杆的上端面上,向楼板底模板中浇筑混凝土直至所浇筑的钢筋混凝土楼板表面与钢片的上表面平齐,这样即可确定所浇筑的钢筋混凝土楼板厚度已达到所要求的厚度;待所浇筑的钢筋混凝土楼板凝固后即可松开固定螺母并拆除外杆和楼板底模板。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够达到控制板厚且防止渗漏的目的,而且还具有不用切割楼板外的螺杆,施工简单、快速、省力,节约资源等优点。

A Two-stage Floor Thickness Control Scre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段式楼板厚度控制止水螺杆
本专利技术及一种控制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厚度的方法及装置,属于工具式施工

技术介绍
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板应用广泛,施工板厚的控制长期以来是困扰广大施工人员的一道难题,楼板厚度不合格会造成楼面裂缝、结构自重增加及结构承载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不仅影响后期施工质量、效率,还会降低企业信誉。近年来,楼板厚度偏差合格率被各家施工单位当做重点、难点来控制,随着房屋综合性的增强,单一建筑的使用功能越来越多,单层内房屋的不同功能区结构板厚各不相同,以往的楼板厚度控制方法很难满足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板实测实量要求,严重影响现浇混凝土结构板施工工效。因此需要一种制作安装方便、使用便捷,节能环保,感观大方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作、安装和使用方便,并能满足施工使用要求的一种控制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厚度的方法及装置,从而达到方便有效地控制板厚、使用便捷、节约施工成本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控制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厚度的方法,在绑扎好混凝土楼板钢筋后准备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时,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厚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绑扎好混凝土楼板钢筋后准备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10)时,预先在用于浇筑钢筋混凝土楼板(10)的楼板底模板(9)上固定一个控制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厚度的装置,该控制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厚度的装置包括钢片(1)、内杆(2)和外杆(8),钢片(1)固定在内杆(2)的上端面上,内杆(2)的下端通过连接螺帽(4)与外杆(8)连接,在外杆(8)上设有固定螺母(7),通过调节固定螺母(7)使楼板底模板(9)被夹持在连接螺帽(4)与固定螺母(7)之间,从而使内杆(2)端面上的钢片(1)的上表面与水平面平行,并且使钢片(1)的上表面到楼板底模板(9)的上表面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厚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绑扎好混凝土楼板钢筋后准备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10)时,预先在用于浇筑钢筋混凝土楼板(10)的楼板底模板(9)上固定一个控制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厚度的装置,该控制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厚度的装置包括钢片(1)、内杆(2)和外杆(8),钢片(1)固定在内杆(2)的上端面上,内杆(2)的下端通过连接螺帽(4)与外杆(8)连接,在外杆(8)上设有固定螺母(7),通过调节固定螺母(7)使楼板底模板(9)被夹持在连接螺帽(4)与固定螺母(7)之间,从而使内杆(2)端面上的钢片(1)的上表面与水平面平行,并且使钢片(1)的上表面到楼板底模板(9)的上表面的距离等于所要浇筑的钢筋混凝土楼板(10)的厚度;然后向楼板底模板(9)中浇筑混凝土直至所浇筑的钢筋混凝土楼板(10)表面与钢片(1)的上表面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文武高恺晨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四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