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建陇专利>正文

装配模块、L型薄壁组合结构及组合式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08596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7: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模块,包括L型结构本体,L型结构本体沿着承重方向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凸起,另一端设置有配合另一L型结构本体上定位凸起的定位凹槽;L型结构本体的两端均设置有安装结构,至少一端安装结构上设置有连接阻尼结构。本装配模块在利用定位凸起和定位凹槽,快速进行准确对位安装,提高了装配的精确度,同时还可以提高装配模块抗横向剪切力的强度;连接阻尼结构可以保证了两者连接处的强度,提高整个装配模块的可靠性、稳定性和抗震性。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L型薄壁组合结构和组合式建筑,该结构利用模块化的装配模块进行组装而成,装配方便强度有保证,可以实现工厂预制,减少了施工成本和劳动强度,对环境友好。

Assembly Module, L-type Thin-walled Composite Structure and Composite Bui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模块、L型薄壁组合结构及组合式建筑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目前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很多建设单位和设计人员由于缺少一些新的建筑结构的标准和计算软件,在针对全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生产和施工方面均不尽人意。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在设计方面差异太大,无论是装配式建筑的整体设计思维,还是生产模具的加工、构件生产、现场施工等,这些因素使得原有的设计方法不能直接完全过渡到装配式建筑上来,导致在构件设计和生产上困难重重。目前国内装配式建筑只能采用部分装配化构件(如由叠合板组成的楼板或墙板等)的方式,这部分构件在工厂先加工半成品再运输到现场安装浇筑,那么现场的施工工艺和人员几乎没有减少,造成整体成本居高不下,甚至比传统的建筑方式还要高。而发展装配式建筑的目标是:1、整体规范化设计,模数谐调,满足社会多种需求;2、适宜大规模工厂化生产;3、现场施工快捷方便,用人力和设备极少;4、全过程质量可控;5、降低建设成本;6、降低劳动强度;7、建设和拆除期间很少的污染排放等。因此,目前急需一种结构简单,组装方便,适合不同建筑工况环境使用的装配式建筑来解决这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L型结构本体,所述L型结构本体沿着承重方向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凸起,另一端设置有配合另一L型结构本体上定位凸起的定位凹槽;所述L型结构本体的两端均设置有安装结构,至少一端的安装结构上设置有连接阻尼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L型结构本体,所述L型结构本体沿着承重方向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凸起,另一端设置有配合另一L型结构本体上定位凸起的定位凹槽;所述L型结构本体的两端均设置有安装结构,至少一端的安装结构上设置有连接阻尼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包括沿着承重方向设置的插装槽以及设置在L型结构本体侧壁上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与插装槽连通,所述连接阻尼结构的一端插装在插装槽内,并可卡置在限位孔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阻尼结构包括榫子和阻尼楔子,所述榫子可插装在插装槽内,且位于限位孔对应位置设置有定位孔;所述阻尼楔子插装在定位孔与限位孔所连成的通道内,并将榫子锁死在插装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楔子包括柔性缓冲层和设置在柔性缓冲层两侧的刚性连接层,两侧的刚性连接层位于同一端上均设置有倾斜指向柔性缓冲层的坡口。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起设置有两组,且分别设置在L型结构本体同一端的两个侧边上;所述定位凸起的中部沿承重方向向外凸起,两侧与L型结构本体逐渐圆滑过渡。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装配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装槽设置在定位凸起的内侧,每一块定位凸起均对应设置有至少一组所述插装槽。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装配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结构本体端部的内外两侧均设置有了连接台阶,定位凸起设置在两侧连接台阶之间;所述L型结构本体位于定位凹槽一端的端部设置有配合另一L型结构本体上连接台阶的阶梯台。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装配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结构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陇王中杰仲丽
申请(专利权)人:王建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