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混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0680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混酸器,涉及混酸器技术领域。该新型混酸器,包括合金三通酸管,所述合金三通酸管的内腔设置纯F4加水管,所述纯F4加水管的顶部等距离开设有加水孔,所述合金三通酸管内壁的左侧设置有卡槽,所述合金三通酸管的右侧开设有凹槽,纯F4加水管贯穿凹槽并固定连接有水管法兰,纯F4加水管的内腔设置有调节管,调节管的顶部等距离开设有通槽,调节管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环形滑块,纯F4加水管内壁的左侧开设有第一环形滑槽。该新型混酸器,通过纯F4加水管、合金三通酸管、加水孔、卡槽和水管法兰的结构设计,使酸水混合更均匀,酸浓控制平稳,泵槽上部空腔产生酸雾量少,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等特点。

A New Type of Mix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混酸器
本技术涉及混酸器
,具体为一种新型混酸器。
技术介绍
在硫酸工业生产过程中,为了控制酸浓,需要往浓硫酸中加水或者稀硫酸。目前较多硫酸厂采用直接向浓酸泵槽中加水的做法。该方法会使加水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酸雾,对吸收塔循环酸泵、吸收塔泵槽、循环酸管及循环酸冷却器造成较大腐蚀。设备的腐蚀会给生产的稳定顺行带来巨大的隐患。也有部分工厂采用先混合再流入浓酸泵槽的方法,但是难以彻底解决混合设备故障率高、酸水混合不均、局部温度过高、产生酸雾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混酸器,解决了混合设备故障率高、酸水混合不均、局部温度过高、产生酸雾多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混酸器,包括合金三通酸管,所述合金三通酸管的内腔设置纯F4加水管,所述纯F4加水管的顶部等距离开设有加水孔,所述合金三通酸管内壁的左侧设置有卡槽,所述合金三通酸管的右侧开设有凹槽,所述纯F4加水管贯穿凹槽并固定连接有水管法兰,所述纯F4加水管的内腔设置有调节管,所述调节管的顶部等距离开设有通槽,所述调节管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混酸器,包括合金三通酸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三通酸管(1)的内腔设置纯F4加水管(2),所述纯F4加水管(2)的顶部等距离开设有加水孔(3),所述合金三通酸管(1)内壁的左侧设置有卡槽(4),所述合金三通酸管(1)的右侧开设有凹槽(5),所述纯F4加水管(2)贯穿凹槽(5)并固定连接有水管法兰(6),所述纯F4加水管(2)的内腔设置有调节管(7),所述调节管(7)的顶部等距离开设有通槽(8),所述调节管(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环形滑块(9),所述纯F4加水管(2)内壁的左侧开设有第一环形滑槽(10),所述纯F4加水管(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环形块(11),所述环形块(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混酸器,包括合金三通酸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三通酸管(1)的内腔设置纯F4加水管(2),所述纯F4加水管(2)的顶部等距离开设有加水孔(3),所述合金三通酸管(1)内壁的左侧设置有卡槽(4),所述合金三通酸管(1)的右侧开设有凹槽(5),所述纯F4加水管(2)贯穿凹槽(5)并固定连接有水管法兰(6),所述纯F4加水管(2)的内腔设置有调节管(7),所述调节管(7)的顶部等距离开设有通槽(8),所述调节管(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环形滑块(9),所述纯F4加水管(2)内壁的左侧开设有第一环形滑槽(10),所述纯F4加水管(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环形块(11),所述环形块(11)的内壁开设有第二环形滑槽(12),所述环形块(11)的右侧开设有环形槽(13),所述调节管(7)右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海彬汪永刘亮付圣江晏歆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