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喷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70673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喷淋系统,包括有箱体、进水管和控制器,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贯穿于所述箱体侧壁且延伸至箱体内部、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生物过滤塔、气流通道和废水池,所述废水池设置于所述生物过滤塔下端,所述气流通道位于所述生物过滤塔和废水池之间,所述进水管相对于所述生物过滤塔的另一端设置有若干旋转喷淋器,具有高效的喷淋效果,使得废气的净化稳定排放。

An Efficient Spray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喷淋系统
本技术属于废气生物处理工艺的加湿喷淋系统的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喷淋系统。
技术介绍
在生物除臭处理工艺中,生物塔中填料层是微生物的载体,是废气分解的核心部分。为了使微生物达到适宜的生长环境,通过水喷淋增湿降温。喷淋系统通常采用上部喷淋或四周喷淋,若是喷淋不均匀,会造成菌种的局部生长抑制,降低处理效果。因此喷嘴布置需采用30%的重合区域,不过这样水量过大,会造成菌体的流失,降低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高效喷淋系统。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效喷淋系统,包括有箱体、进水管和控制器,所述箱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箱体连通的进气管、出气管,所述箱体内部还设置有生物过滤塔、气流通道和废水池,所述生物过滤塔设置于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之间,所述废水池设置于所述生物过滤塔下方,所述气流通道位于所述生物过滤塔和废水池之间,所述进水管伸入所述箱体内,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进水管连接以控制所述进水管间歇通断,位于所述箱体内的进水管上设置有旋转喷淋器,所述旋转喷淋器位于所述生物过滤塔上方,用于向所述生物过滤塔喷水,所述旋转喷淋器的喷水方向背向所述生物过滤塔。优选地,所述旋转喷淋器包括有连接管和喷水管,所述连接管与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喷水管与所述连接管转动连接,所述喷水管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管连通的喷水弯头。优选地,所述喷水管上端设置有与所述连接管连通的多个喷嘴。优选地,所述生物过滤塔包括有预洗池和生物滤池,所述生物滤池设置于所述预洗池的一侧,所述预洗池和生物滤池中均填充有生物填料,所述进气管、预洗池、气流通道、生物滤池和出气管依次连通。优选地,所述生物滤池与所述预洗池之间设置有用于将生物滤池和预洗池间隔开的分隔板。优选地,所述进气管贯穿于所述分隔板且位于所述生物滤池和预洗池上端,所述进水管与所述生物滤池和预洗池之间存在一定间隙。优选地,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控制器之间设置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与所述进水管连通。优选地,所述进气管和/或出气管设置于所述生物过滤塔的上方。优选地,所述控制器为电磁阀。优选地,所述废水池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废水池连通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控制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由于设置有控制器、过滤器和旋转喷淋器,使得喷淋范围是原来的4—5倍,耗水节约80%以上;旋转喷嘴可以直接连接自来水,省去原水池和喷淋泵的投资;喷淋高度为原来的30—40%,降低喷淋箱的制造成本,高效的喷淋效果,使废气的净化稳定排放。附图说明通过附图中所示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更具体说明,本技术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且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的主旨。图1为本技术的高效节能喷淋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高效节能喷淋系统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旋转喷淋器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旋转喷淋器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效喷淋系统,包括有箱体1、进水管2和控制器3,进水管2大致呈“Z”型设置,控制器3的一端电连接有PLC控制系统(图中未标示)。箱体1上设置有与箱体1连通的进气管11和出气管12。箱体1内部还设置有生物过滤塔4、气流通道5和废水池6,沿气体流动方向,生物过滤塔4设置于进气管11和出气管12之间,废水池6设置于生物过滤塔4下方,气流通道5位于生物过滤塔4和废水池6之间,进水管2贯穿箱体1且伸入箱体1内。控制器3与进水管2连接以控制进水管2间歇通断,通过PLC系统对控制器3的系统控制,使得控制器3能够对进水管2进行间歇通断,当需要对生物过滤塔4浇水时控制器3开启,反之控制器3关闭,从而进一步实现了对生物过滤塔4间歇喷淋。位于箱体1内的进水管2上设置有旋转喷淋器7,旋转喷淋器7与进水管2连通,旋转喷淋器7设置有多个,旋转喷淋器7位于生物过滤塔4上方,用于向生物过滤塔4喷水,保证生物过滤塔中菌体的正常生长,旋转喷淋器7的喷水方向背向生物过滤塔4,可以使得旋转喷淋器7在对生物过滤塔4进行浇水时,水流先是通过旋转喷淋器7喷向空中,然后由于重力的落到生物过滤塔4上,从而降低了水流直接对生物过滤塔4表面的冲力,有效防止水量和冲力过大造成的菌体流失,并且由于旋转喷淋器7自身特征,它喷淋半径在小幅波动,喷淋范围大,进而解决了喷嘴布置要超30%重合区域的缺陷,更精确的控制生物塔的温度和湿度。如图3-4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旋转喷淋器7包括有连接管71和喷水管72,连接管71与进水管2连通,喷水管72与连接管71转动连接,喷水管72上设置有与连接管71连通的喷水弯头74。连接管71内部开设有环形滑槽711,喷水管72下端设置有与环形滑槽711转动配合的环形滑块721,环形滑块721嵌入环形滑槽711中,通过滑槽711和滑块721之间的转动配合,使得喷水管72与连接管71之间可以自由转动,同时当旋转喷淋器7开始工作时,首先通过连接管71将进水管2内的自来水传递到喷水管72内,然后通过喷水弯头74将喷水管72内的自来水喷出,并且利用水流的离心作用和反作用力的推动作用,使喷水管72边喷水边旋转,从而可以有效的提高喷淋效果,大大提高喷淋范围。同时连接管71和喷水管7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73,可以有效的防止连接管71和喷水管72之间漏水,提高旋转喷淋器7的密封性能。如图3-4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喷水管72上端设置有与连接管71连通的多个喷嘴75,使得喷水管72在喷水的过程当中可以通过喷嘴75的分流,从而有效提高喷水管72的喷水范围,提高喷水效率。如图2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生物过滤塔4包括有预洗池41和生物滤池42,生物滤池42的高度高于预洗池41的高度,生物滤池42设置于预洗池41的一侧,预洗池41和生物滤池42中均填充有生物填料43,沿气体流动方向,进气管11、预洗池41、气流通道5、生物滤池42和出气管12依次连通,可以使得废气在进入箱体1内时,首先要经过预洗池41的第一道过滤,然后通过气流通道5将废气传递到生物滤池42进行第二道过滤,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生物过滤塔4的对废气的净化效果和过滤性能,保证废气的净化稳定排放。如图2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生物滤池42与预洗池41之间设置有用于将生物滤池42和预洗池41间隔开的分隔板13,可以保证气体在进入箱体1内部时,先通过预洗池41,然后再通过生物滤池42,使得气体在箱体内部按顺序依次流动。如图2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进气管11贯穿于分隔板13且位于生物滤池42和预洗池41上端,进水管2与生物滤池42和预洗池41之间存在一定间隙,可以对生物滤池42与预洗池41内的生物填料43都进行喷洗。如图2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进水管2与控制器3之间设置有过滤器8,过滤器8与进水管2连通,使得自来水在进入到进水管2之前,可以通过滤器8对其进行过滤和净化,保证旋转喷淋器7在喷淋的过程当中的水源干净、无污染。如图1-2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进气管11和/或出气管12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喷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箱体、进水管和控制器,所述箱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箱体连通的进气管、出气管,所述箱体内部还设置有生物过滤塔、气流通道和废水池,所述生物过滤塔设置于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之间,所述废水池设置于所述生物过滤塔下方,所述气流通道位于所述生物过滤塔和废水池之间,所述进水管伸入所述箱体内,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进水管连接以控制所述进水管间歇通断,位于所述箱体内的进水管上设置有旋转喷淋器,所述旋转喷淋器位于所述生物过滤塔上方,用于向所述生物过滤塔喷水,所述旋转喷淋器的喷水方向背向所述生物过滤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喷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箱体、进水管和控制器,所述箱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箱体连通的进气管、出气管,所述箱体内部还设置有生物过滤塔、气流通道和废水池,所述生物过滤塔设置于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之间,所述废水池设置于所述生物过滤塔下方,所述气流通道位于所述生物过滤塔和废水池之间,所述进水管伸入所述箱体内,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进水管连接以控制所述进水管间歇通断,位于所述箱体内的进水管上设置有旋转喷淋器,所述旋转喷淋器位于所述生物过滤塔上方,用于向所述生物过滤塔喷水,所述旋转喷淋器的喷水方向背向所述生物过滤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喷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喷淋器包括有连接管和喷水管,所述连接管与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喷水管与所述连接管转动连接,所述喷水管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管连通的喷水弯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喷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管上端设置有与所述连接管连通的多个喷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喷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启成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惠清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