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我清洁的去除污水中固体杂物的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自我清洁的去除污水中固体杂物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生活污水是居民日常生活中排出的废水,主要来源于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如住宅、机关、学校、医院、商店、公共场所及工业企业卫生间等。生活污水所含的污染物主要是有机物(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尿素、氨氮等)和大量病原微生物(如寄生虫卵和肠道传染病毒等)。存在于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极不稳定,容易腐化而产生恶臭。细菌和病原体以生活污水中有机物为营养而大量繁殖,可导致传染病蔓延流行。因此,生活污水排放前必须进行处理,生活污水处理一般包括固体杂物去除、有机物去除及杀菌消毒等步骤,其中固体杂物的去除是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骤之一。在申请公布号为CN106430366A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将过滤结构和搅拌机构相结合设于柱体处理箱内,通过过滤桨在过滤漏斗上的转动,可有效将过滤漏斗过滤出的固体杂物推动集中于过滤漏斗的边缘处并从该处的通孔排出,从而实现对过滤漏斗的清洁和对固体杂物的收集,从而能延长过滤漏斗的过滤作用期并提高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我清洁的去除污水中固体杂物的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固体杂物去除机构、有机物去除机构及杀菌消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杂物去除机构包括柱体处理箱(10)及分别设于柱体处理箱(10)上、下端的进水管(20)和出水管(30),所述柱体处理箱(10)内设有横向设置且周边贴附柱体处理箱(10)内壁的过滤层(1),所述过滤层(1)上表面上设有转动桨(2),所述转动桨(2)包括位于过滤层(1)中心处正上方的转动轴(21)及等间距固定于转动轴(21)下端周边的至少两个推动桨叶(22),所述转动轴(21)上端穿过柱体处理箱(10)顶部并连接驱动电机(3),所述推动桨叶(22)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我清洁的去除污水中固体杂物的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固体杂物去除机构、有机物去除机构及杀菌消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杂物去除机构包括柱体处理箱(10)及分别设于柱体处理箱(10)上、下端的进水管(20)和出水管(30),所述柱体处理箱(10)内设有横向设置且周边贴附柱体处理箱(10)内壁的过滤层(1),所述过滤层(1)上表面上设有转动桨(2),所述转动桨(2)包括位于过滤层(1)中心处正上方的转动轴(21)及等间距固定于转动轴(21)下端周边的至少两个推动桨叶(22),所述转动轴(21)上端穿过柱体处理箱(10)顶部并连接驱动电机(3),所述推动桨叶(22)的自由端插入柱体处理箱(10)内侧壁,所述柱体处理箱(10)内侧壁上设有供推动桨叶(22)转动且槽壁与推动桨叶(22)自由端相贴合的环形槽(4),所述环形槽(4)朝向柱体处理箱(10)外表面的一侧设有斜向下设置并穿过柱体处理箱(10)外表面的固体杂物排出通道(5),所述固体杂物排出通道(5)下端口处设有位于柱体处理箱(10)一侧的固体杂物收集箱(6);所述推动桨叶(22)的自由端设有呈三棱柱结构的推动块(7),所述推动块(7)的横向截面为三角形,且推动块(7)的高度不小于推动桨叶(22)的高度,所述推动块(7)的一个侧面固定在推动桨叶(22)的自由端一侧,所述推动块(7)贴近柱体处理箱(10)内壁的侧面为与环形槽(4)内壁贴合的小弧面(71),所述推动块(7)的另一侧面为内凹的大弧面(72),所述推动块(7)上设有连通所述大弧面(72)和小弧面(71)的开合门一(8),所述开合门一(8)远离相应推动桨叶(22)的一端铰接于推动块(7)内,且铰接处设有扭簧一(9),所述开合门一(8)另一端设有永磁体一(11),所述推动块(7)上对应永磁体一(11)的位置设有与永磁体一(11)磁性相吸的永磁体二(12),所述转动桨(2)的转动方向由推动桨叶(22)未安装推动块(7)的一侧向其相对侧转动,所述推动块(7)连接推动桨叶(22)的部分设有贯穿推动块(7)并连通推动桨叶(22)的通孔一(13),所述推动桨叶(22)为中空结构,且其在相应推动块(7)的相对侧设有穿过推动桨叶(22)的通孔二(14);所述推动桨叶(22)上在推动块(7)所在侧还设有至少两个在水平面内斜置且互相平行的连接板(15),所述连接板(15)的自由端向推动桨叶(22)的固定侧倾斜,每相邻两连接板(15)之间均设有表面布满通孔(16)的盒体(17),所述盒体(17)的两侧固定在连接板(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芳,漆小敏,王波,倪晋挺,张钱斌,李琤,张晓辉,王坤,岳肖飞,张款,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