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树立专利>正文

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及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70560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7: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及污水处理系统,所述污水处理方法为,将污水通入生物反应池进行处理;将上一步中处理获得的污水进行沉淀,获得上清液和待处理污泥;将待处理污泥进行破碎;对破碎产物进行筛选,并输送回生物反应池进行再次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污水处理方法及污水处理系统,可以对污泥进行破碎回收,不仅减少了污泥排放,还可以增加生物反应池的代谢处理效率。

A Sewage Treatment Method and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及污水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
,具体的,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及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逐渐升级,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的治理问题凸显,给城市乡镇的环境带来极大危害。目前关于污水处理常用的方法大体上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生物处理法为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废水中呈溶液、胶体以及微细悬浮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无害物质的处理过程。其中,生物反应池技术由于处理效率高、二次污染小,被广泛使用,根据作用微生物代谢方式的不同,反应池又可分为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等几种,在常规的污水处理中,往往将这三种反应池进行连用,以达到分解各类污染物的效果。然而在上述的生物反应池处理过程后,系统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泥,我国常用填埋、海洋处理、焚烧等方法来处理这些污泥。但随着近年来污水处理量的增加,传统的填埋、海洋处理、焚烧等方法已经无法满足要求。因此,本领域亟需一种反应更充分的污水处理方法,以提高处理效率,解决污水处理中污泥产生过多的技术问题。有鉴于此,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应更充分,处理效率更高的污水处理方法及污水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具体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污水通入生物反应池进行处理;S2:将S1中处理获得的污水进行沉淀,获得上清液和待处理污泥;S3:将待处理污泥进行破碎;S4:对破碎产物进行筛选,并输送回生物反应池进行再次处理。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污泥进行破碎回收,并通过对污泥破碎产物进行筛选,对符合条件的污泥破碎产物进行再次处理,不仅减少了污泥排放,还可以增加生物反应池的代谢处理效率。优选的,所述生物反应池包括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且所述污水依次通过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所述厌氧区的溶解氧浓度为0-0.2mg/l;所述缺氧区的溶解氧浓度为0.2-0.4mg/l,所述好氧区的溶解氧浓度大于2mg/l。优选的,所述生物反应池还包括溶氧区,所述污水依次通过厌氧区、溶氧区、缺氧区、好氧区。所述溶氧区的溶解氧浓度大于0.5mg/l。优选的,所述生物反应池在厌氧区前还设置有预处理区,对污水进行初步沉淀处理。优选的,所述溶氧区的溶解氧浓度为0.5mg/l-1mg/l。优选的,所述待处理污泥的破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301:将待处理污泥溶于污泥破碎液中,获得污泥溶液;S302:将污泥溶液在搅拌条件下反应1-8小时。其中,所述污泥破碎液包括污泥破碎剂。优选的,所述污泥破碎剂包括过氧化氢、EDTA-二钠。优选的,所述污泥破碎液中,EDTA-二钠的浓度为0.04-0.25mol/l,过氧化氢的浓度为5-100mmol/l。优选的,所述待处理污泥与污泥破碎液的重量体积比(kg/l)为20:1-10:5。优选的,所述步骤302中,搅拌时对污泥溶液进行超声破碎,反应1-3小时。更优选的,超声破碎的方式为,每进行超声30s,间歇1min。优选的,所述对破碎产物进行筛选的步骤为,将所述破碎产物溶于足量的水中,1h内形成沉淀的部分为未破碎污泥,1-12h内形成沉淀的部分为一级破碎污泥,12h-24h内形成沉淀的部分为二级破碎污泥,24h时尚未沉淀的部分为充分破碎污泥;所述一级破碎污泥输送到厌氧区进行再次处理,所述二级破碎污泥输送到缺氧区进行再次处理,所述充分破碎污泥输送到好氧区进行再次处理。申请人在工作中发现,经过对污泥破碎产物的回收,虽然污泥量减少,但厌氧区中的菌种活力在一段时间过后有明显下降,对整体的污水处理效率反而会产生不利影响。在后续的研究中,申请人推测此种情况的发生可能是由于污泥破碎剂的氧化性强,不仅对污泥中的菌体产生了破碎,其随着污泥破碎产物的回收,进入厌氧区后,也会对厌氧区的菌种产生不利影响。过氧化氢作为一种含氧的氧化剂,无论是其具有强氧化性、还是分解后产生氧气的特性,均会在其随污泥破碎产物回流到厌氧区后对菌种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然而,申请人却十分意外的发现,当过氧化氢与EDTA-二钠同时施用时,不仅能发挥很好的污泥破碎效果,还能在后续的回收污泥破碎产物过程中,消除过氧化氢的影响。申请人推测,EDTA-二钠维持了溶液的酸性环境,使过氧化氢在破碎污泥操作时更加稳定,且EDTA的存在使污泥中产生了少量EDTA-鳌合铁,进一步增加了对污泥的破碎作用。上述作用可能导致污泥菌体中过氧化氢酶的释放,从而使过氧化氢在后续的筛选过程中大量分解,从而在后续的回收污泥破碎产物过程中,消除了过氧化氢的影响。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生物反应池、沉淀区、破碎区、筛分区,所述生物反应池通过管道与沉淀区连接,所述沉淀区通过管道与破碎区连接,所述破碎区池通过管道与筛分区连接,所述筛分区通过回流管道与生物反应池连接。优选的,所述生物反应池依次包括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所述厌氧区的溶解氧浓度为0-0.2mg/l;所述缺氧区的溶解氧浓度为0.2-0.4mg/l,所述好氧区的溶解氧浓度大于2mg/l。优选的,所述生物反应池还包括溶氧区,所述溶氧区设置在厌氧区与缺氧区之间。所述溶氧区的溶解氧浓度大于0.5mg/l。优选的,所述生物反应池在厌氧区前还设置有预处理区,对污水进行初步沉淀处理。优选的,所述筛分区内设置有悬浮区、沉降区,所述悬浮区、沉降区的连接处设置有隔离装置。所述隔离装置连接有隔离装置控制装置。优选的,所述筛分区分别通过回流管道与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相连接。优选的,所述回流管道内设置有除氧装置。优选的,所述筛分区与厌氧区、缺氧区连通的回流管道内设置有除氧装置。优选的,所述除氧装置包括若干个除氧组件,所述除氧组件包括除氧筛网、第一限速板、第二限速板。优选的,所述除氧组件间隔设置,且每组除氧组件间隔间距在10-30cm。优选的,所述第一限速板、第二限速板交替设置,且在液体流向方向与管体呈钝角夹角。更优选的,所述夹角为100-150°。优选的,所述第一限速板与除氧筛网一端相连接。优选的,所述除氧筛网、第一限速板、第二限速板均附着有除氧组合物,所述除氧组合物包括活性成分、催化剂、粘合剂,所述活性成分包括海绵铁,所述催化剂包括银,所述粘合剂包括铝矾土。按重量份计,所述活性成分为60-80份,所述催化剂为1-2份,所述粘合剂为5-8份。优选的,所述除氧组合物还包括增效剂,所述增效剂包括水杨酸、柠檬酸、草酸、碳酸钙。按重量份计,所述增效剂为15-22份,其中,水杨酸为4-8份,所述柠檬酸为2-4份,所述草酸为2-4份,所述碳酸钙为4-8份。采用上述方案,由于碳酸钙在接触酸性溶液时会释放出二氧化碳,有利于海绵铁中孔道的形成,可以有效提高海绵铁的比表面积,从而增加除氧效率。优选的,所述除氧筛网、第一限速板或第二限速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活性成分研磨,并过筛,使其粒径≤150μm,备用;将粘合剂及催化剂研磨,并过筛,使其粒径≤100μm,备用;(2)将步骤(1)研磨后的活性成分按质量体积比(g/ml)(1-2):(2-4)与去离子水混合;然后在搅拌状态下再加入步骤(1)研磨后的粘合剂,搅拌均匀获得料浆;(3)将步骤(2)制得的料浆覆盖于除氧筛网、第一限速板或第二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污水通入生物反应池进行处理;S2:将S1中处理获得的污水进行沉淀,获得上清液和待处理污泥;S3:将待处理污泥进行破碎;S4:对破碎产物进行筛选,并输送回生物反应池进行再次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污水通入生物反应池进行处理;S2:将S1中处理获得的污水进行沉淀,获得上清液和待处理污泥;S3:将待处理污泥进行破碎;S4:对破碎产物进行筛选,并输送回生物反应池进行再次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反应池包括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且所述污水依次通过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反应池还包括溶氧区,所述污水依次通过厌氧区、溶氧区、缺氧区、好氧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处理污泥的破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301:将待处理污泥溶于污泥破碎液中,获得污泥溶液;S302:将污泥溶液在搅拌条件下反应1-8小时;其中,所述污泥破碎液包括污泥破碎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破碎剂包括过氧化氢、EDTA-二钠。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破碎液中,EDTA-二钠的浓度为0.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刘向辉刘树立张庆喜曹凯赵建伟杨全民
申请(专利权)人:刘树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