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藻类生长的处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70548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7: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抑制藻类生长的处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Ⅰ复合材料、Ⅱ复合材料和Ⅲ复合材料;Ⅰ复合材料、Ⅱ复合材料和Ⅲ复合材料的质量比为(0.01~0.03):(0.04~0.06):(3~5);本发明专利技术Ⅰ复合材料能够高效去除水体中的总磷,Ⅱ复合材料能够去除水体中的总氮,从而有效抑制水体中藻类物质的生长,同时还能够有效抑制病原菌滋生;Ⅲ复合材料还能够除去水体中的其他污染物质;从而使得处理材料能够有效除去水体中的总氮和总磷,从而有效抑制水体中的藻类生长,且不会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提高水体净化效果。

Treatment materials and preparation methods for inhibiting algae grow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抑制藻类生长的处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抑制藻类生长领域,尤其是一种抑制藻类生长的处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集约化水产养殖模式的蓬勃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解决了自然渔业资源相对短缺的问题。然而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产量的迅猛增加,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逐步显露出来。养殖水体的富营养化、环境恶化、病害蔓延等已经成为制约今后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突出问题。对受污染的养殖水体进行修复,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的迫切需要。此外,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水质情况好坏是决定养殖产量的主要因素。造成水质恶化的主要因素是大量的残饵粪便在池塘底部堆积,水体微生物不能快速将残饵粪便利用并转化为藻类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随着水体的富营养化,水体藻相也逐步转为以甲藻、裸藻、蓝藻等有害藻类为主,同时夜间藻类呼吸作用会使水体溶氧量快速降低,导致水体缺氧。水体含氧量降低,微生物群落结构也会随之发生改变,逐步以厌氧微生物为主,产生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环境不断恶化,最终导致养殖动物受到毒害或者缺氧死亡,造成大量经济损失。目前,养殖污水的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抑制藻类生长的处理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Ⅰ复合材料、Ⅱ复合材料和Ⅲ复合材料;所述Ⅰ复合材料、所述Ⅱ复合材料和所述Ⅲ复合材料的质量比为(0.01~0.03):(0.04~0.06):(3~5);Ⅰ复合材料中包括1~2份Ⅰ复合菌种、100~200份Ⅰ生物酵素、30~50份豆粕粉、10~20份螺旋藻蛋白粉、20~30份糖蜜和2~5份芝麻油;Ⅱ复合材料中包括1~2份Ⅱ复合菌、100~200份Ⅱ生物酵素、20~30份酒糟、10~20份螺旋藻蛋白粉、20~30份小麦次粉和20~30份葡萄糖;Ⅲ复合材料中包括30~50份黄原胶、20~30份甲壳素、20~30份腐殖酸、30~40份活性白土、15~2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抑制藻类生长的处理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Ⅰ复合材料、Ⅱ复合材料和Ⅲ复合材料;所述Ⅰ复合材料、所述Ⅱ复合材料和所述Ⅲ复合材料的质量比为(0.01~0.03):(0.04~0.06):(3~5);Ⅰ复合材料中包括1~2份Ⅰ复合菌种、100~200份Ⅰ生物酵素、30~50份豆粕粉、10~20份螺旋藻蛋白粉、20~30份糖蜜和2~5份芝麻油;Ⅱ复合材料中包括1~2份Ⅱ复合菌、100~200份Ⅱ生物酵素、20~30份酒糟、10~20份螺旋藻蛋白粉、20~30份小麦次粉和20~30份葡萄糖;Ⅲ复合材料中包括30~50份黄原胶、20~30份甲壳素、20~30份腐殖酸、30~40份活性白土、15~25份硫代硫酸钠、30~50份非离子聚丙烯酰胺和20~30份碳酸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藻类生长的处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Ⅰ复合菌种为好氧除磷菌、柠檬色赤杆菌和假单胞菌,所述好氧除磷菌、所述柠檬色赤杆菌和所述假单胞菌的活菌数量比为(3~4):(2~3):(5~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藻类生长的处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Ⅱ复合菌种为反硝化聚磷菌、巴利阿里假单胞菌,所述反硝化聚磷菌、所述巴利阿里假单胞菌的活菌数量比为(5~8):(1~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藻类生长的处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Ⅰ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军陈庆裕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市益天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