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导湿的多功能复合水刺非织造面膜基布及其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03663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6: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快速导湿的多功能复合水刺非织造面膜基布及其加工工艺,包括上、中、下三层,中层和下层之间设置一层带孔的PE薄膜,上层和中层通过水刺进行复合并开孔作为快速导湿层,下层为金银花纤维和木糖醇纤维的复合水刺布,作为基布底层,通过热风粘合与导湿层复合到一起。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快速导湿的多功能复合水刺非织造面膜基布,导湿层的差动毛细效应大幅提高营养液的吸收速率,持液率高,保湿效果好,并且具有抗菌抑菌、清热解毒的医疗保健功效,达到良好的美容养颜效果。

Multifunctional composite spunlaced nonwoven mask base cloth for quick moisture conduction and its processing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快速导湿的多功能复合水刺非织造面膜基布及其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刺无纺布领域,特别涉及快速导湿的多功能复合水刺非织造面膜基布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开始转变,对于面膜的需求量不断增加,面膜基布也从单一的载体作用向着功能化方向发展,具有保健、抗菌、美白、保湿等功能性面膜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该领域的市场未来发展潜力巨大。面膜本身携带的营养液含量直接影响着面膜的实际使用效果,面膜基布做为面膜营养液的载体,基布的导湿效果和持液能力至关重要。目前,市面上的面膜基布的持液率在8倍左右,普遍存在着基布导湿速率慢,持液量少,同时由于皮肤的吸收以及营养液本身的挥发,面膜很快变干,甚至引起面膜从皮肤表面反吸水分,美容保养效果大打折扣。此外,夏季温度较高,人体脸部易出汗,加之细菌繁殖速度快,极易引起面部皮肤不适,对皮肤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快速导湿的多功能复合水刺非织造面膜基布及其加工工艺,该专利技术的面膜基布具备快速导湿功能,持液率高,清凉杀菌,肌肤养护效果显著。本专利技术的快速导湿的多功能复合水刺非织造面膜基布及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刺非织造面膜基布包括上、中、下三层,中层和下层之间设置一层带孔的PE薄膜,上层为粘胶纤维层,中层为超细纤维层,上层和中层通过水刺进行粘结并开孔作为快速导湿层,下层为金银花纤维和木糖醇纤维的复合水刺布,作为基布底层,通过热风粘合与快速导湿层复合到一起。所述的快速导湿的多功能复合水刺非织造面膜基布及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湿层为上下两层,上层为粘胶纤维层,下层为超细纤维层,厚度为0.4-0.6mm。所述的快速导湿的多功能复合水刺非织造面膜基布及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金银花纤维细度为1.3-1.5dtex,长度30-38mm;木糖醇纤维细度为1.3-1.5dtex,长度为30-38mm。所述的快速导湿的多功能复合水刺非织造面膜基布及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粘合的工艺参数为:烘箱温度为125℃-135℃,加热时间为10s。所述的快速导湿的多功能复合水刺非织造面膜基布及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刺工艺参数为:水刺压力配置为低—高—低,七个水刺头的压力分别设定为20-30、30-40、40-50、50-60、60-70、35-45、15-25Bar。所述的快速导湿的多功能复合水刺非织造面膜基布及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纤维细度为1.2-1.5dtex,长度28-35mm;超细纤维为30D/24F涤纶纤维,长度25-33mm。所述的快速导湿的多功能复合水刺非织造面膜基布及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湿层的孔洞均匀排列,开孔孔径为2-3mm,孔间距为2-4mm。所述的快速导湿的多功能复合水刺非织造面膜基布及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PE薄膜上的孔洞均匀排列,开孔孔径为4mm,孔间距为6mm。所述的一种快速导湿的多功能复合水刺非织造面膜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刺非织造面膜基布的克重为40-60g/m2,其中,基布底层与导湿层的克重比为1:1-2。本专利技术快速导湿的多功能复合水刺非织造面膜基布及其加工工艺,快速导湿层分为粘胶纤维和超细纤维上下两层,快速导湿层经水刺复合并开孔后,由于粘胶纤维缠结疏松,超细纤维缠结紧密,形成的两种毛细管的当量半径差距大,附加压力差大,差动毛细效应显著,从而具有良好的导湿梯度,大幅提高营养液的吸收速率,持液率高,保湿效果好。金银花纤维本身具有抗菌抑菌、清热解毒的医疗保健功效。木糖醇纤维作为新型凉感纤维可进一步提升面膜的舒适度,从而达到良好的美容养颜效果。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快速导湿的多功能复合水刺非织造面膜基布及其加工工艺,基布的持液率可达到1455%(持液率是通过面膜基布持带的营养液的质量与基布的质量比来评价持液能力的好坏);本专利技术快速导湿的多功能复合水刺非织造面膜基布及其加工工艺,基布透湿率可达到2675g/m2*24h(测试参照标准GBT12704.1-2009);本专利技术快速导湿的多功能复合水刺非织造面膜基布及其加工工艺,基布透气率可达到6988L/mm2s(测试参照标准GBT5453-2007);本专利技术快速导湿的多功能复合水刺非织造面膜基布及其加工工艺,基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大于92%,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大于85%(测试参照标准GBT20944.3-2008);本专利技术快速导湿的多功能复合水刺非织造面膜基布及其加工工艺布,基布持液率高,透气透湿效果明显,抗菌性良好。附图说明图1是快速导湿的多功能复合水刺非织造面膜基布及其加工工艺的制备过程;图2是本专利技术快速导湿的多功能复合水刺非织造面膜基布及其加工工艺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快速导湿的多功能复合水刺非织造面膜基布及其加工工艺较佳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各部分标记如下:1.粘胶纤维层;2.通孔;3.超细纤维层;4.带孔PE薄膜;5.面膜基布底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做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实施例1制备快速导流层,采用粘胶纤维细度为1.2dtex,长度30mm,超细纤维为30D/24F涤纶纤维,长度为28mm。纤维经开松、梳理成网后得到两层纵向定向的纤网,通过平行式铺网将两层纤网叠合在一起,纤网克重为25g/m2,采用转鼓水刺加固工艺,将纤网送入水刺机进行加固,水刺压力配置为低—高—低,七个水刺头的压力分别设定为20、40、50、55、60、45、20Bar,再经激光打孔,开孔孔径为2mm,孔间距为3mm。制备基布底层,采用金银花纤维细度为1.3dtex,长度32mm;木糖醇纤维细度为1.3dtex,长度为32mm。纤维经混合开松、梳理成网后得到纵向定向的纤网,纤网克重为15g/m2,采用转鼓水刺加固工艺,将纤网送入水刺机进行加固,水刺压力配置为低—高—低,七个水刺头的压力分别设定为20、35、45、50、60、40、20Bar。将快速导湿层、PE薄膜、基布底层叠合在一起,一起送入平网热风穿透烘箱,复合纤网输出后经过冷却处理,工艺参数为:烘箱的温度为130℃,烘燥时间为10s。经测试得面膜基布的持液率为1388%,透湿率为2479g/m2*24h,透气率为6745L/mm2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为94%,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92%,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为87%。实施例2制备快速导流层,采用粘胶纤维细度为1.5dtex,长度33mm,超细纤维为30D/24F涤纶纤维,长度为30mm。纤维经开松、梳理成网后得到两层纵向定向的纤网,通过平行式铺网将两层纤网叠合在一起,纤网克重为30g/m2,采用转鼓水刺加固工艺,将纤网送入水刺机进行加固,水刺压力配置为低—高—低,七个水刺头的压力分别设定为25、40、50、60、65、45、25Bar,再经激光打孔,开孔孔径为3mm,孔间距为2mm。制备基布底层,采用金银花纤维细度为1.5dtex,长度35mm;木糖醇纤维细度为1.5d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快速导湿的多功能复合水刺非织造面膜基布及其加工工艺,包括上、中、下三层,中层和下层之间设置一层带孔的PE薄膜,上层和中层通过水刺进行粘结并开孔作为快速导湿层,下层为金银花纤维和木糖醇纤维的复合水刺布,作为基布底层,通过热风粘合与导湿层复合到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快速导湿的多功能复合水刺非织造面膜基布及其加工工艺,包括上、中、下三层,中层和下层之间设置一层带孔的PE薄膜,上层和中层通过水刺进行粘结并开孔作为快速导湿层,下层为金银花纤维和木糖醇纤维的复合水刺布,作为基布底层,通过热风粘合与导湿层复合到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导湿的多功能复合水刺非织造面膜基布及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湿层为上下两层,上层为粘胶纤维层,下层为超细纤维层,厚度为0.4-0.6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导湿的多功能复合水刺非织造面膜基布及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金银花纤维细度为1.3-1.5dtex,长度30-38mm;木糖醇纤维细度为1.3-1.5dtex,长度为30-38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导湿的多功能复合水刺非织造面膜基布及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粘合的工艺参数为:烘箱温度为125℃-135℃,加热时间为6-12s。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导湿的多功能复合水刺非织造面膜基布及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涛陈红燕陈治伸郭经峰张晗陶百祥陈国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德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