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轴牵开器用球体活结以及软轴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0292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轴牵开器用球体活结以及具有该球体活结的软轴体。软轴牵开器用球体活结包括本体,本体内部具有沿轴向将其贯穿的通孔,本体的一端为球头,另一端为圆柱体;由外向内,圆柱体中内孔道的直径逐渐减小;圆柱体的外端面上开有槽;软轴牵开器处于锁紧状态时,圆柱体开槽处所对应的圆周直径增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球体活结的圆柱体一端进行开槽处理,使得圆柱体外端在外力作用下会发生一定的形变,即有效提高球体活结的韧性,使软轴牵开器的柔和性得到大幅提高,克服了因球体活结加工精度不高造成的相邻球体活结装配时接触不均匀的难题,使软轴牵开器能够更加广泛的应用于外科手术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轴牵开器用球体活结以及软轴体
本技术涉及软轴牵开器用球体活结以及软轴体,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球体活结是软轴牵开器的重要组成零件,软轴牵开器是神经外科手术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使用工具。在颅脑手术中,医生根据手术需求,需要通过软轴牵开器进行夹持脑压板的操作,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任意弯曲软轴牵开器来调整脑压板的位置,使脑压板牵开脑组织。这就要求软轴牵开器要有牢固性和柔和性。目前使用的软轴牵开器,牢固性没有问题,且有一定的柔和性,但这种柔和性仍然不能满足颅脑手术的要求,因为软轴体在弯曲过程中,不顺畅、灵活,使得医生在使用过程中并不轻松、方便,无法获得良好的手感。柔和性不足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球体活结材料为不锈钢,球体活结与球体活结连接为刚性连接;二、球体活结连接时,前一个球体活结的锥面与后一个球体活结的球头接触,该接触为线接触,如果加工精度不高,使球头不圆或锥面不圆,很容易造成两个球体活结之间接触不均匀,这也会降低软轴体的柔和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增加软轴牵开器的柔和性、使得软轴牵开器能够更加广泛的应用于外科手术中的球体活结;同时提供具有该球体活结的软轴体。本技术所述的软轴牵开器用球体活结,包括本体,本体内部具有沿轴向将其贯穿的通孔,本体的一端为球头,另一端为圆柱体;由外向内,圆柱体中内孔道的直径逐渐减小;圆柱体的外端面上开有槽;软轴牵开器处于锁紧状态时,圆柱体开槽处所对应的圆周直径增大。软轴牵开器中的球体活结在装配时采用首尾对接的方式,即后一个球体活结的球头要伸入前一个球体活结的圆柱体内孔道中,这样若球体活结的加工精度不高,会使得相邻球体活结在装配时接触不均匀,从而降低软轴牵开器的柔和性。而本技术通过在球体活结的圆柱体外端面上进行开槽处理,使得圆柱体外端在外力作用下会发生一定的形变,并有效提高相邻球体活结之间的接触均匀度,最终使软轴牵开器具有足够的柔和性。优选的,圆柱体端面上所开槽的槽底与两侧槽壁之间采用圆角过渡。通过该结构形式能够减小球体活结在受力时产生应力集中的几率,大大降低球体活结的开裂风险。目前传统使用的软轴牵开器中,球体活结连接时的线接触位置距圆柱体端面大概0.94mm左右,通常所开槽的深度超过两相邻球体活结连接时的线接触位置(即大于0.94mm)即可,但开槽深度也不宜过大,若开槽深度过大会降低软轴牵开器在锁紧状态时的牢固性(即软轴牵开器在锁紧状态时容易发生弯曲),影响正常使用,因此本技术中圆柱体端面上所开槽的深度优选1.0-2.0mm,既保证了软轴牵开器在使用过程中的柔和性,又能确保软轴牵开器的正常使用。同时,开槽宽度过大或者开槽数量过多,也会降低软轴牵开器在锁紧状态时的牢固性,因此本技术中采用如下优选方案:圆柱体端面上所开槽的宽度为0.8±0.2mm,所开槽的数量为4-7个(经试验,当开槽数量≤3时,其球体活结连接起来后组成的软轴牵开器的柔和性增加并不明显)。在实际应用时,圆柱体端面上所开槽最好呈均匀分布。为了加工方便,所开槽的数量最好为偶数,这样可实现槽的成对加工。本技术所述的软轴牵开器用软轴体,包括钢丝绳和若干上述的球体活结;钢丝绳依次从各球体活结的通孔中穿过;相邻两球体活结装配时,后一个球体活结的球头伸入前一个球体活结的圆柱体的内孔道中。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软轴牵开器用球体活结,在其圆柱体一端进行开槽处理,使得圆柱体外端在外力作用下会发生一定的形变,即有效提高球体活结的韧性,使软轴牵开器的柔和性得到大幅提高,克服了因球体活结加工精度不高造成的相邻球体活结装配时接触不均匀的难题,使软轴牵开器能够更加广泛的应用于外科手术中。附图说明图1是球体活结的立体图;图2是球体活结的主视图;图3是图2的左视图;图4是相邻两个球体活结的装配连接图;图5是软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球头;2、圆柱体;3、槽;4、内孔道;5、通孔;6、球体活结;7、钢丝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软轴牵开器用球体活结,包括本体,本体内部具有沿轴向将其贯穿的通孔5,本体的一端为球头1,另一端为圆柱体2;由外向内,圆柱体2中内孔道4的直径逐渐减小;圆柱体2的外端面上开有槽3,本实施例中,圆柱体2端面上所开槽3的宽度为0.8mm,深度为1.6mm,数量为6个,且各槽3呈均匀分布;圆柱体2端面上所开槽3的槽底与两侧槽壁之间采用圆角过渡,以减少球体活结在受力时产生的应力集中现象。软轴牵开器处于锁紧状态时,圆柱体2开槽处所对应的圆周直径增大。如图5所示,本技术所述的软轴牵开器用软轴体包括钢丝绳7和若干上述球体活结6。钢丝绳7依次从各球体活结8的通孔5中穿过。软轴牵开器中的球体活结在装配时采用首尾对接的方式,即后一个球体活结的球头1要伸入前一个球体活结的圆柱体2的内孔道4中,具体如图4所示。两个球体活结的切点位置与前一个球体活结6的圆柱体2端面之间的距离L为0.94mm,小于所开槽3的深度,这样即使球体活结的加工精度较低,在软轴牵开器的锁紧及使用过程中,球体活结6上开槽的圆柱体端会根据外力作用发生一定的形变(即球体活结6具备较高的韧性),从而有效提高相邻球体活结6之间的接触均匀度,并使软轴牵开器具有足够的柔和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轴牵开器用球体活结,包括本体,本体内部具有沿轴向将其贯穿的通孔(5),本体的一端为球头(1),另一端为圆柱体(2);由外向内,圆柱体(2)中内孔道(4)的直径逐渐减小,其特征在于:圆柱体(2)的外端面上开有槽(3);软轴牵开器处于锁紧状态时,圆柱体(2)开槽处所对应的圆周直径增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轴牵开器用球体活结,包括本体,本体内部具有沿轴向将其贯穿的通孔(5),本体的一端为球头(1),另一端为圆柱体(2);由外向内,圆柱体(2)中内孔道(4)的直径逐渐减小,其特征在于:圆柱体(2)的外端面上开有槽(3);软轴牵开器处于锁紧状态时,圆柱体(2)开槽处所对应的圆周直径增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轴牵开器用球体活结,其特征在于:圆柱体(2)端面上所开槽(3)的槽底与两侧槽壁之间采用圆角过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轴牵开器用球体活结,其特征在于:圆柱体(2)端面上所开槽(3)的深度为1.0-2.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栾仁炳徐泽璐李鑫海王正发
申请(专利权)人:新华手术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