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大寿专利>正文

一种可解脱、置留的骨穿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02849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6:42
一种可解脱、置留的骨穿针,由常用骨穿针的内针体和外针体组成,内针体和外针体的一端是针头,另一端是手柄;内针体针杆为实心针头,外针体针杆为管形针头,内针体套装在外针体内;不同的是:内针体和外针体的针头均为斜形且倾斜度相同;外针体的针杆分两段,靠近手柄的一段为解脱段,而靠近针头的一段为置留段;外针体的针杆上有螺旋丝扣,解脱段与置留段依靠该丝扣连接成一体;置留段的管壁钻有侧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解脱、置留的骨穿针,有效地解决了已有骨穿针只能骨水泥充填、没有内固定辅助、充填后只有刚度,无韧性,脆性增加,不能有效避免骨折的风险等问题,从而降低骨折的几率。适用于临床上填充骨水泥、稳定骨组织。

A detachable bone nee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解脱、置留的骨穿针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用于组织取样或活检的器械,具体来说,涉及骨穿刺针。
技术介绍
骨与软组织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及生命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早期发现、正确的诊断、及时治疗对预后有重要的影响。随着检查手段及方法的不断提高,使诊断的正确率逐渐提高,但仍有一部分肿瘤不具备典型的影像学特点,诊断困难。正确的诊断需要临床、影像及病理三结合,而穿刺活检是获取病理诊断的主要途径。为此,人们设计了一些骨穿刺针(骨穿针),申请中国专利的有:ZL2009200180738号《一种婴幼儿用骨穿针装置》、ZL2010206534669号《一种新型的适用于肥胖病人的骨穿针》、2011102960242号《一次性小儿胸骨穿刺针》、ZL2012206490513号《一种血液科用一次性骨穿针》、ZL2015210788834号《一种活检骨穿针》、ZL2016200362030号《一种骨穿针》等。随着人口老年化,肿瘤发病率越来越高。骨转移是肿瘤常见的转移部位,也是引起疼痛的常见原因,其中,骨转移后肿瘤破坏导致骨折,疼痛尤为剧烈。而且影响患者的活动甚至终身卧床。临床上在失去手术切除机会的患者,在转移部位使用骨穿针填充骨水泥是稳定骨破坏,增加骨组织的强度及延缓骨折的一个常用而成熟的方法。但是,现在使用骨穿针的方法单纯骨水泥充填,没有内固定辅助,由于骨水泥充填后只有刚度,无韧性,而且脆性增加,抗侧方应力作用较差,一个轻微的扭伤,碰撞,都会导致骨折的发生。目前的骨穿针均不能解脱,也不能置留于病变体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可解脱、置留于病变体内的骨穿针,增加患者充填骨水泥后的刚度和韧性,减少骨折的发生。设计人提供的可解脱、置留的骨穿针,由常用的骨穿针的内针体和外针体组成,内针体和外针体的一端是针头,另一端是手柄;内针体针杆为实心针头,外针体针杆为管形针头,内针体和外针体相互匹配,内针体套装在外针体内;与现有骨穿针不同的是:内针体和外针体的针头均为斜形且倾斜度相同;外针体针杆分两段,靠近手柄的一段为解脱段,用于传递穿刺力,而靠近针头的那一段为置留段,可以在解脱之后置留于患者充填骨水泥的位置以增强骨水泥的抗压应力;外针体的针杆上有螺旋丝扣,使用之前解脱段与置留段依靠该丝扣连接成一体;置留段的管壁钻有侧孔。上述置留段的长度是根据患者病变的具体需要设置的,通常选定为3cm、4cm、5cm几种规格,临床按需选用,或按照实际需要设定。上述内针体和外针体针头的倾斜度为50°~60°。上述内针体针杆和外针体解脱段采用不锈钢制成,置留于病变体内的针杆置留段采用与组织相容的钛合金制成;手柄采用硬质塑料制成。可解脱、置留的骨穿针临床工作过程是:按照临床诊断的结果确定需要穿刺的病变部位,将整套骨穿针穿刺达到预定位置,用手柄拉出内针体,从外针体的针筒填充骨水泥,范围不超过解脱螺丝;待骨水泥注射完后,用手柄反向旋转外针体,使解脱段旋离病人身体,置留段就留在病人填充骨水泥的部位,而且由于骨水泥从置留段管壁的侧孔流出弥散至周围病变组织,使置留段与骨水泥紧紧粘合成一体,置留段的金属起到支撑骨水泥的作用,这样既有刚度,又有韧性,降低骨折风险,减少骨折发生。本技术的可解脱、置留的骨穿针,有效地解决了已有骨穿针只能骨水泥充填、没有内固定辅助、充填后只有刚度,无韧性,脆性增加,不能有效避免骨折的风险等问题,从而降低骨折的几率。适用于临床上填充骨水泥、稳定骨组织。附图说明图1为可解脱、置留的骨穿针完整组合的示意图,图2为使用后解脱的外针体部件示意图,图3为内针体与手柄部件示意图。图中,1为内针体,2为手柄,3为解脱段,4为置留段,5为螺旋丝扣,6为侧孔。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附图1的可解脱、置留的骨穿针,由内针体1和外针体组成,内针体1和外针体的一端是针头,另一端是手柄2;内针体针杆为实心针头,外针体针杆为管形针头,内针体1和外针体相互匹配,内针体1套装在外针体管内;与现有骨穿针不同的是:内针体1和外针体的针头均为斜形且倾斜度相同;外针体针杆分两段,靠近手柄2的一段为解脱段3,而靠近针头的那一段为置留段4;内针体1针杆直径2mm,外针体针杆直径2.5mm,外针体长度为150mm,其中置留段4长度为50mm;针头倾斜度为50°;外针体的针杆上有螺旋丝扣5,使用之前解脱段与置留段依靠该丝扣5连接成一体,使用时,待骨水泥注射完后,用手柄2反向旋转外针体,使解脱段3旋离,置留段就留在病体内;置留段4的管壁钻有侧孔6,孔径1mm。内针体1针杆和外针体解脱段3采用不锈钢制成,置留于病变体内的针杆置留段4采用钛合金制成;手柄2采用硬质PVC塑料制成。实施例2同实施例1,其中针头倾斜度为55°;置留段4长度为40mm。实施例3同实施例1,其中针头倾斜度为60°;置留段4长度为30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解脱、置留的骨穿针,由内针体(1)和外针体组成,内针体(1)和外针体的一端是针头,另一端是手柄(2);内针体针杆为实心针头,外针体针杆为管形针头,内针体(1)和外针体相互匹配,内针体(1)套装在外针体管内;其特征在于:内针体(1)和外针体的针头均为斜形且倾斜度相同;外针体针杆分两段,靠近手柄(2)的一段为解脱段(3),而靠近针头的那一段为置留段(4);外针体的针杆上有螺旋丝扣(5),使用之前解脱段(3)与置留段(4)依靠该丝扣(5)连接成一体;置留段(4)的管壁钻有侧孔(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解脱、置留的骨穿针,由内针体(1)和外针体组成,内针体(1)和外针体的一端是针头,另一端是手柄(2);内针体针杆为实心针头,外针体针杆为管形针头,内针体(1)和外针体相互匹配,内针体(1)套装在外针体管内;其特征在于:内针体(1)和外针体的针头均为斜形且倾斜度相同;外针体针杆分两段,靠近手柄(2)的一段为解脱段(3),而靠近针头的那一段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大寿
申请(专利权)人:王大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