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生物质秸秆的禽畜病死无害化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禽畜无害化处理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生物质秸秆的禽畜病死无害化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自90年代以来,江苏、山东等地有生产病死淘汰畜禽的装备,这些装备的技术路线都是采用物理高温、高压方法对病死淘汰的畜禽进行碳化处理,这种处理技术存在诸多不足:其一,这种设备的动力部分需要大功率电力的支持(一般情况下一吨病死猪用电量6700千瓦/小时,约502.62元),对基层养殖户而言成本较高,也不利于能源的合理节约使用(国家政策是补助80元);其二,这种高温(焚烧)的技术路线,没有关注到我国农村最大一部分生物质材料秸秆在资源化利用技术中的作用,虽然处理了病死畜禽,但是没有充分利用生物高分子碳基热能反应技术,发挥秸秆的生物质热能效率;其三,采用物理方法处理病死畜禽的最终产品都在高温状态下形成了无机物质,其中对农业生产土壤需要的氮磷钾等养分以及有益的微生物有机物质都被碳化,这些最终产品对农业生产土壤肥料利用率极低,没有让这部分有用的生物质加入农业生产循环,无形中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其四,上述高温设备的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生物质秸秆的禽畜病死无害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供料单元(10)、第二供料单元(20)、高温化制单元(30)、废气处理单元(40)以及废料处理单元(50),所述的第一供料单元(10)用于向高温化制单元(30)中输送破碎后的禽畜尸体,第二供料单元(20)用于向高温化制单元(30)中添加秸秆和高温发酵菌,秸秆在高温化制单元(30)中进行发酵产生高温对禽畜尸体进行病原菌灭活,废气处理单元(40)和废料处理单元(50)分别用于对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废料进行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生物质秸秆的禽畜病死无害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供料单元(10)、第二供料单元(20)、高温化制单元(30)、废气处理单元(40)以及废料处理单元(50),所述的第一供料单元(10)用于向高温化制单元(30)中输送破碎后的禽畜尸体,第二供料单元(20)用于向高温化制单元(30)中添加秸秆和高温发酵菌,秸秆在高温化制单元(30)中进行发酵产生高温对禽畜尸体进行病原菌灭活,废气处理单元(40)和废料处理单元(50)分别用于对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废料进行处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物质秸秆的禽畜病死无害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温化制单元(30)包括炉体(31),炉体(31)整体呈圆柱状且其轴芯位于水平面内;炉体(31)上设置有进料口(311)、出料口(312)以及排气口(313),进料口(311)设置在炉体(31)其中一侧上方,第一供料单元(10)和第二供料单元(20)的出料口(312)与进料口(311)相连,出料口(312)设置在炉体(31)另一侧下方且出料口(312)与废料处理单元(50)相连,排气口(313)与废气处理单元(40)相连。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生物质秸秆的禽畜病死无害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体(31)内设置有螺旋刀具(32),炉体(31)外侧设置有电机(33)和控制电路(60),控制电路(60)输出控制信号驱动电机(33)启停,电机(33)的输出轴与螺旋刀具(32)的转轴同轴连接,螺旋刀具(32)转动时带动炉体(31)内的物料自进料口(311)一侧向出料口(312)一侧输送。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生物质秸秆的禽畜病死无害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体(31)的壳体自外向内由防腐涂漆层(314)、保温层(315)、坚固层(316)以及防腐层(317)构成;炉体(31)内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34)和加热管(35),温度传感器(34)用于监测炉体(31)内的温度并输出至控制电路(60),控制电路(60)根据接收到的温度信息控制电机(33)的启停和转速以及加热管(35)的启停。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生物质秸秆的禽畜病死无害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31)沿进料口(311)朝向出料口(312)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炉腔、第二炉腔和第三炉腔,螺旋刀具(32)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炉腔、第二炉腔和第三炉腔中的第一螺旋刀具、第二螺旋刀具和第三螺旋刀具,第一螺旋刀具用于将第一炉腔中的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泽林,杨选将,李淼,张健,李新儒,黄小平,李华龙,刘晓俊,刘先旺,钟昌源,曾伟辉,郭盼盼,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