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0154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锅体限定出烹饪腔;锅盖,锅盖可活动地安装至锅体,锅盖包括内盖、盖板,内盖与盖板之间限定有蒸汽腔室,内盖具有连通蒸汽腔室与外界的通气口,盖板具有连通蒸汽腔室和烹饪腔的泄压口;第一泄压装置,第一泄压装置安装于内盖,用于打开和关闭泄压口;第二泄压装置,第二泄压装置安装于盖板,用于控制烹饪腔与蒸汽腔室的通断。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盖板和内盖限定出的蒸汽腔室作为蒸汽阀,可制造性高且成本低,可以起到米汤冷却、缓冲、回流的效果,通过设置第一泄压装置,可以控制泄压口的开闭,通过在盖板上设置第二泄压装置,有效地利用了蒸汽腔室的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烹饪器具
本技术涉及生活电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诸如电饭煲、压力锅等的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的电饭煲,利用蒸汽阀实现排气,而蒸汽阀主要包括外置蒸汽阀和内置蒸汽阀两种类型,对于外置蒸汽阀而言,其会影响锅盖外观的整体性,而对于内置蒸汽阀而言,其占用空间大,会造成锅盖内部件数量增多、布局困难、可制造性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的部件数量少、可制造性高且成本低。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包括:锅体,所述锅体包括内锅且所述内锅限定出顶部敞开的烹饪腔;锅盖,所述锅盖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可活动地安装至所述锅体,所述锅盖包括内盖、设在所述内盖的朝向所述烹饪腔一侧的盖板,所述内盖与所述盖板之间限定有蒸汽腔室,所述内盖具有连通所述蒸汽腔室与外界的通气口,所述盖板具有连通所述蒸汽腔室和所述烹饪腔的泄压口;第一泄压装置,所述第一泄压装置安装于所述内盖,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泄压口;第二泄压装置,所述第二泄压装置安装于所述盖板,用于控制所述烹饪腔与所述蒸汽腔室的通断。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烹饪器具,通过盖板和内盖限定出的蒸汽腔室以作为蒸汽阀,代替了传统内置蒸汽阀和外置蒸汽阀结构,减少了部件数量,可制造性高且成本低,蒸汽腔室可以起到米汤冷却、缓冲、回流的效果,有效地提高防溢能力,通过内盖上设置第一泄压装置,可以控制泄压口的开闭,从而精确地控制烹饪腔内的温度,提升米饭甜化程度,通过在盖板上设置第二泄压装置,有效地利用了蒸汽腔室的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泄压口的开口面积为18-120mm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盖的朝向所述盖板的一侧设有止抵所述盖板的第一密封环,所述内盖与所述盖板、所述第一密封环限定出所述蒸汽腔室。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蒸汽腔室的容积为10万-25万mm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蒸汽腔室邻近所述盖板的部分的横截面积与所述烹饪腔的横截面积之比为1:2至1:2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泄压装置位于所述蒸汽腔室在所述盖板上的正投影区域内。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盖板具有安装口,所述第二泄压装置包括:阀芯,所述阀芯设于所述安装口内且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于所述阀芯的伸入所述蒸汽腔室内的一端,且当所述阀芯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密封圈与所述盖板紧贴以密封所述阀芯与所述安装口内壁之间的间隙,当所述阀芯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密封圈与所述盖板间隔开以通过所述阀芯与所述安装口内壁之间的间隙导通所述烹饪腔和所述蒸汽腔室。在一些示例中,当所述烹饪腔内的气压大于预设压力时,所述阀芯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在一些示例中,所述阀芯的伸入所述烹饪腔的一端侧壁设有贯通其侧壁的气流通道,当所述阀芯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气流通道连通所述烹饪腔和所述蒸汽腔室。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泄压装置包括: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安装于所述内盖且至少一部分可活动地伸入所述蒸汽腔室,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泄压口;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内盖且与所述密封组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密封组件活动。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图3是沿图1中B-B线的剖视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锅盖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沿图4中C-C线的剖视图;图6是沿图4中D-D线的剖视图;图7是图6中所示的E部的放大图。附图标记:烹饪器具100,锅体10,内锅11,烹饪腔12,锅盖20,蒸汽腔室201,内盖21,通气口211,盖板22,泄压口221,安装口222,凹部223,翻边224,面盖23,避让口231,第一密封环24,第二密封环25,第一泄压装置30,密封组件31,移动件311,密封件312,驱动组件32,电磁铁321,驱动杆322,第二泄压装置40,阀芯41,安装槽411,气流通道412,密封圈4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图1-图7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这里的烹饪器具100可以为电饭煲、压力锅等。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包括锅体10、锅盖20、第一泄压装置30和第二泄压装置40。锅体10包括内锅11且内锅11限定出顶部敞开的烹饪腔12。锅盖20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可活动地安装至锅体10,锅盖20包括内盖21、设在内盖21的朝向烹饪腔12一侧的盖板22,内盖21与盖板22之间限定有蒸汽腔室201,内盖21具有连通蒸汽腔室201与外界的通气口211,盖板22具有连通蒸汽腔室201和烹饪腔12的泄压口221。第一泄压装置30安装于内盖21,用于打开和关闭泄压口221。第二泄压装置40安装于盖板22,用于控制烹饪腔12与蒸汽腔室201的通断。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通过盖板22和内盖21限定出的蒸汽腔室201作为蒸汽阀,代替了传统内置蒸汽阀和外置蒸汽阀结构,减少了部件数量,可制造性高且成本低,蒸汽腔室201可以起到米汤冷却、缓冲、回流的效果,有效地提高防溢能力,通过内盖21上设置第一泄压装置30,可以控制泄压口221的开闭,从而精确地控制烹饪腔12内的温度,提升米饭甜化程度,通过在盖板22上设置第二泄压装置40,有效地利用了蒸汽腔室201的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泄压口221的开口面积为18-120mm2。在一些示例中,泄压口221的开口面积是烹饪腔12的横截面积的1574分之一-236分之一,使烹饪腔12可以维持微压力,保证烹饪腔12匀温场烹煮,提升米饭均匀性,由于蒸汽腔室201内的温度、压力值低于烹饪腔12,烹饪腔12内的米汤、泡沫进入蒸汽腔室201后,会冷却以及进行水汽分离,最终使水再次进入烹饪腔12,而气体排出烹饪器具100外,有效地控制了烹饪腔12的沸腾程度、温度,还控制了米汤由烹饪腔12进入蒸汽腔室201的速率。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内盖21的朝向盖板22的一侧设有止抵盖板22的第一密封环24,内盖21与盖板22、第一密封环24限定出蒸汽腔室201。也就是说,盖板22安装于内盖21的下方,第一密封环24安装于内盖21的下侧且位于盖板22的上方,第一密封环24的下端止抵盖板22,从而使第一密封环24分别与内盖21和盖板22密封连接,保证蒸汽腔室201的相对密封性。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盖板22上设有第二密封环25,当锅盖20位于关闭位置时,第二密封环25连接在盖板22与内锅11的锅沿之间,从而密封锅盖20与内锅11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所述锅体包括内锅且所述内锅限定出顶部敞开的烹饪腔;锅盖,所述锅盖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可活动地安装至所述锅体,所述锅盖包括内盖、设在所述内盖的朝向所述烹饪腔一侧的盖板,所述内盖与所述盖板之间限定有蒸汽腔室,所述内盖具有连通所述蒸汽腔室与外界的通气口,所述盖板具有连通所述蒸汽腔室和所述烹饪腔的泄压口;第一泄压装置,所述第一泄压装置安装于所述内盖,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泄压口;第二泄压装置,所述第二泄压装置安装于所述盖板,用于控制所述烹饪腔与所述蒸汽腔室的通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所述锅体包括内锅且所述内锅限定出顶部敞开的烹饪腔;锅盖,所述锅盖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可活动地安装至所述锅体,所述锅盖包括内盖、设在所述内盖的朝向所述烹饪腔一侧的盖板,所述内盖与所述盖板之间限定有蒸汽腔室,所述内盖具有连通所述蒸汽腔室与外界的通气口,所述盖板具有连通所述蒸汽腔室和所述烹饪腔的泄压口;第一泄压装置,所述第一泄压装置安装于所述内盖,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泄压口;第二泄压装置,所述第二泄压装置安装于所述盖板,用于控制所述烹饪腔与所述蒸汽腔室的通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口的开口面积为18-120mm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的朝向所述盖板的一侧设有止抵所述盖板的第一密封环,所述内盖与所述盖板、所述第一密封环限定出所述蒸汽腔室。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腔室的容积为10万-25万mm3。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腔室邻近所述盖板的部分的横截面积与所述烹饪腔的横截面积之比为1:2至1:2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泄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传斌郑晓春吴育权赵策瞿月红张垚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