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茶壶防烫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0128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6: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陶瓷茶壶防烫夹,包括茶壶、环形凸块、圆环、凹槽、夹持结构、套筒、通孔、内壳、圆杆、齿条、齿轮、弹簧、滑块、推板、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固定板、弧形齿轮、夹臂和弧形凸块,通过茶壶外壁上凹槽和环形凸块的设置,可以方便夹持结构进行夹持,并且不易打滑,降低了夹持时茶壶发生跌落的风险;通过夹持结构,可以快速对茶壶主体进行夹持,避免了出现茶壶过烫等现象;通过弹簧的压缩与复位,可以快速对夹持的茶壶进行卸下;通过夹臂内侧设置的弧形凸块,可以加大茶壶与夹臂之间的摩擦力,防止了夹持的过程中发生跌落造成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瓷茶壶防烫夹
本技术涉及陶瓷制品
,具体为一种陶瓷茶壶防烫夹。
技术介绍
茶壶(英文:teapot),是一种泡茶和斟茶用的带嘴器皿。它是茶具的一种,主要用来泡茶。茶壶由壶盖、壶身、壶底、圈足四部分组成,壶盖有孔、钮、座、盖等细部。茶壶一般采用陶瓷等材料制成,这些材料导热性较好,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手触碰茶壶很容易被烫伤。在水烧开后,往往会提起把手将水倒出,这时手指往往会接触到壶体,而被壶体的高温烫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易烫伤和不好握持等缺陷,提供一种陶瓷茶壶防烫夹。所述一种陶瓷茶壶防烫夹具有不易烫伤和好夹持等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茶壶和夹持结构,所述茶壶的顶部外壁安装有环形凸块,所述茶壶的外壁在环形凸块的下方安装有圆环,且茶壶的外壁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圆环和环形凸块之间,且所述凹槽的外壁设置有夹持结构;所述夹持结构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内腔侧壁固定安装有内壳,所述内壳的内腔设置有圆杆,所述圆杆的外壁安装有齿条,且圆杆的右侧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杆,所述内壳的外壁开设有与第二连杆相互匹配的矩形孔,所述第二连杆前后两端均穿过内壳的矩形孔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活动连接套筒的内壁,所述第二连杆的前壁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杆,所述内壳和套筒内壁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连杆穿过通孔固定安装有推板,所述套筒的左侧外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外壁通过销轴活动连接与齿条匹配的齿轮,且齿轮的另一侧外壁传动连接弧形齿轮,所述弧形齿轮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固定板,且所述弧形齿轮远离齿轮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夹臂。优选的,所述夹臂为贴合茶壶的外弧形设置,且所述夹臂的内壁安装有若干个弧形凸块。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杆的右端外壁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右端固定连接内壳的内腔侧壁。优选的,所述推板的外壁开设有防滑麻纹。优选的,所述夹臂、弧形齿轮、固定板和齿轮均以套筒的中心对称设置两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茶壶外壁上凹槽和环形凸块的设置,可以方便夹持结构进行夹持,并且不易打滑,降低了夹持时茶壶发生跌落的风险;通过夹持结构,可以快速对茶壶主体进行夹持,避免了出现茶壶过烫等现象;通过弹簧的压缩与复位,可以快速对夹持的茶壶进行卸下;通过夹臂内侧设置的弧形凸块,可以加大茶壶与夹臂之间的摩擦力,防止了夹持的过程中发生跌落造成损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夹持结构的内部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外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处A-A的剖视图。图中标号:1、茶壶;11、环形凸块;12、圆环;13、凹槽;2、夹持结构;21、套筒;211、通孔;22、内壳;23、圆杆;24、齿条;25、齿轮;26、弹簧;27、滑块;28、推板;281、第一连杆;29、第二连杆;3、固定板;31、弧形齿轮;32、夹臂;33、弧形凸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陶瓷茶壶防烫夹,包括茶壶1和夹持结构2,茶壶1的顶部外壁安装有环形凸块11,茶壶1的外壁在环形凸块11的下方安装有圆环12,且茶壶1的外壁开设有凹槽13,凹槽13位于圆环12和环形凸块11之间,且凹槽13的外壁设置有夹持结构2;夹持结构2包括套筒21,套筒21的内腔侧壁固定安装有内壳22,内壳22的内腔设置有圆杆23,圆杆23的外壁安装有齿条24,且圆杆23的右侧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杆29,第二连杆29的右端外壁固定安装有弹簧26,弹簧26的右端固定连接内壳22的内腔侧壁,弹簧26可以便于复位,以便于下次夹持,内壳22的外壁开设有与第二连杆29相互匹配的矩形孔,第二连杆29前后两端均穿过内壳22的矩形孔固定安装有滑块27,滑块27活动连接套筒21的内壁,第二连杆29的前壁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杆281,内壳22和套筒21内壁开设有通孔211,第一连杆281穿过通孔211固定安装有推板28,推板28的外壁开设有防滑麻纹,可以起到一个防滑作用,套筒21的左侧外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板3,固定板3的外壁通过销轴活动连接与齿条24匹配的齿轮25,且齿轮25的另一侧外壁传动连接弧形齿轮31,弧形齿轮31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固定板3,且弧形齿轮31远离齿轮25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夹臂32,夹臂32为贴合茶壶1的外弧形设置,且夹臂32的内壁安装有若干个弧形凸块33,夹臂32、弧形齿轮31、固定板3和齿轮25均以套筒21的中心对称设置两个,推动推板28可以实现夹臂32的张合,以此达到夹持茶壶1的作用。工作原理,本技术首先将两个夹臂32放置在凹槽13中,再向左推动推板28,推板28通过第一连杆281带动圆杆23向左运动,滑块27在套筒21内壁和内壳22外壁之间运动,弹簧26压缩,圆杆23的齿条24带动齿轮25逆时针转动,进而弧形齿轮31顺时针转动,此时带动对应的夹臂32向内运动对茶壶1进行夹持工作,若要放下茶壶1只需放开推板28,此时弹簧26复位,带动圆杆23向右运动,进而通过齿轮25的传动,进而带动夹臂32向外运动,使其离开茶壶1即可。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陶瓷茶壶防烫夹,包括茶壶(1)和夹持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壶(1)的顶部外壁安装有环形凸块(11),所述茶壶(1)的外壁在环形凸块(11)的下方安装有圆环(12),且茶壶(1)的外壁开设有凹槽(13),所述凹槽(13)位于圆环(12)和环形凸块(11)之间,且所述凹槽(13)的外壁设置有夹持结构(2);所述夹持结构(2)包括套筒(21),所述套筒(21)的内腔侧壁固定安装有内壳(22),所述内壳(22)的内腔设置有圆杆(23),所述圆杆(23)的外壁安装有齿条(24),且圆杆(23)的右侧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杆(29),所述内壳(22)的外壁开设有与第二连杆(29)相互匹配的矩形孔,所述第二连杆(29)前后两端均穿过内壳(22)的矩形孔固定安装有滑块(27),所述滑块(27)活动连接套筒(21)的内壁,所述第二连杆(29)的前壁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杆(281),所述内壳(22)和套筒(21)内壁开设有通孔(211),所述第一连杆(281)穿过通孔(211)固定安装有推板(28),所述套筒(21)的左侧外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的外壁通过销轴活动连接与齿条(24)匹配的齿轮(25),且齿轮(25)的另一侧外壁传动连接弧形齿轮(31),所述弧形齿轮(31)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固定板(3),且所述弧形齿轮(31)远离齿轮(25)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夹臂(3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茶壶防烫夹,包括茶壶(1)和夹持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壶(1)的顶部外壁安装有环形凸块(11),所述茶壶(1)的外壁在环形凸块(11)的下方安装有圆环(12),且茶壶(1)的外壁开设有凹槽(13),所述凹槽(13)位于圆环(12)和环形凸块(11)之间,且所述凹槽(13)的外壁设置有夹持结构(2);所述夹持结构(2)包括套筒(21),所述套筒(21)的内腔侧壁固定安装有内壳(22),所述内壳(22)的内腔设置有圆杆(23),所述圆杆(23)的外壁安装有齿条(24),且圆杆(23)的右侧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杆(29),所述内壳(22)的外壁开设有与第二连杆(29)相互匹配的矩形孔,所述第二连杆(29)前后两端均穿过内壳(22)的矩形孔固定安装有滑块(27),所述滑块(27)活动连接套筒(21)的内壁,所述第二连杆(29)的前壁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杆(281),所述内壳(22)和套筒(21)内壁开设有通孔(211),所述第一连杆(281)穿过通孔(211)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贵霞李俊英李淑梅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泉州市契合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