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靠平卧等多角度护脖护脸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0126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6: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斜靠平卧等多角度护脖护脸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两部分联结式枕体,所述枕体呈8字形结构,分为头部垫靠区域和环脖颈垫靠区域,这两个区域内都嵌有形态记忆材料,枕体上部中央有平卧时后脑勺区域,即侧卧时耳朵区域;枕体下部的环脖颈垫靠区域带有可调节凹槽镶嵌楔形的左侧下巴垫靠区域和右侧下巴垫靠区域,其相对端上分别设有固定左右楔形两翼相遇的内侧连接结构,头部垫靠区域和环脖颈垫靠区域之间的开合部位为连接缝合区域或拉链区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适应仰卧、侧睡、斜靠、坐立等不同的使用需求和习惯,功能多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斜靠平卧等多角度护脖护脸枕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功用斜靠平卧等多角度护脖护脸枕。
技术介绍
现代人长期低头玩手机或伏案学习、工作,头部的重力完全落在颈椎上,颈部长时间低头处于疲劳状态,并且长期得不到休息,造成颈椎受到严重损害,最后甚至出现颈椎病和严重的颈纹。而目前市场上多数睡枕只做到了颈椎病的预防,但有的却不符合颈椎生理曲线,反而对人体造成更大的伤害。许多人还习惯斜靠、侧靠、平躺在床上玩手机,长期不正确的姿势致使颈椎劳损,出现颈椎病,也使年轻人提前产生颈纹。因此,针对上述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创新的、便捷的具有防颈椎病、防颈纹、防侧卧脸部压纹的多功能斜靠平卧等多角度护脖护脸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斜靠平卧等多角度护脖护脸枕,这种睡枕不但起到帮助睡眠的功能,更具有良好的防颈椎、防颈纹和防压迫脸部的作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两部分联结式枕体,所述枕体呈8字形结构,分为头部垫靠区域和环脖颈垫靠区域,这两个区域内都嵌有形态记忆材料,枕体上部中央有平卧时后脑勺区域,即侧卧时耳朵区域;枕体下部的环脖颈垫靠区域带有可调节凹槽镶嵌楔形的左侧下巴垫靠区域和右侧下巴垫靠区域,其相对端上分别设有固定左右楔形两翼相遇的内侧连接结构,头部垫靠区域和环脖颈垫靠区域之间的开合部位为连接缝合区域或拉链区域。进一步说,所述的连接结构采用魔术贴或暗扣。进一步说,所述耳朵区域高度低于周边或挖空。进一步说,外出时,可将环脖颈垫靠区域取下,当成可调节环形尺寸的U形枕使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造型设计新颖独特、制作简单、轻巧方便。满足人体仰睡、侧卧、侧靠等多方面的睡眠需求。同时适用于对颈椎保护有需求的人,也适用于对睡枕功能有高要求的爱美人士。头部垫靠区域和环脖颈垫靠区域都嵌有变形定形用铁丝、合金、形态记忆等相应性能材料,让使用者可以自由调整其形状,以适应不同使用者对头部和颈部不同舒适角度的要求。头部伸入中空的环脖颈垫靠区域后,脖颈处变形定形用铁丝、合金、形态记忆等相应性能材料,可以使环脖颈垫靠区域的下半部分向上弯曲九十度嵌入使用者的下巴,避免颈纹的产生。头部垫靠区域的平卧时后脑勺区域(即侧卧时耳朵区域),高度偏低或挖空,使脑部供血量增加而防止打鼾。两者结合还能防止落枕。同时,若外出有需可将环脖颈垫靠部分取下,当成可调节环形尺寸的U形枕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睡枕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睡枕变形弯曲后的水平面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包括两部分链接式枕体,所述枕体带有8字形结构,头部垫靠区域和中空的环脖颈垫靠区域都嵌有变形定形用铁丝、合金、形态记忆等相应性能材料,枕体上部中央有平卧时后脑勺区域即侧卧时耳朵区域(高度偏低或挖空),枕体下部的环脖颈垫靠区域带有均设计为可调节凹槽镶嵌楔形的左侧下巴垫靠区域和右侧下巴垫靠区域,其相对端上分别设有固定左右楔形两翼相遇的内侧的魔术贴或暗扣等结构设计,两枕体间的拉合区域两端可开合部位为连接缝合区域或安装拉合等拉链区域。进一步说,头部垫靠区域和环脖颈垫靠区域都嵌有变形定形用铁丝、合金、形态记忆等相应性能材料,可以自由变换形态,以适应不同使用者对头部和颈部不同舒适角度的要求。进一步说,脖颈处变形定形用铁丝、合金、形态记忆等相应性能材料,还可以使中空的环脖颈垫靠区域的下半部分向上弯曲九十度嵌入使用者的下巴。进一步说,拉合区域两端可开合部位可采用魔术贴、拉链或暗扣。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斜靠平卧等多角度护脖护脸枕,包括两个联结式圆形枕体,所述枕体带有8字形结构,头部垫靠区域1和环脖颈垫靠区域2都嵌有变形定形用铁丝、合金、形态记忆等相应性能材料9、10,枕体上部中央有平卧时后脑勺区域3即侧卧时耳朵区域(高度偏低或挖空),枕体下部的环脖颈垫靠区域2带有均设计为可调节凹槽镶嵌楔形的左侧下巴垫靠区域6和右侧下巴垫靠区域7,其相对端上分别设有固定左右楔形两翼相遇的内侧的魔术贴或暗扣等结构设计8,两枕体间的拉合区域两端可开合部位5为连接缝合区域或安装拉合等拉链区域。本技术通过变形定形用铁丝、合金、形态记忆等相应性能材料,一来可以适应不同使用者对头部和颈部不同舒适角度的要求,二来可改变环脖颈垫靠区域的形态,使环脖颈垫靠区域的下半部分向上弯曲九十度嵌入使用者的下巴,帮助使用者避免颈纹的产生。头部垫靠区域的平卧时后脑勺区域(即侧卧时耳朵区域),高度偏低或挖空,使脑部供血量增加而防止打鼾。两者结合还能防止落枕。两枕体间的拉合区域两端可开合部位为连接缝合区域或安装拉合等拉链区域,可采用魔术贴、拉链或暗扣。外出时可将环脖颈垫靠部分取下,当成可调节环形尺寸的U形枕使用。制作枕体时,分别在两枕体的上方侧面开口,将可弯曲变形的金属丝嵌入枕体中。枕体的形状可制作成如图1的葫芦状,可依次变形成其它形状如图2。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说明,但这些说明不能被理解为限制了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随附的权利要求书限定,任何在本技术权利要求基础上的改动都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斜靠平卧等多角度护脖护脸枕,包括两部分联结式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枕体呈8字形结构,分为头部垫靠区域(1)和环脖颈垫靠区域(2),这两个区域内都嵌有形态记忆材料,枕体上部中央有平卧时后脑勺区域(3),即侧卧时耳朵区域;枕体下部的环脖颈垫靠区域(2)带有可调节凹槽镶嵌楔形的左侧下巴垫靠区域(6)和右侧下巴垫靠区域(7),其相对端上分别设有固定左右楔形两翼相遇的内侧连接结构(8),头部垫靠区域(1)和环脖颈垫靠区域(2)之间的开合部位(5)为连接缝合区域或拉链区域(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靠平卧等多角度护脖护脸枕,包括两部分联结式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枕体呈8字形结构,分为头部垫靠区域(1)和环脖颈垫靠区域(2),这两个区域内都嵌有形态记忆材料,枕体上部中央有平卧时后脑勺区域(3),即侧卧时耳朵区域;枕体下部的环脖颈垫靠区域(2)带有可调节凹槽镶嵌楔形的左侧下巴垫靠区域(6)和右侧下巴垫靠区域(7),其相对端上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丽宁飞扬王雪琴张蕾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