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鲍鱼养殖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9931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6: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型鲍鱼养殖平台,包括主甲板平台,主甲板平台包括:多个沿同一方向且相互平行设置的甲板横梁,以及多个与甲板横梁处于同一水平面且与甲板横梁垂直连接的甲板纵梁,甲板横梁与甲板纵梁形成多个养殖区域;养殖区域内设有养殖网箱,养殖网箱与主甲板平台连接,养殖网箱的底部设有水平放置的底部浮筒,相邻的两个养殖网箱之间的中部通过中部浮筒连接;主甲板平台的形状为方形,主甲板平台的四个顶点处分别设有立柱浮筒;主甲板平台上设有多个用于抬升养殖网箱的起吊装置。上述结构的鲍鱼养殖平台具有不易发生摇晃、倾斜,可以抵御强台风和提高工作效率的优点。

A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balone breeding plat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型鲍鱼养殖平台
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型鲍鱼养殖平台。
技术介绍
现阶段鲍鱼养殖装备主要以塑胶渔排形式为主,渔排主体靠塑胶浮体及塑胶泡沫提供浮力,甲板上用木板在塑胶浮体上搭架,形成“口”字形的养殖单元。并通过尼龙绳牵引将鲍鱼养殖笼从甲板上悬吊在海水里养殖,投喂作业时则通过人力将养殖笼从水里提到甲板上进行人工投喂,现阶段大型渔排约每4天对鲍鱼进行一次投喂作业。整个投喂作业过程人工投入巨大,作业效率不高且作业环境较为恶劣。现阶段塑胶渔排养殖装备较为简陋,结构强度不能满足海域强台风多的环境要求,只能在近海背风面进行养殖;同时养殖区域漂浮废料众多,污染严重,容易滋生病害,导致近浅海水域水质污染加重,鲍鱼品质退化,存在食品安全风险。现阶段以家庭式的个体化经营渔民仍占多数,渔民单方面的抗风险能力极低,一旦遭遇特大自然灾害,损失巨大;同时个体户经营导致集约化程度低,管理能力不足,无法形成标准化、规模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易发生摇晃、倾斜,能满足深远海况作业条件,可以抵御强台风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环保型鲍鱼养殖平台。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环保型鲍鱼养殖平台,包括主甲板平台,所述主甲板平台包括:多个沿同一方向且相互平行设置的甲板横梁,以及多个与所述甲板横梁处于同一水平面且与甲板横梁垂直连接的甲板纵梁,所述甲板横梁与甲板纵梁形成多个养殖区域;所述养殖区域内设有养殖网箱,所述养殖网箱与所述主甲板平台连接,所述主甲板平台的底部设有底部浮筒,相邻的两个所述养殖网箱之间的中部通过中部浮筒连接;所述主甲板平台的形状为方形,所述主甲板平台的四个顶点处分别设有立柱浮筒;所述主甲板平台上设有多个用于抬升养殖网箱的起吊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设置底部浮筒、中部浮筒和立柱浮筒覆盖鲍鱼养殖平台的前后、左右、上下的全部空间,从而对养殖平台的摇晃和倾斜起到抑制的作用,提高整个养殖平台的稳固性,且中部浮筒将各个养殖网箱之间连接起来,避免各个养殖网箱之间发生碰撞,同时又相互牵制,提高养殖平台的整体稳固性,足以抵抗强台风,解决目前无法在深远海区域进行鲍鱼养殖作业的问题。2、本技术可以通过增加甲板横梁或甲板纵梁来灵活控制养殖区域数量,可以将现阶段鲍鱼养殖笼6笼一串扩大到每个鲍鱼养殖框有144笼,提高了养殖效率与管理效率。3、本技术通过起吊装置对养殖网箱进行起升,到达主甲板平台上后进行投喂,大大节省劳力,提高投喂效率。主甲板平台上配备了多组起吊装备,整个养殖平台起吊作业及人工投喂周期缩短,大大缩短了原先间隔4天进行投喂,投喂周期的缩短也增加了清洗频率,改善了鲍鱼的生存环境,提升鲍鱼的存活率。4、本技术避免了塑胶泡沫等材料容易造成水域环境污染,形成对环境友好型的养殖作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环保型鲍鱼养殖平台的横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环保型鲍鱼养殖平台的平面示意图;标号说明:1、主甲板平台;2、养殖网箱;3、底部浮筒;4、中部浮筒;5、立柱浮筒;6、起吊装置;7、上部浮筒;8、物料平台;9、生活平台。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一种环保型鲍鱼养殖平台,包括主甲板平台,所述主甲板平台包括:多个沿同一方向且相互平行设置的甲板横梁,以及多个与所述甲板横梁处于同一水平面且与甲板横梁垂直连接的甲板纵梁,所述甲板横梁与甲板纵梁形成多个养殖区域;所述养殖区域内设有养殖网箱,所述养殖网箱与所述主甲板平台连接,所述主甲板平台的底部设有底部浮筒,底部浮筒有横向的,也有纵向的,相邻的两个所述养殖网箱之间的中部通过中部浮筒连接;所述主甲板平台的形状为方形,所述主甲板平台的四个顶点处分别设有立柱浮筒;所述主甲板平台上设有多个用于抬升养殖网箱的起吊装置。现有的塑胶鱼排结构具有以下缺点:缺点1:塑胶渔排结构强度不能满足抵抗强台风的要求,无法在深远海区域进行鲍鱼养殖作业。缺点2:现阶段鲍鱼养殖作业依赖人力,且作业效率不高,导致人工成本投入巨大。缺点3:塑胶泡沫材料容易造成水质污染,导致鲍鱼品质下降,存在食品安全风险。缺点4:个体户经营抗风险能力低,集约化程度低,管理能力不足,无法形成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主甲板平台、养殖网箱通过底部浮筒、中部浮筒、立柱浮筒产生的浮力悬吊在海面上,在养殖网箱中固定好大量鲍鱼笼,鲍鱼则投入到鲍鱼笼中进行养殖,通过起吊装置对养殖网箱整体进行起升,到达主甲板平台上后进行投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设置底部浮筒、中部浮筒和立柱浮筒覆盖鲍鱼养殖平台的前后、左右、上下的全部空间,从而对养殖平台的摇晃和倾斜起到抑制的作用,提高整个养殖平台的稳固性,且中部浮筒将各个养殖网箱之间连接起来,避免各个养殖网箱之间发生碰撞,同时又相互牵制,提高养殖平台的整体稳固性,足以抵抗强台风,解决目前无法在深远海区域进行鲍鱼养殖作业的问题。2、本技术可以通过增加甲板横梁或甲板纵梁来灵活控制养殖区域数量,可以将现阶段鲍鱼养殖笼6笼一串扩大到每个鲍鱼养殖框有144笼,提高了养殖效率与管理效率。3、本技术通过起吊装置对养殖网箱进行起升,到达主甲板平台上后进行投喂,大大节省劳力,提高投喂效率。主甲板平台上配备了多组起吊装备,整个养殖平台起吊作业及人工投喂时间间隔缩短至1天,大大缩短了原先间隔4天进行投喂,投喂周期的缩短也增加了清洗频率,改善了鲍鱼的生存环境,提升鲍鱼的存活率。4、本技术避免了塑胶泡沫等材料容易造成水域环境污染,形成对环境友好型的养殖作业。进一步的,还包括水平设置的上部浮筒,相邻的两个所述养殖网箱之间的上部通过所述上部浮筒连接,所述上部浮筒通过钢丝绳配套连接件与养殖网箱连接。起吊装置配套的导轨与底部浮筒、中部浮筒及主甲板平台都是通过结构件连接进行固定。养殖网箱通过钢丝绳与起吊装置连接,并通过导轨完成起吊作业。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包括与所述养殖网箱连接的卡环以及设置在所述中部浮筒上的弹簧扣,所述卡环与所述弹簧扣连接。由上述描述可知,采用卡环和弹簧扣连接,养殖网箱连接和分开方便快捷,连接的时候固定性好,卡环和弹簧扣采用高强度的材质制成,以保证二者能抵御强台风的冲击。进一步的,所述底部浮筒、中部浮筒和上部浮筒的结构相同,所述底部浮筒包括圆柱形的筒体,所述主甲板上设有人孔,立柱浮筒及底部浮筒设有进气口。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人孔方便工作人员进入人孔对浮筒等装置进行查看维修,立柱浮筒及底部浮筒可用作压载舱。进一步的,所述养殖网箱包括养殖框和设置在所述养殖框内的养殖网,所述养殖框通过钢丝绳与所述主甲板平台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起吊装置为电动绞车。进一步的,所述主甲板平台的材质为钢质材质。进一步的,所述主甲板平台上设有物料平台。物料平台用于储存放置饲养鲍鱼的物料,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的,所述主甲板平台上设有生活平台。用于作业人员的生活。实施例1一种环保型鲍鱼养殖平台,包括主甲板平台,所述主甲板平台包括:多个沿同一方向且相互平行设置的甲板横梁,以及多个与所述甲板横梁处于同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保型鲍鱼养殖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甲板平台,所述主甲板平台包括:多个沿同一方向且相互平行设置的甲板横梁,以及多个与所述甲板横梁处于同一水平面且与甲板横梁垂直连接的甲板纵梁,所述甲板横梁与甲板纵梁形成多个养殖区域;所述养殖区域内设有养殖网箱,所述养殖网箱与所述主甲板平台连接,所述主甲板平台的底部设有底部浮筒,相邻的两个所述养殖网箱之间的中部通过中部浮筒连接;所述主甲板平台的形状为方形,所述主甲板平台的四个顶点处分别设有立柱浮筒;所述主甲板平台上设有多个用于抬升养殖网箱的起吊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型鲍鱼养殖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甲板平台,所述主甲板平台包括:多个沿同一方向且相互平行设置的甲板横梁,以及多个与所述甲板横梁处于同一水平面且与甲板横梁垂直连接的甲板纵梁,所述甲板横梁与甲板纵梁形成多个养殖区域;所述养殖区域内设有养殖网箱,所述养殖网箱与所述主甲板平台连接,所述主甲板平台的底部设有底部浮筒,相邻的两个所述养殖网箱之间的中部通过中部浮筒连接;所述主甲板平台的形状为方形,所述主甲板平台的四个顶点处分别设有立柱浮筒;所述主甲板平台上设有多个用于抬升养殖网箱的起吊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鲍鱼养殖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平设置的上部浮筒,相邻的两个所述养殖网箱之间的上部通过所述上部浮筒连接,所述上部浮筒通过连接件与养殖网箱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保型鲍鱼养殖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与所述养殖网箱连接的卡环以及设置在所述中部浮筒上的弹簧扣,所述卡环与所述弹簧扣连接。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宏茂梁凯孙发强吴永寿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福船海洋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