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屋顶绿化植物栽培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98682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屋顶绿化植物栽培容器,包括外容器和嵌套在内的内容器,在外容器的外壁顶部设置有扣合装置;在内容器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导水渗水层,在内容器的内部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净水过滤层、隔断层和种植层,以及贯穿净水过滤层、隔断层和种植层的导水布条,内容器的底部开孔,在内容器的底部和外容器底部之间设置有储水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能够集雨净水储水,具有重复和任意组合使用的特点,采用轻质塑材,在节水的同时,降低养护成本,实现了屋顶绿化种植结构的多功能化。

A New Vessel for Planting Roof Gree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屋顶绿化植物栽培容器
本技术属于园林绿化与观赏园艺
,具体涉及特别适用于屋顶花园绿化的一种新型屋顶绿化植物栽培容器。
技术介绍
屋顶绿化已成为城市绿化的方向之一,因其合理高效利用了土地资源而备受人们关注,并逐渐成为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屋顶绿化设备先考虑防水层、排蓄水层、净水过滤层、种植基质层等,再进行设计施工,且不破坏屋顶结构。目前仅仅放置种植所需的土壤,底部设有漏水孔,以实现排水功能。然而,这种种植功能单一,浇灌在内的水很快排出,造成一定的水资源浪费。很多现有栽培容器存在很多缺点,现有的市面上的植物栽培花盆,大多使用陶瓷等不透气的盆,屋顶绿化植物如遇持续降雨或栽培基质配比不合适,经常会导致栽培植物烂根死亡;屋顶花园空气流动性大,若遇到持续晴天,花盆由于不能过多存水,必须保持经常不断的浇水,一旦较长时间外出,就会导致植物缺水干枯。另外,现有的可拼接的花盆咬合结构需要过于精准的连接,连接过程繁琐,不适合大面积装饰区域的安装,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屋顶绿化植物栽培容器。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屋顶绿化植物栽培容器,包括外容器和嵌套在内的内容器,在所述外容器的外壁顶部设置有扣合装置;在所述内容器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导水渗水层,在所述内容器的内部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净水过滤层、隔断层和种植层,以及贯穿净水过滤层、隔断层和种植层的导水布条,所述内容器的底部开孔,在所述内容器的底部和外容器底部之间设置有储水层。作为优选,所述扣合装置包括形状相匹配的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所述第一组件包括两个相向设置的扣勾,两个扣勾之间形成插槽,所述第二组件呈T形状,所述第二组件通过插条式设置与第一组件扣合连接,在所述每个外容器1相临边上交替设置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作为优选,所述外容器和内容器均为轻质塑料制成的六边形容器,所述外容器的六个边上交替设置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作为优选,所述导水渗水层和隔断层均为热轧无纺布制成。作为优选,所述净水过滤层为椰壳活性炭。作为优选,在所述净水过滤层的上部内容器的侧壁上设有排水孔。作为优选,所述排水孔距离种植层底部为3cm,距离内容器的底部为6-11cm,所述排水孔的直径为5mm,数量为六个,所述排水孔的端口设置有过滤棉。作为优选,在所述外容器的侧壁上设置有通气孔。作为优选,所述导水布条的中部穿过隔断层,上端延伸至种植层内,下端延伸至内容器的底壁。作为优选,所述储水层为抽屉式的储水层,在所述储水层外设置有拉手,在所述储水层的四角设置有可按压铁片。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嵌套式组合与边缘的扣合装置,使得容器可随意组合拼接、反复使用,操作简单快捷,可根据不同业主需要变换场地,适合屋顶绿化。(2)通过净水过滤层收集雨水,满足植物体对水分的需求,利用其自身完成水分的补给,形成水循环,降低了养护成本。(3)采用轻质塑料,方便搬运,适合屋顶绿化使用。(4)抽屉式储水层得到过滤后多余的水,可再次循环利用,节水的同时,提高了屋顶绿化效率和经济效益。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新型屋顶绿化栽培容器透气性好能防止所栽培的植物烂根,套盆组合可以长期重复使用,还能通过收集、过滤、储存雨水满足植物体对水分的需求,减少养护成本,同时既不破坏屋面结构,又可以根据业主需要组合使用。储水层采用抽屉式结构设在外容器中,可收集过滤后的干净水源,节约水资源,循环利用。附图说明图1是新型屋顶绿化植物栽培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新型屋顶绿化植物栽培容器的内容器侧视图。图3是新型屋顶绿化植物栽培容器的结构俯视图。图4是新型屋顶绿化植物栽培容器的扣合装置示意图。图5是新型屋顶绿化植物栽培容器的扣合装置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5所示,本申请的一种新型屋顶绿化植物栽培容器,包括外容器1和嵌套在内的内容器2,外容器1和内容器2呈上端开口结构,外容器1和内容器2在上端开口处进行嵌套,内容器2包括侧壁3和与侧壁3相连的底部4;在外容器1的外壁顶部设置有扣合装置11;在内容器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导水渗水层5,在内容器2的内部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净水过滤层6、隔断层7和种植层8,以及贯穿净水过滤层6、隔断层7和种植层8的导水布条9,内容器2的底部4开孔,在内容器2的底部4和外容器1底部之间设置有储水层12。扣合装置11包括形状相匹配的第一组件15和第二组件16,第一组件15包括两个相向设置的扣勾,两个扣勾之间形成插槽,第二组件16呈T形状,第二组件16通过插条式设置与第一组件15扣合连接,在每个外容器1相临边上交替设置第一组件15和第二组件16。第一组件15和第二组件16均为轻质塑料件。外容器1和内容器2均为六边形容器,外容器1和内容器2上部开口端呈正六边形,外容器1的六个边上交替设置第一组件15和第二组件16,即共设置3个第一组件15和3个第二组件16。第一组件15与第二组件16之间呈摩擦插接结构且长度相同,实际拼接时,两个容器靠近贴合设置,此时呈T状的第二组件16插入第一组件15的插槽18内,此时便可实现两个容器之间的快速组合,同时两个组合的容器可以通过组合条继续组合其他容器。由于插入至内侧位置,因此整体暴露在外面积小,且容器整体为六面体,六边形花盆组合节省空间,从而使得整体拼接更加美观,且拆卸组合都非常的迅速,解决了传统咬合结构需要过于精准的连接所带来的繁琐,整体适合大面积装饰区域的安装,效率更高。外容器1与内容器2均为轻质塑料制成,质地轻,易于移动,适用于屋顶花园。导水渗水层5和隔断层7均为热轧无纺布制成。种植层8为植物的种植基质,在种植层8进行植物栽植,导水渗水层5实现向种植层8导水渗水,隔断层7防止基质进入净水过滤层6内。净水过滤层6为椰壳活性炭。椰壳活性炭主要用于饮用水、纯净水、工业污水的净化、脱色、脱氯、除臭等。椰壳活性炭的吸附效率和吸附量要优于其他种类的活性炭,并且安全、无污染、无任何副作用。净水过滤层6在净水储水的同时支撑容器的种植层8,当水分供应充足时,容器将水分储藏在净水过滤层6中,在净水过滤层6的上部内容器2的侧壁3上设有排水孔10。多余的水分从排水孔10流出,避免储水过多对植物体造成危害。排水孔10距离种植层8底部为3cm,距离内容器2的底部4为6-11cm,排水孔10的直径为5mm,数量为六个,排水孔10的端口设置有过滤棉。多余的水分从排水孔10流出,避免储水过多对植物体造成危害。在外容器1的侧壁上设置有通气孔,使内容器2的透气性好,防止植物烂根。导水布条9的中部穿过隔断层7,上端延伸至种植层8内,下端延伸至内容器2的底壁。通过无纺布的隔断层7和导水布条9的毛细管力,将水分从净水过滤层6转移到种植层8的基质中,植物体通过自身的蒸腾拉力,将基质中的水分运输到植物体内,进行正常的生理代谢。储水层12为抽屉式的储水层,在储水层12外设置有拉手14,在储水层12的四角设置有可按压铁片17,按压铁片17起倒固定抽屉式的储水层的作用。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屋顶绿化植物栽培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容器(1)和嵌套在内的内容器(2),在所述外容器(1)的外壁顶部设置有扣合装置(11);在所述内容器(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导水渗水层(5),在所述内容器(2)的内部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净水过滤层(6)、隔断层(7)和种植层(8),以及贯穿净水过滤层(6)、隔断层(7)和种植层(8)的导水布条(9),所述内容器(2)的底部(4)开孔,在所述内容器(2)的底部(4)和外容器(1)底部之间设置有储水层(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屋顶绿化植物栽培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容器(1)和嵌套在内的内容器(2),在所述外容器(1)的外壁顶部设置有扣合装置(11);在所述内容器(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导水渗水层(5),在所述内容器(2)的内部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净水过滤层(6)、隔断层(7)和种植层(8),以及贯穿净水过滤层(6)、隔断层(7)和种植层(8)的导水布条(9),所述内容器(2)的底部(4)开孔,在所述内容器(2)的底部(4)和外容器(1)底部之间设置有储水层(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屋顶绿化植物栽培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装置(11)包括形状相匹配的第一组件(15)和第二组件(16),所述第一组件(15)包括两个相向设置的扣勾,两个扣勾之间形成插槽(18),所述第二组件(16)呈T形状,所述第二组件(16)通过插条式设置与第一组件(15)扣合连接,在每个外容器(1)相临边上交替设置第一组件(15)和第二组件(1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屋顶绿化植物栽培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容器(1)和内容器(2)均为轻质塑料制成的六边形容器,所述外容器(1)的六个边上交替设置第一组件(15)和第二组件(16)。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涵丁彦芬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