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病优质菜用大豆新品种的选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69844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6: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产品培育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病优质菜用大豆新品种的选育方法,包括母本的选择、父本的选择、利用系谱法进行七代选育、种植培育注意事项以及抗性的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培育出的新品种表现早熟,丰产性和稳产性好,全生育期92.8天,属夏大豆早熟类型,株型收敛直立,田间抗性好,群体通透性好,合理密植,适于机械化收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病优质菜用大豆新品种的选育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产品选育
,尤其涉及一种抗病优质菜用大豆新品种的选育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市场上的大豆品种存在以下缺点:选育熟期较晚、丰产性与稳产性、抗性强以及商品性不佳,综合性状表现不佳,同时株型外张不具备直立的效果,群体通透性不佳,不适于机械化收获,因此不利于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抗病优质菜用大豆新品种的选育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抗病优质菜用大豆新品种的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亲本的选择:母本选用南主春大豆,南主春大豆表现早熟、百花黑毛,有限结荚习性,蛋白质含量高,株型矮,分枝少,株型收敛,直立,成熟荚为淡褐色,全生育期90天,株高39.5cm,主茎节数9.0个,分枝数1.2个,百粒重20.0g,种皮黄色,脐淡褐色以及落叶完全,父本选用正苏豆,正苏豆为夏大豆早熟类型,全生育期96天,株高65.5cm,紫花棕毛,有限结荚习性,主茎节数15.5个,分枝数2.0个,百粒重25.5g,种皮黄色,脐黑色,落叶完全,主要特点为:株高中等、分枝、百粒重较大以及株型收敛直立;S2、选育过程:将父本、母本于第一年的夏季杂交,经过七代系谱法选育,于第七年获得稳定株系,具体杂交步骤如下:1)、第一年夏季,利用母本南主春大豆与父本正苏豆进行杂交;2)、第二年夏季,将1)中获得的种子进行种植,种植的数量为50株,混收38株;3)、第三年夏季,将2)中混收的38株取出465颗种子进行种植,成熟后选收单株81株;4)、第四年夏季,种植71个株系1679株,选留单株80株;5)、第五年夏季,种植76个株系2450株,选择单株83株;6)、第六年夏季,种植80个株系2700株,选择单株86株;7)、第七年夏季,种植88个株系2800株,选择单株88株;8)、第八年夏季,种植88个株系中选4个性状相近的稳定株系;S3、在多代株系培育种植的过程中,应该遵循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精细整地、合理施肥、精整田间管理、防治病虫害以及适时收获的原则;S4、抗性表现:经系谱法选取的其中两株性状相近的植株,通过人工接种大豆黄叶病毒流行株系SC3和SC7,鉴定品种的抗性结果,对两个株系分别保险为中抗和中感;S5、新品种性状以及定性:经过七代系谱法选育,获得的后代全生育期平均为91.6天,紫花棕毛,株型收敛,有限结荚习性,卵圆叶,株高69.8厘米,底荚高度17.2厘米,主茎节14.2个,分枝数3.7个,单株有效荚数42.4个,单株粒数83.6个,单株粒重18.6克,百粒重26.1克,完全粒率85.2%,褐斑及虫蚀粒少,种皮黄色,种脐黑色,椭圆粒,田间花叶病毒病较轻或未发病,不倒伏,不裂荚,落叶完好,检验中心测定品质结果:蛋白质含量为48.06%,脂肪含量为18.22%,蛋白质与脂肪的总含量为66.28%,同时对新品种定名为“弘大豆88”。优选的,S3中的适期播种和合理密植具体是指适宜播期为5月中旬至6月上旬,油菜、大麦、小麦收获后抢墒播种,如果土壤墒情不好,应及时灌溉,喷灌或沟灌均可,但不可漫灌,亩用种量6-7.5公斤,亩保苗1.3-1.6万株,穴距20厘米,行距50厘米,穴保苗2株。优选的,S3中的精细整地具体是指选择土层深厚、排灌方便的地块,避免连作,迎茬,精耕细整,力求三沟相通,田平、土碎、草净。优选的,保温芯板上开设有一排孔洞,孔洞直径为10mm-120mm。优选的,所述U型钢丝网架的上下两面以及两侧中的任意一条边均留有耳网,且所留耳网的宽度为10mm-150mm。优选的,S3中的合理施肥具体是指施肥结合整地进行,亩施复合肥25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在初花期追肥,苗情长势弱,亩施5-7.5公斤尿素,施于根侧,长势良好,不施追肥。优选的,S3中的精整田间管理具体包括:播种后,大豆生长期间一般中耕除草2-4次,在大豆封行时要做到田间无杂草,苗期降雨量较大时,应及时进行清沟排渍,做到厢沟不积水,大豆生长期间,特别是在结荚初期至鼓粒期如遇干旱,应及时灌溉。优选的,S3中的防治病虫害具体是指苗期注意防治地老虎,中、后期应注意防治蚜虫、豆天峨、豆荚螟、大豆卷叶螟、斜纹夜蛾等害虫。优选的,S3中的适时收获具体包括如下:以叶片大部分脱落,籽粒呈现黄色,手摇有响声为收获期,遇不利天气应抢晴收、晒、脱,避免碾压,防止破损和霉烂。优选的,同时在经过系谱法培育时,田间种植密度应控制在1.3-1.6万株/亩(667㎡)的范围内,中等以上肥力栽培,如初花期封行,及时用低剂量多效唑控苗。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抗病优质菜用大豆新品种的选育方法,有益效果在于该种抗病优质菜用大豆新品种的选育方法具备早熟,丰产性和稳产性好的特点,全生育期92.8天,属夏大豆早熟类型,株型收敛直立,田间抗性好,群体通透性好,合理密植,适于机械化收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抗病优质菜用大豆新品种的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亲本的选择:母本选用南主春大豆,南主春大豆表现早熟、百花黑毛,有限结荚习性,蛋白质含量高,株型矮,分枝少,株型收敛,直立,成熟荚为淡褐色,全生育期90天,株高39.5cm,主茎节数9.0个,分枝数1.2个,百粒重20.0g,种皮黄色,脐淡褐色以及落叶完全,父本选用正苏豆,正苏豆为夏大豆早熟类型,全生育期96天,株高65.5cm,紫花棕毛,有限结荚习性,主茎节数15.5个,分枝数2.0个,百粒重25.5g,种皮黄色,脐黑色,落叶完全,主要特点为:株高中等、分枝、百粒重较大以及株型收敛直立,父本以及母本的选育,能够父本与母本之间的优秀形状能够遗传至后代,从而通过选育的方式,将形状优良的植株进行保留,淘汰劣质性状的植株;S2、选育过程:将父本、母本于第一年的夏季杂交,经过七代系谱法选育,于第七年获得稳定株系,具体杂交步骤如下:1)、第一年夏季,利用母本南主春大豆与父本正苏豆进行杂交;2)、第二年夏季,将1)中获得的种子进行种植,种植的数量为50株,混收38株;3)、第三年夏季,将2)中混收的38株取出465颗种子进行种植,成熟后选收单株81株;4)、第四年夏季,种植71个株系1679株,选留单株80株;5)、第五年夏季,种植76个株系2450株,选择单株83株;6)、第六年夏季,种植80个株系2700株,选择单株86株;7)、第七年夏季,种植88个株系2800株,选择单株88株;8)、第八年夏季,种植88个株系中选4个性状相近的稳定株系;S3、在多代株系培育种植的过程中,应该遵循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精细整地、合理施肥、精整田间管理、防治病虫害以及适时收获的原则,适期播种和合理密植具体是指适宜播期为5月中旬至6月上旬,油菜、大麦、小麦收获后抢墒播种。如果土壤墒情不好,应及时灌溉,喷灌或沟灌均可,但不可漫灌,亩用种量6公斤,亩保苗1.3万株,穴距20厘米,行距50厘米,穴保苗2株,精细整地具体是指选择土层深厚、排灌方便的地块,避免连作,迎茬,精耕细整,力求三沟相通,田平、土碎、草净,合理施肥具体是指施肥结合整地进行,亩施复合肥25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在初花期追肥,苗情长势弱,亩施5公斤尿素,施于根侧,长势良好,不施追肥,精整田间管理具体包括:播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病优质菜用大豆新品种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亲本的选择:母本选用南主春大豆,南主春大豆表现早熟、百花黑毛,有限结荚习性,蛋白质含量高,株型矮,分枝少,株型收敛,直立,成熟荚为淡褐色,全生育期90天,株高39.5cm,主茎节数9.0个,分枝数1.2个,百粒重20.0g,种皮黄色,脐淡褐色以及落叶完全,父本选用正苏豆,正苏豆为夏大豆早熟类型,全生育期96天,株高65.5cm,紫花棕毛,有限结荚习性,主茎节数15.5个,分枝数2.0个,百粒重25.5g,种皮黄色,脐黑色,落叶完全,主要特点为:株高中等、分枝、百粒重较大以及株型收敛直立;S2、选育过程:将父本、母本于第一年的夏季杂交,经过七代系谱法选育,于第七年获得稳定株系,具体杂交步骤如下:1)、第一年夏季,利用母本南主春大豆与父本正苏豆进行杂交;2)、第二年夏季,将1)中获得的种子进行种植,种植的数量为50株,混收38株;3)、第三年夏季,将2)中混收的38株取出465颗种子进行种植,成熟后选收单株81株;4)、第四年夏季,种植71个株系1679株,选留单株80株;5)、第五年夏季,种植76个株系2450株,选择单株83株;6)、第六年夏季,种植80个株系2700株,选择单株86株;7)、第七年夏季,种植88个株系2800株,选择单株88株;8)、第八年夏季,种植88个株系中选4个性状相近的稳定株系;S3、在多代株系培育种植的过程中,应该遵循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精细整地、合理施肥、精整田间管理、防治病虫害以及适时收获的原则;S4、抗性表现:经系谱法选取的其中两株性状相近的植株,通过人工接种大豆黄叶病毒流行株系SC3和SC7,鉴定品种的抗性结果,对两个株系分别保险为中抗和中感;S5、新品种性状以及定性:经过七代系谱法选育,获得的后代全生育期平均为91.6天,紫花棕毛,株型收敛,有限结荚习性,卵圆叶,株高69.8厘米,底荚高度17.2厘米,主茎节14.2个,分枝数3.7个,单株有效荚数42.4个,单株粒数83.6个,单株粒重18.6克,百粒重26.1克,完全粒率85.2%,褐斑及虫蚀粒少,种皮黄色,种脐黑色,椭圆粒,田间花叶病毒病较轻或未发病,不倒伏,不裂荚,落叶完好,检验中心测定品质结果:蛋白质含量为48.06%,脂肪含量为18.22%,蛋白质与脂肪的总含量为66.28%,同时对新品种定名为“弘大豆8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病优质菜用大豆新品种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亲本的选择:母本选用南主春大豆,南主春大豆表现早熟、百花黑毛,有限结荚习性,蛋白质含量高,株型矮,分枝少,株型收敛,直立,成熟荚为淡褐色,全生育期90天,株高39.5cm,主茎节数9.0个,分枝数1.2个,百粒重20.0g,种皮黄色,脐淡褐色以及落叶完全,父本选用正苏豆,正苏豆为夏大豆早熟类型,全生育期96天,株高65.5cm,紫花棕毛,有限结荚习性,主茎节数15.5个,分枝数2.0个,百粒重25.5g,种皮黄色,脐黑色,落叶完全,主要特点为:株高中等、分枝、百粒重较大以及株型收敛直立;S2、选育过程:将父本、母本于第一年的夏季杂交,经过七代系谱法选育,于第七年获得稳定株系,具体杂交步骤如下:1)、第一年夏季,利用母本南主春大豆与父本正苏豆进行杂交;2)、第二年夏季,将1)中获得的种子进行种植,种植的数量为50株,混收38株;3)、第三年夏季,将2)中混收的38株取出465颗种子进行种植,成熟后选收单株81株;4)、第四年夏季,种植71个株系1679株,选留单株80株;5)、第五年夏季,种植76个株系2450株,选择单株83株;6)、第六年夏季,种植80个株系2700株,选择单株86株;7)、第七年夏季,种植88个株系2800株,选择单株88株;8)、第八年夏季,种植88个株系中选4个性状相近的稳定株系;S3、在多代株系培育种植的过程中,应该遵循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精细整地、合理施肥、精整田间管理、防治病虫害以及适时收获的原则;S4、抗性表现:经系谱法选取的其中两株性状相近的植株,通过人工接种大豆黄叶病毒流行株系SC3和SC7,鉴定品种的抗性结果,对两个株系分别保险为中抗和中感;S5、新品种性状以及定性:经过七代系谱法选育,获得的后代全生育期平均为91.6天,紫花棕毛,株型收敛,有限结荚习性,卵圆叶,株高69.8厘米,底荚高度17.2厘米,主茎节14.2个,分枝数3.7个,单株有效荚数42.4个,单株粒数83.6个,单株粒重18.6克,百粒重26.1克,完全粒率85.2%,褐斑及虫蚀粒少,种皮黄色,种脐黑色,椭圆粒,田间花叶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军杨险峰左红梅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弘耕种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