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可视隔离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96664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可视隔离开关,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手柄,上壳体由透明材料制造而成,下壳体的内底面前端固定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接线座和若干个第二接线座,每个第一接线座的前端面上至少设置有一个第一穿线孔,每个第一接线座的上端面上至少穿设有两个第一固定螺钉;每个第二接线座的前端面上至少设置有一个第二穿线孔,每个第二接线座的上端面上至少穿设有两个第二固定螺钉;下壳体的内底面后端固定设置有若干个第三接线座,每个第三接线座的后端面上至少设置有一个第三穿线孔,每个第三接线座的上端面上至少穿设有两个第三固定螺钉。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接线连接可靠、动触头位置观察方便、使用方便且安全可靠,实用性好。

A Multifunctional Visual Isolation Swi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可视隔离开关
本技术涉及隔离开关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可视隔离开关。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隔离开关的动触头位置大多不可见,致使工作人员在维修电路时并不能真正意义上判断隔离开关是否断开,只能单单从手柄的位置来判断,一旦隔离开关的动静触头由于电路故障而发生熔焊时,尽管手柄已断开而实际上电路并没有真正切断,如果此时电工仅仅从手柄位置来判断的话,就会导致触电事故,危及人身安全。另外,现有的隔离开关接线处结构设置不合理,一般仅用一个螺钉锁紧接线,但是隔离开关在安装时容易晃动,在隔离开关安装时的晃动过程中,接线很容易松动,甚至直接将接线全部拔出或拔出一部分,接线固定不可靠,使用不方便,存在安全隐患,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接线连接可靠、动触头位置观察方便、使用方便且安全可靠的多功能可视隔离开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可视隔离开关,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手柄,所述手柄铰接在下壳体内,所述上壳体上对准手柄位置设置有一个手柄活动孔,所述手柄上端露出手柄活动孔,所述上壳体由透明材料制造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可视隔离开关,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和手柄(3),所述手柄(3)铰接在下壳体(2)内,所述上壳体(1)上对准手柄(3)位置设置有一个手柄活动孔(11),所述手柄(3)上端露出手柄活动孔(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由透明材料制造而成,所述上壳体(1)与下壳体(2)可拆卸连接;所述下壳体(2)的内底面前端固定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接线座(4)和若干个第二接线座(5),每个第一接线座(4)的前端面上至少设置有一个第一穿线孔(41),且每个第一接线座(4)的上端面上至少穿设有两个第一固定螺钉(42);每个第二接线座(5)的前端面上至少设置有一个第二穿线孔(51),且每个第二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可视隔离开关,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和手柄(3),所述手柄(3)铰接在下壳体(2)内,所述上壳体(1)上对准手柄(3)位置设置有一个手柄活动孔(11),所述手柄(3)上端露出手柄活动孔(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由透明材料制造而成,所述上壳体(1)与下壳体(2)可拆卸连接;所述下壳体(2)的内底面前端固定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接线座(4)和若干个第二接线座(5),每个第一接线座(4)的前端面上至少设置有一个第一穿线孔(41),且每个第一接线座(4)的上端面上至少穿设有两个第一固定螺钉(42);每个第二接线座(5)的前端面上至少设置有一个第二穿线孔(51),且每个第二接线座(5)的上端面上至少穿设有两个第二固定螺钉(52);所述下壳体(2)的内底面后端固定设置有若干个第三接线座(6),每个第三接线座(6)的后端面上至少设置有一个第三穿线孔(61),且每个第三接线座(6)的上端面上至少穿设有两个第三固定螺钉(62);所述第一穿线孔(41)、第二穿线孔(51)和第三穿线孔(61)均前后贯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可视隔离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启树李力军包志勇陈晓静陈张烽
申请(专利权)人:中欧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