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杯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9582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真空杯控制电路,电路板上设置有触点开关、充电接口和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检测电路、照明电路、驱动主控电路和充电适配电路,充电接口依次通过充电适配电路和检测电路连接驱动主控电路的输入端,驱动主控电路的输出端与照明电路电连接,驱动主控电路的输入端与触点开关相连,电路板上的控制电路结构简单,有效地降低成本的同时能良好地驱动抽真空泵。

A Control Circuit for Vacuum Cu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空杯控制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小型抽真空装置的驱动电路,特别是一种真空杯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真空杯一般通过抽真空泵来抽空气,通过空气开关在完成真空环境的情况下关闭抽真空泵,但是抽真空泵在抽空气时,容易将水汽抽上来,水汽较多时会破坏空气开关,使空气开关失效,更换麻烦,目前市场上的真空杯一般还在抽真空机构中设置一个减压装置来给真空杯内减压,减压装置增加了制造成本,结构复杂,也导致了一般的抽真空机构驱动装置的体积不小,整体的电路结构会更为的复杂,具有成本高、体积臃肿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真空杯控制电路。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真空杯控制电路,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触点开关、充电接口和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检测电路、照明电路、驱动主控电路和充电适配电路,所述充电接口依次通过所述充电适配电路和所述检测电路连接所述驱动主控电路的输入端,所述驱动主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照明电路电连接,所述驱动主控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触点开关相连。所述驱动主控电路包括驱动芯片U1和电阻R13,所述驱动芯片U1的型号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真空杯控制电路,包括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触点开关、充电接口和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检测电路、照明电路、驱动主控电路和充电适配电路,所述充电接口依次通过所述充电适配电路和所述检测电路连接所述驱动主控电路的输入端,所述驱动主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照明电路电连接,所述驱动主控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触点开关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杯控制电路,包括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触点开关、充电接口和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检测电路、照明电路、驱动主控电路和充电适配电路,所述充电接口依次通过所述充电适配电路和所述检测电路连接所述驱动主控电路的输入端,所述驱动主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照明电路电连接,所述驱动主控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触点开关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主控电路包括驱动芯片U1和电阻R13,所述驱动芯片U1的型号为APT32F101,所述触点开关的一端接地,另一端分两路,一路通过所述电阻R13接5V电压,另一路接所述驱动芯片U1的6引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适配电路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5、三极管Q6、三极管Q7、二极管D3、二极管D2、电容C1、电阻R3、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0、电阻R11和电阻RJ5;所述三极管Q1的C极分两路,一路接所述驱动芯片U1的3引脚,另一路通过所述电阻R7后接5V电压;所述三极管Q1的E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B极分三路,一路通过所述电阻R6接地,第二路通过所述电容C1接地,第三路依次通过所述电阻R3和充电接口接地;所述三极管Q6的E极接地,B极通过所述电阻R5接所述驱动芯片U1的16引脚,C极依次通过所述电阻R10和电阻R16接所述三极管Q5的C极;所述三极管Q7的C极接所述二极管D2;所述三极管Q7的B极分两路,一路接所述电阻R16与所述电阻R10的节点,另一路通过所述电阻R11接所述三极管Q7的E极;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通过所述电阻RJ5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但昭聪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昭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