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干扰多类型耦合局部放电信号采集和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9551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干扰多类型耦合局部放电信号采集和处理装置,包括上检测壳体、下检测壳体和探测器,上检测壳体和下检测壳体的外表面通过绝缘连接块分别固定连接有上绝缘壳体和下绝缘壳体,上检测壳体和下检测壳体内表面的中间均固定连接有绝缘隔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该防干扰多类型耦合局部放电信号采集和处理装置,通过设置上绝缘壳体和下绝缘壳体包裹整个装置,使装置的内部形成独立的空间,配合探测器检测,可隔绝电缆其他部位的干扰,而在发射天线的两侧设置引流块,可将外界靠近发射天线的电流导入引流块,避免对发射天线造成干扰,保证了信号发射的稳定,危险程度低,且抗干扰能力强。

A Multi-type Coupled Partial Discharge Signal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Device for Anti-interfer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干扰多类型耦合局部放电信号采集和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
,具体为一种防干扰多类型耦合局部放电信号采集和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局部放电是指当外加电压在电气设备中产生的场强,足以使绝缘部分区域发生放电,但在放电区域内未形成固定放电通道的这种放电现象。电力设备绝缘在足够强的电场作用下局部范围内发生的放电。这种放电以仅造成导体间的绝缘局部短(路桥)接而不形成导电通道为限。每一次局部放电对绝缘介质都会有一些影响,轻微的局部放电对电力设备绝缘的影响较小,绝缘强度的下降较慢;而强烈的局部放电,则会使绝缘强度很快下降。这是使高压电力设备绝缘损坏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设计高压电力设备绝缘时,要考虑在长期工作电压的作用下,不允许绝缘结构内发生较强烈的局部放电。对运行中的设备要加强监测,当局部放电超过一定程度时,应将设备退出运行,进行检修或更换。目前对于电缆的局部放电的检测,通常是人工高空作业用检测设备进行检测,现有的检测设备较为简易,只是对某个点进行检测,但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干扰,使检测数据出现偏差,影响检测的准确性,且人工作业危险程度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干扰多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干扰多类型耦合局部放电信号采集和处理装置,包括上检测壳体(1)、下检测壳体(2)和探测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检测壳体(1)和下检测壳体(2)的外表面通过绝缘连接块(4)分别固定连接有上绝缘壳体(5)和下绝缘壳体(6),所述上检测壳体(1)和下检测壳体(2)内表面的中间均固定连接有绝缘隔板(7),所述探测器(3)的表面与上检测壳体(1)和下检测壳体(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上检测壳体(1)、下检测壳体(2)、绝缘隔板(7)、上绝缘壳体(5)和下绝缘壳体(6)之间均开设有通孔(8),所述上检测壳体(1)与下检测壳体(2)的内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引流针(9),所述下检测壳体(2)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干扰多类型耦合局部放电信号采集和处理装置,包括上检测壳体(1)、下检测壳体(2)和探测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检测壳体(1)和下检测壳体(2)的外表面通过绝缘连接块(4)分别固定连接有上绝缘壳体(5)和下绝缘壳体(6),所述上检测壳体(1)和下检测壳体(2)内表面的中间均固定连接有绝缘隔板(7),所述探测器(3)的表面与上检测壳体(1)和下检测壳体(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上检测壳体(1)、下检测壳体(2)、绝缘隔板(7)、上绝缘壳体(5)和下绝缘壳体(6)之间均开设有通孔(8),所述上检测壳体(1)与下检测壳体(2)的内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引流针(9),所述下检测壳体(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护壳(10),所述防护壳(10)内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无线信号发射器(11),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发射天线(12),所述发射天线(12)的底端依次贯穿下检测壳体(2)与下绝缘壳体(6)并延伸至下绝缘壳体(6)的下方,所述下绝缘壳体(6)的底部且位于发射天线(1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引流块(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干扰多类型耦合局部放电信号采集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检测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若涵余可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志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