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压泵组件及净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9103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6:04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稳压泵组件及净水器。该稳压泵组件包括壳体、稳压泵、第一吸震件和第二吸震件。稳压泵设置在壳体内,第一吸震件设置在稳压泵的头部和壳体之间,第二吸震件设置在稳压泵的尾部和壳体之间。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第一吸震件设置在稳压泵的头部,第二吸震件设置在稳压泵的尾部。利用第一吸震件和第二吸震件将稳压泵的头部和尾部进行弹性连接,使稳压泵不与壳体硬性接触,具有较好的减振降噪程度,能有效解决净水机工作时噪音振动大的问题。

Steady Pressure Pump Assembly and Water Purif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稳压泵组件及净水器
本技术涉及净水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稳压泵组件及净水器。
技术介绍
现今水资源污染越来越严重,城市用水安全问题凸显。针对自来水的二次污染问题以及原水污染而存在自来水中的有害物质,越来越多的净水机得到应用。现有技术中的稳压泵一般包括电机等零件。在电机的高速旋转下,可能会引起水泵产生震动,从而发出噪音。特别是对于一些额定流量较大的水处理装置,就需要较高的电机转速,因而更容易引起稳压泵发出噪音,而且与稳压泵连接的连接管因接触不可靠,从而使得用户在使用产品时会因噪音过大和漏水而影响用户的正常生活。作为整机噪音震动和漏水产生的源头,如何有效减小稳压泵工作时的噪音震动问题,将会决定净水器的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稳压泵组件及净水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净水器的稳压泵处存在的噪音过大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稳压泵组件,包括:壳体;稳压泵,设置在壳体内;第一吸震件,设置在稳压泵的头部和壳体之间;第二吸震件,设置在稳压泵的尾部和壳体之间。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稳压泵包括泵体和设置在泵体的头部的接头,第一吸震件设置在泵体的头部处,第一吸震件与接头配合抵接,第二吸震件设置在泵体的尾部处,壳体上开设有与接头相对应的通孔。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吸震件上设置有配合部,配合部与接头抵接。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配合部为配合孔,配合孔与接头过盈配合。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吸震件为第一弹性吸震件。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吸震件上位于配合孔的外周处开设有与配合孔相连通的止裂槽。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止裂槽为多个,多个止裂槽以配合孔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壳体包括主壳体和罩壳,泵体设置在主壳体内,罩壳套设在泵体的头部,并与主壳体连接,通孔开设在罩壳上。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吸震件设置在罩壳和泵体的头部之间,第二吸震件设置在主壳体与泵体的尾部之间。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稳压泵还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连接在泵体和接头的第一端之间。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稳压泵还包括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连接在接头的第二端上。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吸震件套设在稳压泵的尾部,第二吸震件上开设有过线孔。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吸震件上还开设有避让槽。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吸震件与稳压泵的尾部过盈配合。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稳压泵为第一圆柱体形,壳体为与稳压泵相对应的第二圆柱体形。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吸震件和/或第二吸震件由橡胶材料制成。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净水器,包括稳压泵组件,稳压泵组件为上述的稳压泵组件。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吸震件设置在稳压泵的头部,第二吸震件设置在稳压泵的尾部。利用第一吸震件和第二吸震件将稳压泵的头部和尾部进行弹性连接,使稳压泵不与壳体硬性接触,具有较好的减振降噪程度,能有效解决净水机工作时噪音振动大的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稳压泵组件的实施例的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稳压泵组件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稳压泵组件的稳压泵与吸震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稳压泵与吸震件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稳压泵组件的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稳压泵组件的稳压泵与吸震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5的稳压泵组件的第一吸震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5的稳压泵组件的第二吸震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稳压泵组件,其具有较好的减震降噪程度,能降低净水机工作时发出的噪音震动大小问题,并且可以提高与稳压泵连接的管路的可靠性。图1、图2和图6示出了本技术的稳压泵组件的实施例,该稳压泵组件包括壳体、稳压泵、第一吸震件20和第二吸震件40。稳压泵设置在壳体内,第一吸震件20设置在稳压泵的头部和壳体之间,第二吸震件40设置在稳压泵的尾部和壳体之间。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第一吸震件20设置在稳压泵的头部,第二吸震件40设置在稳压泵的尾部。利用第一吸震件20和第二吸震件40将稳压泵的头部和尾部进行弹性连接,使稳压泵不与壳体硬性接触,具有较好的减振降噪程度,能有效解决净水机工作时噪音振动大的问题。可选的,如图3和图8所示,第二吸震件40套设在稳压泵的尾部,第二吸震件40上开设有过线孔41。更为优选的,第二吸震件40上还开设有避让槽42。过线孔41和避让槽42的设置可以不干涉其他零部件的安装。优选的,第二吸震件40与稳压泵的尾部过盈配合,这样可以增加弹性包裹,减少稳压泵的自由振动。如图1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稳压泵包括泵体11和设置在泵体11的头部的接头12。第一吸震件20设置在泵体11的头部处,第一吸震件20与接头12配合抵接,第二吸震件40设置在泵体11的尾部处,壳体上开设有与接头12相对应的通孔321。稳压泵组件在使用时,接头12处会因为震动产生噪音,也会因为震动而出现连接松动漏水的现象。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泵体11上的接头12处设置第一吸震件20,可以让第一吸震件20吸收接头12处的震动能量,减少噪音的产生;同时第一吸震件20既可以减小接头12处的震动,又可以对接头12提供支撑,这样一来还可以避免接头因为震动而松动漏水。可选的,接头12为两个,包括进水口接头和出水口接头,进水口接头与泵体11的进水口连接,出水口接头与泵体11的出水口连接。优选的,进水口接头和出水口接头与泵体11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为快接式接口或接杆式接口,免去了螺纹连接工艺。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吸震件20上设置有配合部,配合部与接头12抵接。如图4和图7所示,优选的,配合部为配合孔21,配合孔21与接头12过盈配合。这样,第一吸震件20可以通过配合孔21将接头12限制住,同时可以更好的吸收接头12处的震动,提高第一吸震件20对于接头12的减震性能和防松动性能。作为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配合部还可以是弧形槽结构。可选的,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吸震件20为第一弹性吸震件。优选的,第一弹性吸震件由橡胶材质制成。由于柔性的橡胶材质有一定的弹性,可以缓冲稳压泵在工作时的震动,增强密闭性,减少噪音的外传,大大降低或消除接头12处的震动和噪音。如图6和图7所示,优选的,第一吸震件20上位于配合孔21的外周处开设有与配合孔21相连通的止裂槽22。由于配合孔21需要与接头12过盈配合,在安装时可能会让配合孔21周围产生不可控的裂隙。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提前在配合孔21的外周开设止裂槽22,可以便于装配。更为优选的,止裂槽22为多个,多个止裂槽22以配合孔21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可装配性。优选的,第二吸震件40也由橡胶材质制成,该橡胶材质制也是柔性的有一定的弹性。可选的,壳体包括主壳体31和罩壳32,泵体11设置在主壳体31内,第二吸震件40设置在主壳体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稳压泵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稳压泵,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第一吸震件(20),设置在所述稳压泵的头部和所述壳体之间;第二吸震件(40),设置在所述稳压泵的尾部和所述壳体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压泵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稳压泵,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第一吸震件(20),设置在所述稳压泵的头部和所述壳体之间;第二吸震件(40),设置在所述稳压泵的尾部和所述壳体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压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泵包括泵体(11)和设置在所述泵体(11)的头部的接头(12),所述第一吸震件(20)设置在所述泵体(11)的头部处,所述第一吸震件(20)与所述接头(12)配合抵接,所述第二吸震件(40)设置在所述泵体(11)的尾部处,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接头(12)相对应的通孔(3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稳压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震件(20)上设置有配合部,所述配合部与所述接头(12)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稳压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为配合孔(21),所述配合孔(21)与所述接头(12)过盈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稳压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震件(20)为第一弹性吸震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稳压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震件(20)上位于所述配合孔(21)的外周处开设有与所述配合孔(21)相连通的止裂槽(22)。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稳压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裂槽(22)为多个,多个所述止裂槽(22)以所述配合孔(21)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稳压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主壳体(31)和罩壳(32),所述泵体(11)设置在所述主壳体(31)内,所述罩壳(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威滕勇黄晓陈伟杰陈宝陈诗洁雷亚陈锦坚袁斯琪吴紫阳向海涛谢武彬李援开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