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回收摩擦自激振动能量的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能量回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回收摩擦自激振动能量的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微机电系统的发展,电子元器件在向着小体积、低功耗方面发展。电子元器件传统的供能方式是依靠电池,但是电池寿命有限,需要定期更换,这很浪费成本且废旧电池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许多在特殊环境下的电子器件更换电池会很不方便,例如深埋地下或者建筑物中的电子器件。因此研制出一种自供能技术就显得很有必要。目前人们在自然界中获取的能量主要是风能、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等。振动能在自然界是广泛存在的,例如汽车经过大桥时桥梁的振动,高层建筑受到风吹时会左右摇摆,火箭升空时高速运动与空气发生作用而导致火箭的震颤等。其中,摩擦自激振动产生于机械系统中摩擦副之间的相对运动,例如汽车制动器制动时、发动机运作时气缸与活塞之间的运动都会产生摩擦自激振动,在生活中广泛存在。此类振动是靠外界能源的驱动形成的,能源本身不直接给系统提供周期性变化的能量,系统振动能量的周期性变化是靠系统固有的某种自动调节机制、周期性地向能源和环境吞吐能量所造成。目前对于利用摩擦自激振动能量的研究较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回收摩擦自激振动能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动块机构(5),所述制动块机构(5)包括夹具(5A)和层状结构,所述层状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上阻尼层(5B)、压电材料(5C)、下阻尼层(5D)和制动块(5E),所述夹具(5A)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层状结构平面尺寸匹配,层状结构安装于凹槽中,所述压电材料(5C)上设置有两个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收摩擦自激振动能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动块机构(5),所述制动块机构(5)包括夹具(5A)和层状结构,所述层状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上阻尼层(5B)、压电材料(5C)、下阻尼层(5D)和制动块(5E),所述夹具(5A)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层状结构平面尺寸匹配,层状结构安装于凹槽中,所述压电材料(5C)上设置有两个电极。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收摩擦自激振动能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5A)侧面设置有导线孔(5F),所述电极的位置位于导线孔(5F)中。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收摩擦自激振动能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层状结构中各层材料之间粘接连接,上阻尼层(5B)的上表面与夹具(5A)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继良,陈伟,王东伟,汪小凡,范志勇,周仲荣,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