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田用防井喷油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9044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5: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田用防井喷油管,包括管体、撑板、第一污泥泵、第一单向阀、螺栓、端盖、防喷塞、法兰、出液管、第二单向阀、第二污泥泵、进液管、外管、内管、液孔、空腔和中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放置在油田井井口处的管道,在油田井出现溢流情况时,可使管体上的第一污泥泵和第二污泥泵工作,第一污泥泵工作时,使得泥浆注入油田井内,有利于地下层内压力的平衡,第二污泥泵工作时,有利于将油田井内的液体抽出,从而有利于降低井喷情况的产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含有端盖,端盖的底面安装有防喷塞,在油田井出现溢流时,可将端盖盖在管体上,有利于阻挡油田井内物质的喷出,有利于降低井喷造成的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

An Oil Blowout Pipe for Oilfie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田用防井喷油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管,具体是一种油田用防井喷油管,属于管道应用

技术介绍
油田指原油生产的特定区域,有时为特定地域地下集聚的油层的总称。广义上把几个油区合在一起称为油田,例如大庆油田,英国的北海油田,苏联的秋明油田等,油田是地下天然存在的碳化氢,地表条件下则呈液体,人们把这种液体命名为石油,在进行油气开发时,油气井固井后通常直接进行开采,在开采时可能会出现井喷的情况,井喷并非突然发生,而使经过溢流和井涌后才会发展成为井喷,在井喷前只要发现及时,采取合理措施,是可以进行预防的。但现有的油田的油田井内的油管大都具有防井喷的功能,在发现油田井出现有溢流情况时,由于油管自身无法进行井喷的预防,因此无法及时的进行处理,需要由其余地方调取防井喷的设备,此区间需要一定的时间,油田井可能会由溢流演变成井喷,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油田用防井喷油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油田用防井喷油管。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油田用防井喷油管,包括管体、撑板、第一污泥泵、第二污泥泵、法兰、端盖、防喷塞、螺栓、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管体包括内管、外管和中间管,所述内管、中间管和外管依次贴合固定在一起,所述中间管内开有环形空腔,所述内管的底端处开有多个与中间管的空腔相互连通的液孔,所述管体的顶端固接有法兰,所述端盖底面的中心处固接有防喷塞,所述端盖通过螺栓安装在管体顶端的法兰上,靠近所述管体顶端的管体外壁固接有撑板,所述撑板的顶面安装有第一污泥泵和第二污泥泵,所述管体顶端处的外壁安装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的一端穿过管体的外管、中间管和外管延伸至管体的流道内,所述出液管的一端穿过管体的外管延伸至中间管的空腔内,所述第一污泥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进液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污泥泵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出液管的一端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污泥泵与进液管连接的管道以及第二污泥泵与出液管连接的管道上分别安装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优选的,所述进液管、出液管、内管和外管均为无缝钢管,且所述外管的外壁涂有防锈漆。优选的,所述撑板为圆环状,且所述撑板的顶面贴附安装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厚度为10mm。优选的,所述防喷塞为橡胶塞,且所述橡胶塞的外壁贴附安装有膨胀阻水胶条。优选的,所述端盖为碳钢板,所述端盖的顶面中心处固接有拉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为放置在油田井井口处的管道,在油田井出现溢流情况时,可使管体上的第一污泥泵和第二污泥泵工作,第一污泥泵工作时,使得泥浆注入油田井内,有利于地下层内压力的平衡,第二污泥泵工作时,有利于将油田井内的液体抽出,从而有利于降低井喷情况的产生;2、本技术含有端盖,端盖的底面安装有防喷塞,在油田井出现溢流时,可将端盖盖在管体上,有利于阻挡油田井内物质的喷出,有利于降低井喷造成的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俯视图。图中:1、管体,2、撑板,3、第一污泥泵,4、第一单向阀,5、螺栓,6、端盖,7、防喷塞,8、法兰,9、出液管,10、第二单向阀,11、第二污泥泵,12、进液管,101、外管,102、内管,103、液孔,104、空腔,105、中间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技术的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油田用防井喷油管,包括管体1、撑板2、第一污泥泵3、第二污泥泵11、法兰8、端盖6、防喷塞7、螺栓5、进液管12和出液管9,所述管体1包括内管102、外管101和中间管105,所述内管102、中间管105和外管101依次贴合固定在一起,便于提高装置的抗压能力,所述中间管105内开有环形空腔104,所述内管102的底端处开有多个与中间管105的空腔104相互连通的液孔103,便于将油田井内液体的引出,便于油田井内压力的平衡,所述管体1的顶端固接有法兰8,所述端盖6底面的中心处固接有防喷塞7,所述端盖6通过螺栓5安装在管体1顶端的法兰8上,便于端盖6的安装固定,便于降低油田井井喷时井内物质的喷出,靠近所述管体1顶端的管体1外壁固接有撑板2,便于第一污泥泵3和第二污泥泵11的安装,所述撑板2的顶面安装有第一污泥泵3和第二污泥泵11,所述管体1顶端处的外壁安装有进液管12和出液管9,所述进液管12的一端穿过管体1的外管101、中间管105和外管101延伸至管体1的流道内,便于将泥浆引入管体1内,有利于平衡地下层的压力,所述出液管9的一端穿过管体1的外管101延伸至中间管105的空腔104内,便于油田井内液体的引出,有利于油田井内压力的平衡,所述第一污泥泵3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进液管1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污泥泵11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出液管9的一端连接,所述管体1的长度足够长。所述第一污泥泵3与进液管12连接的管道以及第二污泥泵11与出液管9连接的管道上分别安装有第一单向阀4和第二单向阀10,避免油田井内部的压力将第一污泥泵3和第二污泥泵11损坏;所述进液管12、出液管9、内管102和外管101均为无缝钢管,且所述外管101的外壁涂有防锈漆,便于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所述撑板2为圆环状,且所述撑板2的顶面贴附安装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厚度为10mm,便于第一污泥泵3和第二污泥泵11工作时的减震;所述防喷塞7为橡胶塞,且所述橡胶塞的外壁贴附安装有膨胀阻水胶条,便于井喷时,油田井内物体的阻挡;所述端盖6为碳钢板,所述端盖6的顶面中心处固接有拉环,便于将端盖6吊至管体1的法兰8上。本技术在使用时,将装置固定安装在在油田井的井口,此时撑板2的底面与地面相触,在然后将第一污泥泵3和第二污泥泵11外接电源和控制开关,并将第一污泥泵3的输入端与泥浆池连接,当油田井出现溢流等非正常情况时,此时通过控制开关使第一污泥泵3和第二污泥泵11工作,第一污泥泵3工作时,将泥浆池内的泥浆由管体1上的进液管12注入到油田井内,此时泥浆和平衡地下地层的压力,从而降低地下层的压力,同时在第二污泥泵11的作用下,使得管体1内的液体和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田用防井喷油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撑板(2)、第一污泥泵(3)、第二污泥泵(11)、法兰(8)、端盖(6)、防喷塞(7)、螺栓(5)、进液管(12)和出液管(9),所述管体(1)包括内管(102)、外管(101)和中间管(105),所述内管(102)、中间管(105)和外管(101)依次贴合固定在一起,所述中间管(105)内开有环形空腔(104),所述内管(102)的底端处开有多个与中间管(105)的空腔(104)相互连通的液孔(103),所述管体(1)的顶端固接有法兰(8),所述端盖(6)底面的中心处固接有防喷塞(7),所述端盖(6)通过螺栓(5)安装在管体(1)顶端的法兰(8)上,靠近所述管体(1)顶端的管体(1)外壁固接有撑板(2),所述撑板(2)的顶面安装有第一污泥泵(3)和第二污泥泵(11),所述管体(1)顶端处的外壁安装有进液管(12)和出液管(9),所述进液管(12)的一端穿过管体(1)的外管(101)、中间管(105)和外管(101)延伸至管体(1)的流道内,所述出液管(9)的一端穿过管体(1)的外管(101)延伸至中间管(105)的空腔(104)内,所述第一污泥泵(3)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进液管(1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污泥泵(11)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出液管(9)的一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田用防井喷油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撑板(2)、第一污泥泵(3)、第二污泥泵(11)、法兰(8)、端盖(6)、防喷塞(7)、螺栓(5)、进液管(12)和出液管(9),所述管体(1)包括内管(102)、外管(101)和中间管(105),所述内管(102)、中间管(105)和外管(101)依次贴合固定在一起,所述中间管(105)内开有环形空腔(104),所述内管(102)的底端处开有多个与中间管(105)的空腔(104)相互连通的液孔(103),所述管体(1)的顶端固接有法兰(8),所述端盖(6)底面的中心处固接有防喷塞(7),所述端盖(6)通过螺栓(5)安装在管体(1)顶端的法兰(8)上,靠近所述管体(1)顶端的管体(1)外壁固接有撑板(2),所述撑板(2)的顶面安装有第一污泥泵(3)和第二污泥泵(11),所述管体(1)顶端处的外壁安装有进液管(12)和出液管(9),所述进液管(12)的一端穿过管体(1)的外管(101)、中间管(105)和外管(101)延伸至管体(1)的流道内,所述出液管(9)的一端穿过管体(1)的外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东梅
申请(专利权)人:正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