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工程排水防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8930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市政工程排水防臭装置公开了一种通过内外两层结构进行防臭,且通过上固定板和下托板的配合进行排水闭合的防臭装置。能够通过弹片将下托板弹回,使得上固定板和下托板之间闭合防臭。其特征在于缓冲箱置于外套筒顶端,且和外套筒相链条,支撑环置于缓冲箱内壁上,内导流管一端置于外套筒内,另一端置于支撑环内圈,所述外套筒上开有环形槽,所述内导流管位于缓冲箱内的部分直径从下向上逐渐增加,所述缓冲箱顶部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内侧开有限位槽,下托板置于安装板内,所述下托板的外侧边缘置于限位槽内,所述下托板底部置有多个弹片,且分别和限位槽槽底相连接,所述下托板中部置有圆形连接块。

A Deodorizing Device for Municipal Engineering Drain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工程排水防臭装置
本技术一种市政工程排水防臭装置,涉及一种市政工程使用的,对排水口位置进行排水闭合防臭的装置,属于市政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过内外两层结构进行防臭,且通过上固定板和下托板的配合进行排水闭合的防臭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市政排污过程中,会出现在局部堆积或者排放污水有异味,从排水口上窜,影响市政环境,现有的排水都是敞开结构,异味很容易就上窜,尤其是在夏天温度升高,排水系统内更容易出现腐臭,因此需要进行防臭设置,现有的一些防臭装置结构简单,主要通过U型管结构,防止味道上窜,但结构体积较大,不适用市政排水环境,不能直接在现有的排水口位置匹配使用。公开号CN206784555U公开了一种城市道路下水道防臭装置,其结构边沿条、前面板、斜坡条、排水槽、防臭装置、锁紧螺丝、连接条、防臭盖、排水槽底部、后面板、加固条、防臭盖底座、排水口,面板通过边沿条与排水槽相连接,防臭盖与前面板通过连接条相连接,排水槽上设有斜坡条,后面板通过加固条与排水槽底部相连接,排水槽底部与排水口相连接,防臭装置与通过锁紧螺丝与防臭盖相连接,该技术通过面板对排水槽进行隔断密封,且密封防臭形式单一,且在面板偏转后,影响道路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技术一种市政工程排水防臭装置提供了一种通过内外两层结构进行防臭,且通过上固定板和下托板的配合进行排水闭合的防臭装置。能够通过弹片将下托板弹回,使得上固定板和下托板之间闭合防臭。本技术一种市政工程排水防臭装置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一种市政工程排水防臭装置由外套筒、内导流管、缓冲箱、弹片、下托板、上固定板、限位槽、支撑环和环形槽组成,缓冲箱置于外套筒顶端,且和外套筒相链条,所述缓冲箱直径大于外套筒直径,且缓冲箱的直径从上向下逐渐减小,支撑环置于缓冲箱内壁上,内导流管一端置于外套筒内,另一端置于支撑环内圈,所述内导流管一端和外套筒底部间的距离等于外套筒高度的五分之一,所述外套筒上开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和外套筒顶部间的距离为外套筒高度的五分之一,所述内导流管位于缓冲箱内的部分直径从下向上逐渐增加,所述缓冲箱顶部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内侧开有限位槽,下托板置于安装板内,所述下托板的外侧边缘置于限位槽内,所述下托板底部置有多个弹片,且分别和限位槽槽底相连接,所述下托板中部置有圆形连接块,上固定板置于安装板内,且位于上托板的上方,所述上固定板中部开有连接孔,且套置于圆形连接块上,所述下托板上等角度开有多个进水槽,所述上固定板上等角度开有多个进水槽,且和下托板上的多个进水槽相错开。使用时,首先将本技术安装固定在排水口位置,外套筒伸入排水口内,上固定板位于排水口位置,当排水时,污水在排水口位置向下压下托板,下托板向下移动,下托板和上固定板分开,下托板底部的弹片被压缩,进而下托板和上固定板上的进水槽打开,污水通过上固定板上的进水槽流进,然后通过下托板上的进水槽流进缓冲箱内,然后进入到内导流管内,再通过内导流管底部进入到外套筒内,随着外套筒内的水位不断上升,当水位达到环形槽位置时,外套筒内的污水通过环形槽排出进入到地下排水管内,进行排水,当不排水时,下托板不受力,下托板在弹片带动下向上移动恢复,下托板上的圆形连接块进入上固定板上的连接孔内,下托板和上固定板贴合,下托板和上固定板上的进水槽被封死,进而对排水口位置进行封闭,并且外套筒和内导流管双层结构对污水进行阻挡,避免异味上窜,达到市政工程使用的,对排水口位置进行排水闭合防臭的目的。有益效果。一、能够通过弹片将下托板弹回,使得上固定板和下托板之间闭合防臭。二、通过外套筒和内导流管之间的配合,形成封水结构,避免异味上窜。三、结构简单,能够直接和现有的排水口配合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市政工程排水防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市政工程排水防臭装置上固定板和下托板的立体拆分图。附图中其中零件为:外套筒(1),内导流管(2),缓冲箱(3),限位槽(4),下托板(5),上固定板(6),弹片(7),支撑环(8),环形槽(9)。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一种市政工程排水防臭装置是这样实现的,由外套筒(1)、内导流管(2)、缓冲箱(3)、弹片(7)、下托板(5)、上固定板(6)、限位槽(4)、支撑环(8)和环形槽(9)组成,缓冲箱(3)置于外套筒(1)顶端,且和外套筒(1)相链条,所述缓冲箱(3)直径大于外套筒(1)直径,且缓冲箱(3)的直径从上向下逐渐减小,支撑环(8)置于缓冲箱(3)内壁上,内导流管(2)一端置于外套筒(1)内,另一端置于支撑环(8)内圈,所述内导流管(2)一端和外套筒(1)底部间的距离等于外套筒(1)高度的五分之一,所述外套筒(1)上开有环形槽(9),所述环形槽(9)和外套筒(1)顶部间的距离为外套筒(1)高度的五分之一,所述内导流管(2)位于缓冲箱(3)内的部分直径从下向上逐渐增加,所述缓冲箱(3)顶部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内侧开有限位槽(4),下托板(5)置于安装板内,所述下托板(5)的外侧边缘置于限位槽(4)内,所述下托板(5)底部置有多个弹片(7),且分别和限位槽(4)槽底相连接,所述下托板(5)中部置有圆形连接块,上固定板(6)置于安装板内,且位于上托板的上方,所述上固定板(6)中部开有连接孔,且套置于圆形连接块上,所述下托板(5)上等角度开有多个进水槽,所述上固定板(6)上等角度开有多个进水槽,且和下托板(5)上的多个进水槽相错开。使用时,首先将本技术安装固定在排水口位置,外套筒(1)伸入排水口内,上固定板(6)位于排水口位置,当排水时,污水在排水口位置向下压下托板(5),下托板(5)向下移动,下托板(5)和上固定板(6)分开,下托板(5)底部的弹片(7)被压缩,进而下托板(5)和上固定板(6)上的进水槽打开,污水通过上固定板(6)上的进水槽流进,然后通过下托板(5)上的进水槽流进缓冲箱(3)内,然后进入到内导流管(2)内,再通过内导流管(2)底部进入到外套筒(1)内,随着外套筒(1)内的水位不断上升,当水位达到环形槽(9)位置时,外套筒(1)内的污水通过环形槽(9)排出进入到地下排水管内,进行排水,当不排水时,下托板(5)不受力,下托板(5)在弹片(7)带动下向上移动恢复,下托板(5)上的圆形连接块进入上固定板(6)上的连接孔内,下托板(5)和上固定板(6)贴合,下托板(5)和上固定板(6)上的进水槽被封死,进而对排水口位置进行封闭,并且外套筒(1)和内导流管(2)双层结构对污水进行阻挡,避免异味上窜;本技术结构简单,体积较小,能够直接在现有的排水口位置使用;所述缓冲箱(3)直径大于外套筒(1)直径,且缓冲箱(3)的直径从上向下逐渐减小的设计,能够增加缓冲箱(3)的体积,使内部能够存储较多的污水;所述内导流管(2)一端和外套筒(1)底部间的距离等于外套筒(1)高度的五分之一,所述环形槽(9)和外套筒(1)顶部间的距离为外套筒(1)高度的五分之一的设计,能够使环形槽(9)和内导流管(2)一端间的高度差较大,使外套筒(1)和内导流管(2)形成内外双层结构进行排水;所述内导流管(2)位于缓冲箱(3)内的部分直径从下向上逐渐增加的设计,便于污水进入到内导流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工程排水防臭装置,其特征是:由外套筒、内导流管、缓冲箱、弹片、下托板、上固定板、限位槽、支撑环和环形槽组成,缓冲箱置于外套筒顶端,且和外套筒相链条,支撑环置于缓冲箱内壁上,内导流管一端置于外套筒内,另一端置于支撑环内圈,所述外套筒上开有环形槽,所述缓冲箱顶部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内侧开有限位槽,下托板置于安装板内,所述下托板的外侧边缘置于限位槽内,所述下托板底部置有多个弹片,且分别和限位槽槽底相连接,所述下托板中部置有圆形连接块,上固定板置于安装板内,且位于上托板的上方,所述上固定板中部开有连接孔,且套置于圆形连接块上,所述下托板上等角度开有多个进水槽,所述上固定板上等角度开有多个进水槽,且和下托板上的多个进水槽相错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工程排水防臭装置,其特征是:由外套筒、内导流管、缓冲箱、弹片、下托板、上固定板、限位槽、支撑环和环形槽组成,缓冲箱置于外套筒顶端,且和外套筒相链条,支撑环置于缓冲箱内壁上,内导流管一端置于外套筒内,另一端置于支撑环内圈,所述外套筒上开有环形槽,所述缓冲箱顶部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内侧开有限位槽,下托板置于安装板内,所述下托板的外侧边缘置于限位槽内,所述下托板底部置有多个弹片,且分别和限位槽槽底相连接,所述下托板中部置有圆形连接块,上固定板置于安装板内,且位于上托板的上方,所述上固定板中部开有连接孔,且套置于圆形连接块上,所述下托板上等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雪山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泰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