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群智能建筑仿真模型仿真运行实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68662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群智能建筑仿真模型仿真运行实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0)模型仿真线程运行:启动群智能建筑仿真模型,运用线程池动态管理技术,使每一个仿真模型独立地运行在一个线程中;(20)初始化:对群智能建筑仿真模型参数、状态进行初始化;(30)模型数学规律执行:执行运算各模型内部的数学规律公式;(40)参数回调:当模型需要其他模型参数参与运算时,通过回调接口获得参数数据;(50)参数读写:判断是否有对模型数据的读写指令,并执行相应操作,而后转至转至(30)模型数学规律执行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群智能建筑仿真模型仿真运行实现方法,实现对群智能建筑模型的运算执行和数据交换。

A Method to Realize Simulation Operation of Cluster Intelligent Building Simulation Mod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群智能建筑仿真模型仿真运行实现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建筑控制
,特别是一种群智能建筑仿真模型仿真运行实现方法。
技术介绍
群智能建筑系统基于建筑空间分布,将整个建筑及其机电系统看作由建筑空间单元和大型机电设备连接而成的的无中心网。群智能建筑系统呈网络结构,每个建筑空间单元和机电设备各自对应一个CPN(ComputingProcessNode),其中包含标准信息集,集成和管理建筑空间单元内部和大型机电设备自身的各类信息,可以标准化生产、大量复制拓展;CPN之间依据建筑空间的拓扑关系即插即用地连接组成一个网络,相互连接的CPN之间基于网络通信进行并行计算,整体构成一种无中心的计算平台。群智能建筑系统具有底层信息高效共享、自识别、自组织、自协调、易操作、易改造、易扩展等特点,有效地解决了传统集中式建筑控制系统面临的困难,满足了现代智能建筑的新需要。群智能建筑CPN中运行着群智能建筑应用程序,以实现对建筑内智能设备的管理和控制,为了使群智能建筑应用程序在开发完成后得到可靠性、稳定性验证,进而更好地改进完善群智能建筑应用程序,提供一个仿真平台运行群智能建筑应用程序即是一个重要手段。在仿真运行过程中,应用程序的作用对象不再是现实世界中的建筑,而是仿真平台中的虚拟建筑设备、建筑环境等,这些虚拟建筑设备和环境能够刻画描述建筑内部各类设备和物理环境的运行参数和变化特性,通过仿真平台完整地模拟出应用程序在智能建筑中的真实运行情况。在深入分析典型建筑物理过程和设备运行机理基础上,基于传递函数数学模型,建立建筑空间单元及典型机电设备(风机、水泵、制冷机组、冷却塔、风机盘管等)对象仿真模型。每一个群智能建筑仿真模型代表一个群智能建筑智能设备或建筑物理场等,用于刻画各类机电设备和建筑空间的运行方式和状态,例如冷机、水泵、冷却塔、空调箱以及空气流动、水管网流量和压力、热量交换等物理参数场等等,涵盖群智能建筑相关所有空间单元、机电设备和物理环境。仿真模型在仿真平台中的运行实现是仿真测试的基础,实际的群智能建筑中各类设备同时运行,不同的设备和物理场也存在着繁多的关联关系,面对各类不同的群智能建筑仿真模型和复杂的模型调度需求,目前尚无一种仿真模型运行实现方法,支撑仿真模型的运算执行和数据交换。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缺少一种仿真模型运行实现方法,支撑群智能建筑仿真模型并行运行和数据交换,模拟真实群智能建筑不同群智能建筑设备同时运行和设备及物理场的数据关联,实现仿真模型的运算执行和数据交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群智能建筑仿真模型仿真运行实现方法,实现对群智能建筑模型的运算执行和数据交换。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群智能建筑仿真模型仿真运行实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0)模型仿真线程运行:启动群智能建筑仿真模型,运用线程池动态管理技术,使每一个仿真模型独立地运行在一个线程中;(20)初始化:对群智能建筑仿真模型参数、状态进行初始化;(30)模型数学规律执行:执行运算各模型内部的数学规律公式;(40)参数回调:当模型需要其他模型参数参与运算时,通过回调接口获得参数数据;(50)参数读写:判断是否有对模型数据的读写指令,并执行相应操作,而后转至转至(30)模型数学规律执行步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显著优点为:1、真实模拟群智能建筑,运用线程池动态管理技术,通过将各个仿真模型独立运行在不同线程中,实现了仿真模型的并行运行;通过回调接口和读、写接口,实现了不同模型间的数据交互,真实模拟群智能建筑运行情况;2、效率高,通过各个仿真模型的多线程运行,提高了仿真过程的运行速度;通过回调接口读取参数数据,在需要其他仿真模型参数参与运算时获取数据,提高数据调用和运算执行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群智能建筑仿真模型仿真运行实现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图1中参数回调步骤的流程图。图3为图1中参数读写步骤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群智能建筑仿真模型仿真运行实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0)模型仿真线程运行:启动群智能建筑仿真模型,运用线程池动态管理技术,使每一个仿真模型独立地运行在一个线程中;(20)初始化:对群智能建筑仿真模型参数、状态进行初始化;(30)模型数学规律执行:执行运算各模型内部的数学规律公式;(40)参数回调:当模型需要其他模型参数参与运算时,通过回调接口获得参数数据;如图2所示,所述(40)参数回调步骤包括:(41)回调判断:当模型数学规律公式执行需要其他仿真模型提供参数时,参与运算时,继续步骤(42)读取回调接口;无需要则转至步骤(44);(42)读取回调接口;从仿真模型的回调接口接收所需参数数据;(43)读取成功判断:判断是否从回调接口接收数据成功,若接收成功,若接收失败,则转至步骤(42)再次读取回调接口参数数据;(44)继续执行:继续执行数学规律公式至一次运算完成;(45)更新参数内存数据:将运算完成的参数数据放入内存,动态管理维护各个参数数据。(50)参数读写:判断是否有对模型数据的读写指令,并执行相应操作,而后转至转至(30)模型数学规律执行步骤。如图3所示,所述(50)参数读写步骤包括:(51)读参数判断:判断是否存在对模型的读参数指令,当不存在读参数指令时,转至步骤(53);(52)传递参数至读接口:将相应参数数据传递至仿真模型读接口,供模型外部读取;(53)写参数判断:判断是否存在对模型的写参数指令,当不存在写参数指令时,转至步骤(55);(54)接收写接口参数:从仿真模型写接口接收写入的参数数据;(55)更新参数内存数据:维护参数读写后的参数数据,更新参数内存,保持动参数态管理维护。本专利技术群智能建筑仿真模型仿真运行实现方法,真实模拟群智能建筑,运用线程池动态管理技术,通过将各个仿真模型独立运行在不同线程中,实现了仿真模型的并行运行;通过回调接口和读、写接口,实现了不同模型间的数据交互,真实模拟群智能建筑运行情况;通过各个仿真模型的多线程运行,提高了仿真过程的运行速度;通过回调接口读取参数数据,在需要其他仿真模型参数参与运算时获取数据,提高数据调用和运算执行的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群智能建筑仿真模型仿真运行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0)模型仿真线程运行:启动群智能建筑仿真模型,运用线程池动态管理技术,使每一个仿真模型独立地运行在一个线程中;(20)初始化:对群智能建筑仿真模型参数、状态进行初始化;(30)模型数学规律执行:执行运算各模型内部的数学规律公式;(40)参数回调:当模型需要其他模型参数参与运算时,通过回调接口获得参数数据;(50)参数读写:判断是否有对模型数据的读写指令,并执行相应操作,而后转至转至(30)模型数学规律执行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群智能建筑仿真模型仿真运行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0)模型仿真线程运行:启动群智能建筑仿真模型,运用线程池动态管理技术,使每一个仿真模型独立地运行在一个线程中;(20)初始化:对群智能建筑仿真模型参数、状态进行初始化;(30)模型数学规律执行:执行运算各模型内部的数学规律公式;(40)参数回调:当模型需要其他模型参数参与运算时,通过回调接口获得参数数据;(50)参数读写:判断是否有对模型数据的读写指令,并执行相应操作,而后转至转至(30)模型数学规律执行步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40)参数回调步骤包括:(41)回调判断:当模型数学规律公式执行需要其他仿真模型提供参数时,参与运算时,继续步骤(42)读取回调接口;无需要则转至步骤(44);(42)读取回调接口;从仿真模型的回调接口接收所需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启亮邢建春赵硕谢立强王世强王荣浩孙晓波陈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