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86522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升降机构,叉臂机构的第一叉臂和第二叉臂的中部通过转轴交叉连接构成第一叉臂组,第三叉臂和第四叉臂的中部通过转轴交叉连接构成第二叉臂组,转轴之间由叉臂连接轴连接;第一叉臂与第二叉臂的同侧相对面上安装有弧形滑轨,形成剪刀式结构;驱动机构的安装架固定于叉臂连接轴上,安装架上设有导杆,螺母滑块通过其导向孔置于导杆上,安装架上的伺服电机连接丝杆,丝杆与螺母滑块的螺母相旋配,螺母滑块的两侧向外延伸设有拉轴,拉轴端部安装有滑轮,滑轮置于剪刀式结构,可沿其弧形滑轨运动;四叉臂底端的转轮置于安装底板上滑轨的导向槽中,四叉臂顶端的转轮置于载物平台底部滑轨的导向槽中。剪刀式升降机构实现各位置的升降。

A lift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降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升降机构,属于升降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升降装置在机械加工制造领域应用十分广泛,其门类众多,根据其升降结构的不同主要分为剪叉式、套缸式、曲臂式、链条式等等,其中剪叉式升降装置采用多组剪刀臂,利用剪刀臂的张开与闭合实现对重物的举升,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剪叉式升降机中两组剪刀臂互相铰接,其中一组剪刀臂底部固定在底座上,另一组剪刀臂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于上下水平滑轨上,并通过剪刀臂在滑轨上的滑动实现剪刀臂的开合,这样就存在一个弊端,升降机举升或提升的高度受到滑轨长度的制约,因此,对高度要求较高的升降机往往需要更长的滑轨,同样也就需要更大的占地面积,在使用过程中很不方便。另外,剪刀式升降机多采用液压驱动,存在提升位置不利于准确控制、提升力不够大等弊端。且,升降机降落到位需要加信号进行检测,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升降机构。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升降机构,特点是:包括驱动机构、叉臂机构以及安装底板,所述叉臂机构包含第一叉臂、第二叉臂、第三叉臂以及第四叉臂,第一叉臂和第二叉臂的中部通过第一转轴交叉连接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叉臂机构以及安装底板,所述叉臂机构包含第一叉臂、第二叉臂、第三叉臂以及第四叉臂,第一叉臂和第二叉臂的中部通过第一转轴交叉连接构成第一叉臂组,第三叉臂和第四叉臂的中部通过第二转轴交叉连接构成第二叉臂组,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通过叉臂连接轴相连接;第一叉臂与第二叉臂的同侧相对面上安装有弧形滑轨,两弧形滑轨形成剪刀式结构一,相对应地,第三叉臂与第四叉臂的同侧相对面上安装有弧形滑轨,两弧形滑轨形成剪刀式结构二;所述驱动机构包含伺服电机、丝杆、螺母滑块以及安装架,安装架固定于叉臂机构的叉臂连接轴上,安装架上设置有导杆,螺母滑块通过其导向孔置于导杆上,可沿导杆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叉臂机构以及安装底板,所述叉臂机构包含第一叉臂、第二叉臂、第三叉臂以及第四叉臂,第一叉臂和第二叉臂的中部通过第一转轴交叉连接构成第一叉臂组,第三叉臂和第四叉臂的中部通过第二转轴交叉连接构成第二叉臂组,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通过叉臂连接轴相连接;第一叉臂与第二叉臂的同侧相对面上安装有弧形滑轨,两弧形滑轨形成剪刀式结构一,相对应地,第三叉臂与第四叉臂的同侧相对面上安装有弧形滑轨,两弧形滑轨形成剪刀式结构二;所述驱动机构包含伺服电机、丝杆、螺母滑块以及安装架,安装架固定于叉臂机构的叉臂连接轴上,安装架上设置有导杆,螺母滑块通过其导向孔置于导杆上,可沿导杆直线滑动,伺服电机固定于安装架上,伺服电机的主轴上连接一丝杆,丝杆与螺母滑块的螺母相旋配,丝杆与叉臂连接轴相垂直,螺母滑块的两侧向外延伸设置有拉轴,拉轴与叉臂连接轴相平行,两侧拉轴的端部均安装有滑轮,其中一滑轮置于剪刀式结构一,可沿其弧形滑轨运动,另一滑轮置于剪刀式结构二,可沿其弧形滑轨运动;所述第一叉臂、第二叉臂、第三叉臂以及第四叉臂的底端均安装有转轮,转轮分别置于安装底板上滑轨的导向槽中,可沿导向槽水平运动;所述第一叉臂、第二叉臂、第三叉臂以及第四叉臂的顶端也均安装有转轮,转轮分别置于载物平台底部滑轨的导向槽中,可沿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浩周翔宇潘晓芬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优备精密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