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装置的排水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85202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分类装置的技术领域,公开了垃圾分类装置的排水结构,包括位于垃圾分类装置的传输结构下方的盛水槽及与盛水槽连通且将盛水槽内的污水排出的排水管,盛水槽的顶部具有呈开口状布置的顶端开口,盛水槽的顶端开口呈条状布置,且沿着传输结构的传输方向延伸布置,盛水槽的顶端开口与传输结构的下方呈正对布置,盛水槽盛接垃圾分类装置的传输结构渗透出的污水,传输结构上渗透出的污水通过顶部开口排放至盛水槽内,排水管与盛水槽连通,盛水槽内的污水能够流入排水管,通过排水管排出,完成对污水的排放,解决现有技术中垃圾分类装置中传输结构的下方渗透出的污水排放困难的问题。

Drainage Structure of Waste Sor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垃圾分类装置的排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垃圾分类装置的
,特别涉及垃圾分类装置的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为了更好地体现节能环保的理念,人们越来越注重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运用垃圾分类装置能够方便快捷地解决垃圾分类问题。目前,垃圾分类装置的工作方式主要是,投放垃圾至垃圾分类装置中,并由传输结构传送至下一个平台,在传送垃圾的过程中,放置在传输结构上的垃圾混杂有污水,污水会被排放至操作区的地面上,通常使用储水结构放置于传输结构底端,用于盛接传输结构的底端渗透出的污水。现有技术中,常常人工放置储水结构在传输结构的底端,人工放置常常会使放置位置偏移,传输结构的底端渗透出的污水部分被排放至地面,降低操作区域的卫生状况,并且人工放置,费时费力,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垃圾分类装置的排水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垃圾分类装置的传输结构渗透出的污水排放困难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垃圾分类装置的排水结构,包括位于垃圾分类装置的传输结构下方的盛水槽及与所述盛水槽连通且将盛水槽内的污水排出的排水管,所述盛水槽的顶部具有呈开口状布置的顶端开口,所述盛水槽的顶端开口呈条状布置,且沿着所述传输结构的传输方向延伸布置,所述盛水槽的顶端开口与所述传输结构的下方呈正对布置,所述盛水槽盛接所述垃圾分类装置的传输结构渗透出的污水。进一步的,所述盛水槽具有与所述盛水槽的顶端呈开口正对布置的槽底,所述盛水槽的侧壁具有用于插设排水管的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位于所述盛水槽的侧壁的底端。进一步的,所述盛水槽的顶部设扣接部,通过所述扣接部,所述盛水槽扣接在所述传输结构的下方。进一步的,所述盛水槽的内部设有滤网,所述滤网与所述盛水槽的顶端开口呈正对布置,且所述滤网的四周抵接在所述盛水槽的内侧壁,所述滤网位于所述排水口的上方。进一步的,所述盛水槽的侧壁设置有排渣口,所述排渣口位于所述滤网的上方,所述排渣口插设有排渣管。进一步的,所述滤网呈朝向所述排渣口方向向下倾斜布置。进一步的,沿所述盛水槽自内而外的方向,所述排渣口呈朝下倾斜布置。进一步的,所述滤网的上方设有扫拨拥堵在所述排渣口处的残渣的扫拨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扫拨结构包括通过摆动扫拨的扫拨刷,所述扫拨刷的端部活动铰接在所述盛水槽的侧壁。进一步的,所述扫拨结构包括清扫滤网的清扫刷,所述清扫刷朝向所述排渣口方向清扫所述残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垃圾分类装置的排水结构,盛水槽盛的顶部开口位于垃圾分类装置的传输结构的下方,这样传输结构上渗透出的污水可以排放通过顶部开口排放至盛水槽内,排水管与盛水槽连通,盛水槽内的污水能够流入排水管,通过排水管排出,完成对污水的排放,解决现有技术中垃圾分类装置中传输结构的下方渗透出的污水排放困难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垃圾分类装置的排水结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参照图1所示,为本技术提供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垃圾分类装置的排水结构,用于将垃圾分类装置的传输结构渗透出来的污水排出。垃圾分类装置的排水结构包括盛水槽11及排水管12,盛水槽11位于垃圾分类装置的传输结构的下方,排水管12与盛水槽11连通,且排水管同时可以连通至外部的污水收集设备或排污设备中,将盛水槽排出;盛水槽11的顶部具有呈开口状布置的顶端开口,盛水槽11的顶端开口呈条状布置,盛水槽11的顶端开口沿着传输结构的传输方向延伸布置,且盛水槽11的顶端开口与传输结构的下方呈正对布置。传输结构在传输垃圾的过程中,垃圾中的污水朝下渗透,通过盛水槽的顶部开口落入在盛水槽的内部,由于盛水槽11的顶端开口呈条状布置,且沿着传输结构的传输方向呈延伸状布置,这样,保证传输结构渗透下来的污水可以全部通过顶部开口落入在盛水槽内,盛水槽内的污水再通过排水管排出,排污操作简单便捷,避免污水对作业地面的污染。盛水槽11具有槽底,槽底与盛水槽11的顶端呈开口呈正对布置,盛水槽11的侧壁具有排水口,排水管的一端插设在该排水口中,实现排水管与盛水槽的连通,且排水口位于盛水槽11的侧壁的底端,这样,保证盛水槽内的污水能够及时通过排水管12排出,不会滞留在盛水槽11内。盛水槽11的顶部设置有扣接部,通过扣接部,盛水槽11可以扣接在传输结构的下方,从而将盛水槽固定在传输结构的下方,当然,也可以将盛水槽从传输结构上拆卸下来,定时对盛水槽进行清洗。盛水槽11的内部设有滤网15,滤网15与盛水槽11的顶端开口呈正对布置,滤网15的四周抵接在盛水槽11的内侧壁上,且滤网15位于排水口的上方,这样,落入盛水槽内的污水,首先会经过滤网的过滤,进而再由排水管排出,滤网能够过滤掉污水中的残渣,避免残渣堵塞排水管12。盛水槽11的侧壁设置有排渣口,排渣口位于滤网15的上方,排渣口插设有排渣管13,这样,滤网上滞留的残渣则可以通过排渣管排出,并且,残渣也能够循环利用,节能减排,体现环保的理念。滤网15朝向排渣口方向向下倾斜布置,便于堆积在滤网15上的残渣滑落至排渣口。沿盛水槽11自内而外的方向,排渣口朝下倾斜布置,这样,便于堆积在排渣口处的残渣滑落至排渣管13内。为了更加高效的将滤网上的残渣快速通过排渣管排出,滤网15的上方设有扫拨结构,该扫拨结构可以扫拨拥堵在排渣口处的残渣,使得残渣快速进入排渣管,避免对排渣口造成拥堵。扫拨结构包括扫拨刷14,扫拨刷14能够通过摆动实现扫拨残渣,扫拨刷14的端部活动铰接在盛水槽11的侧壁上,这样,通过不断的摆动扫拨刷,使得扫拨刷不断的扫拨排渣口处的残渣。滤网上方设置有清扫滤网15上的残渣的清扫刷,清扫刷通过横向平移将滤网上的残渣清扫至排渣口处,这样,避免残渣堵塞滤网的滤孔。盛水槽具有两个横向布置的横向侧壁,横向侧壁上具有朝向排渣口延伸布置的轨道,清扫刷的两端分别对应活动连接在横向侧壁的轨道上,这样,清扫刷则可以沿着轨道实现横向平移。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垃圾分类装置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垃圾分类装置的传输结构下方的盛水槽及与所述盛水槽连通且将盛水槽内的污水排出的排水管,所述盛水槽的顶部具有呈开口状布置的顶端开口,所述盛水槽的顶端开口呈条状布置,且沿着所述传输结构的传输方向延伸布置,所述盛水槽的顶端开口与所述传输结构的下方呈正对布置,所述盛水槽盛接所述垃圾分类装置的传输结构渗透出的污水。

【技术特征摘要】
1.垃圾分类装置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垃圾分类装置的传输结构下方的盛水槽及与所述盛水槽连通且将盛水槽内的污水排出的排水管,所述盛水槽的顶部具有呈开口状布置的顶端开口,所述盛水槽的顶端开口呈条状布置,且沿着所述传输结构的传输方向延伸布置,所述盛水槽的顶端开口与所述传输结构的下方呈正对布置,所述盛水槽盛接所述垃圾分类装置的传输结构渗透出的污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分类装置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水槽具有与所述盛水槽的顶端呈开口正对布置的槽底,所述盛水槽的侧壁具有用于插设排水管的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位于所述盛水槽的侧壁的底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分类装置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水槽的顶部设扣接部,通过所述扣接部,所述盛水槽扣接在所述传输结构的下方。4.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垃圾分类装置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水槽的内部设有滤网,所述滤网与所述盛水槽的顶端开口呈正对布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波李奇蔚陈燕璇简思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国源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