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板的运输护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84831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墙板的运输护角,包括顶板、第一侧板、加强板、第二侧板和底板,所述的顶板包括延伸段和增厚段,所述加强板在顶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底板之间分隔出第一空槽和第二空槽,所述延伸段底面与第二侧板左面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圆弧段,所述增厚段底面与第二侧板右面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圆弧段,所述顶板与第一侧板的连接处内外分别设有内圆弧和外圆弧,将护角设置为长条形,避免了墙板中段在搬运过程中受损,通过在顶板和第一侧板之间设置内圆弧和外圆弧,增大增厚段、第二侧板和底板的厚度以及在增厚段和底板之间增设加强板提高护角的强度,通过设置第一空槽和第二空槽作为缓冲,提高护角的弹性。

A Transportation Corner of Wall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墙板的运输护角
本技术涉及护角的
,特别是一种墙板的运输护角的

技术介绍
墙板在运输以及搬运等过程中,其拼接角极易受破损,因此人们会在墙板的四个角设置护角以提高其抗撞击性,从而保证产品完好无损地运到目的地。现有的墙板护角如图2所示,由一块护角板8弯折成90°制成,常用材料为泡沫、木板或纸,泡沫利用良好的缓冲作用来防止撞损,但是抗冲击强度较低,木板强度虽然比泡沫高,但质地坚硬,缓冲弹性较差,而且使用木板成本较高,纸护角易吸水受潮。此外传统的包装方式是在墙板的四个角用四块单独的护角加以衬垫,这种包装在搬运过程中,手只能握住护角处,中间段墙板的拼接角不慎受力仍然十分容易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墙板的运输护角,能够将护角设置为长条形,避免了墙板中段在搬运过程中受损,通过在顶板和第一侧板之间设置内圆弧和外圆弧,增大增厚段、第二侧板和底板的厚度以及在增厚段和底板之间增设加强板提高护角的强度,通过设置第一空槽和第二空槽作为缓冲,提高护角的弹性,整体制造成本低,可重复使用性好,防损安全性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墙板的运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墙板的运输护角,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1)、第一侧板(2)、加强板(3)、第二侧板(4)和底板(5),所述的顶板(1)包括延伸段(11)和增厚段(12),所述第一侧板(2)的顶端与增厚段(12)的右端相连接,所述第二侧板(4)的顶端与延伸段(11)和增厚段(12)的交界点处相连接,所述底板(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4)底端相连接,所述加强板(3)位于顶板(1)和底板(5)之间,所述加强板(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4)连接,所述加强板(3)在顶板(1)、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4)和底板(5)之间分隔出第一空槽(6)和第二空槽(7),所述延伸段(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板的运输护角,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1)、第一侧板(2)、加强板(3)、第二侧板(4)和底板(5),所述的顶板(1)包括延伸段(11)和增厚段(12),所述第一侧板(2)的顶端与增厚段(12)的右端相连接,所述第二侧板(4)的顶端与延伸段(11)和增厚段(12)的交界点处相连接,所述底板(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4)底端相连接,所述加强板(3)位于顶板(1)和底板(5)之间,所述加强板(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4)连接,所述加强板(3)在顶板(1)、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4)和底板(5)之间分隔出第一空槽(6)和第二空槽(7),所述延伸段(11)底面与第二侧板(4)左面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圆弧段(111),所述增厚段(12)底面与第二侧板(4)右面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圆弧段(121),所述顶板(1)与第一侧板(2)的连接处内外分别设有内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华平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帝盛集成家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