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功能可循环快递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7523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功能可循环快递箱,由箱体、弹簧杆、磁铁、箱门、显示屏、电极导杆、导杆槽、网络终端接口、轮子卡槽、弹簧、圆槽、杆、卡销、回位弹簧、线圈、铁芯、可拆卸万向轮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运输和取件过程储存货物和信息显示,可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基于物联网实现实时监控与自助取件,避免寄件丢失、信息泄露,减少人工成本。将该装置型号统一、可堆叠充电和运输;加装可拆卸万向轮运输效率提高,具有其他同类不具有的互换性、标准性。适用于各种型号的快递货物的装运。

A Multifunctional Recyclable Express Box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功能可循环快递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快递箱,特别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功能可循环快递箱。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互联网电子商务领域的蓬勃发展,人们的对于信息的保护意识逐渐增强。传统快递箱主要是纸盒,将收件人和发货人的信息贴在箱外,其导致信息泄露事件屡见不鲜,快递丢件问题时常发生,而纸盒一般一次性使用,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的浪费。邮件的搬运和接收耗费大量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所述的不足及满足环保、实用性、集成性、互换性的要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功能可循环快递箱,该装置以单片机为核心,以机械结构为载体,实现网络信息传输和GPS定位监管。将所有货物信息利用中心处理系统形成二维码发送并保存至网络终端,将本装置进行堆叠起来在最下端装上可拆卸式万向轮以方便搬运,到达相应的取件点,网络终端向收件人手机发出二维码,收件人通过向显示屏扫描即可自动打开箱门,得到自己的邮件。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功能可循环快递箱,由箱体、弹簧杆、磁铁、箱门、显示屏、电极导杆、导杆槽、网络终端接口、轮子卡槽、内置弹簧、圆槽、杆、卡销、回位弹簧、线圈、铁芯、可拆卸万向轮组成。其基本特征在于:将箱体(1)做成矩形,电极导杆(6)用螺钉连接箱体(1)上平面;箱门(4)由合页和扭簧与箱体(1)连接;箱体(1)底部做成两个圆柱槽,弹簧杆(2)通过圆槽(11)和内置弹簧(10)装配在圆柱槽上;磁铁(3)用胶水粘连在箱体(1)前端;网络终端接口(8)利用螺栓和垫片固定在箱体(1)后表面;显示屏(5)用螺钉内嵌在箱门(4)上。箱体(1)底面制成凹形的导杆槽(7)与电极导杆(6)进行配合;可拆卸万向轮(24)通过压块I(19)、压块II(20)和复位弹簧(22)嵌入轮子卡槽(9)内,网络终端接口(8)通过螺钉固定在箱体(1)后面。弹簧杆(2)由杆(12)、内置弹簧(10)及圆槽(11)组成,内置弹簧(10)焊接在杆(12)前端;在杆(12)上挖一个圆槽(11)。在箱体(1)内壁制成凹孔(18),将线圈(17)缠绕在铁芯(16)上,用胶水将铁芯(16)粘在凹孔(18)底部,卡销(14)通过端板(13)限位,同时与回位弹簧(15)焊接在一起,回位弹簧(15)与铁芯(16)焊接起来;端板(13)通过螺钉和垫圈固定在箱体(1),位于凹孔(18)上。可拆卸万向轮(24)由压块I(19)、压块II(20)、轮架(21)、复位弹簧(22)、轮子(23)组成,复位弹簧(22)一端与压块I(19)焊接在一起,另一端与压块II(20)焊接在一起;轮子(23)通过轴承和螺栓固定在轮架(21)上。本专利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与传统快递箱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本装置可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资源浪费。(2)基于物联网实现实时监控与自助取件,避免寄件丢失、信息泄露,减少人工成本。(3)将该装置型号统一、可堆叠充电和运输;加装可拆卸万向轮运输效率提高,具有其他同类不具有的互换性、标准性。适用于各种型号的快递货物的装运。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要轮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后视轮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弹簧杆组件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弹簧杆限位装置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可拆卸万向轮安装部位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可拆卸万向轮轮廓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运输和充电过程堆叠效果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工作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要轮廓图,主要包括箱体(1),弹簧杆(2),磁铁(3),箱门(4),显示屏(5),电极导杆(6)。图2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后视轮廓图,主要包括导杆槽(7),网络终端接口(8),轮子卡槽(9)。图3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弹簧杆组件视图,它是由内置弹簧(10),圆槽(11),杆(12)组成。图4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弹簧杆限位装置图,主要包括箱体(1),端板(13),卡销(14),回位弹簧(15),铁芯(16),线圈(17),凹孔(18)。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可拆卸万向轮安装部位剖视图,主要包括轮子卡槽(9)、压块Ⅰ(19),压块Ⅱ(20),轮架(21),复位弹簧(22)。图6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可拆卸万向轮轮廓图,主要包括压块Ⅰ(19),压块Ⅱ(20),轮架(21),复位弹簧(22)、轮子(23)。图7所示是本专利技术运输和充电过程堆叠效果图,图8所示是本专利技术工作流程图,主要包括箱体(1)、箱门(4)、显示屏(5)、电极导杆(6)、可拆卸万向轮(24);其工作过程:装入寄件上传信息至网络终端,形成寄件信息二维码,运送寄件,堆放寄件在收件点,发送二维码至收件人,凭二维码自助取件。本专利技术原理如下:本专利技术基于物联网,结合机电技术。在发件点发件人将寄件装入本专利技术,同时将寄件信息导入本专利技术。在运输时,该专利技术的箱门(4)与箱体(1)通过磁铁(3)吸附从而严密配合,不能打开。其内部装有重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可实时反映寄件状态在显示屏(5)上。该专利技术也具有GPRS定位装置及蓄能装置,GPRS定位装置可以让收件人随时了解寄件的位置信息,蓄能则是通过电极导杆(6)与导杆槽(7)连接并在在收件点连接电源实现的。运输完成后,通过电极导杆(6)与导杆槽(7)连接,本装置可进行多个堆叠,将最底下的快递箱底部装四个可拆卸万向轮(24)。用手挤压压块Ⅰ(19)与压块Ⅱ(20)使它卡入轮子卡槽(9),同时复位弹簧(22)使之卡紧不会松动,从而利于便捷推动多个快递箱进行揽件,当完成揽件后再次用手挤压压块Ⅰ(19)与压块Ⅱ(20)便可拆卸万向轮(24)离开箱体(1)。当寄件被运送到收件点时,快递箱后部位的网络终端接口(8)与货架接口配合将寄件信息以二维码的形式发给收件人,收件人在收件点凭二维码在货架扫描口完成扫描后,便可弹开对应的快递箱自助取出寄件。寄件被取出时,二维码信息通过网络终端接口(8)作用箱体(1)凹孔(18)处衔铁线圈,弹簧杆限位装置使卡销(14)与圆槽(11)分开,回位弹簧(15)将杆(12)弹出,从而打开箱门(4)。同时该寄件的信息与收件人的信息即会被删除。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专利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造,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功能可循环快递箱,由箱体、弹簧杆、磁铁、箱门、显示屏、电极导杆、导杆槽、网络终端接口、轮子卡槽、内置弹簧、圆槽、杆、卡销、回位弹簧、线圈、铁芯、可拆卸万向轮组成;其基本特征在于:将箱体(1)做成矩形,电极导杆(6)用螺钉连接箱体(1)上平面;箱门(4)由合页和扭簧与箱体(1)连接;箱体(1)底部做成两个圆柱槽,弹簧杆(2)通过圆槽(11)和内置弹簧(10)装配在圆柱槽上;磁铁(3)用胶水粘连在箱体(1)前端;网络终端接口(8)利用螺栓和垫片固定在箱体(1)后表面;显示屏(5)用螺钉内嵌在箱门(4)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功能可循环快递箱,由箱体、弹簧杆、磁铁、箱门、显示屏、电极导杆、导杆槽、网络终端接口、轮子卡槽、内置弹簧、圆槽、杆、卡销、回位弹簧、线圈、铁芯、可拆卸万向轮组成;其基本特征在于:将箱体(1)做成矩形,电极导杆(6)用螺钉连接箱体(1)上平面;箱门(4)由合页和扭簧与箱体(1)连接;箱体(1)底部做成两个圆柱槽,弹簧杆(2)通过圆槽(11)和内置弹簧(10)装配在圆柱槽上;磁铁(3)用胶水粘连在箱体(1)前端;网络终端接口(8)利用螺栓和垫片固定在箱体(1)后表面;显示屏(5)用螺钉内嵌在箱门(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功能可循环快递箱,其特征在于:箱体(1)底面制成凹形的导杆槽(7)与电极导杆(6)进行配合;可拆卸万向轮(24)通过压块I(19)、压块II(20)和复位弹簧(22)嵌入轮子卡槽(9)内,网络终端接口(8)通过螺钉固定在箱体(1)后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星李欣竹李秀竹姜天缘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