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膜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7350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面膜纸,所述面膜纸中的保湿材料层可以锁住营养液,防止水分的流失,大大延长面膜涂覆的时间;所述蚕丝层的使用易与脸部皮肤更好的贴合,锁水持久,与保湿材料层配合使用时,更能凸显其锁水效果;同时能促进皮肤细胞活力,防血管硬化,长期使用可防皮肤衰老,对某些皮肤病有特殊的止痒效果。再加之与脸部直接贴合的活性炭层,使得活性层中的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球形活性炭具有最佳的吸附性能,其可以有效吸附脸部皮肤的油脂,有害物质等;同时,所述面膜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较低;所述面膜特别适用于出差旅行等场所,无需对面部进行清洁,直接使用。

A facial mask pap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膜纸
本技术属于面膜
,具体涉及一种含有活性炭的具有清洁功能的面膜纸。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化妆品在人们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其中面膜作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护肤产品,具有一般清洁类化妆品所无法达到的效果,如去除深层的污垢,补充皮肤所需营养的功效。面膜可分为粉状面膜、膏状面膜、成型面膜等。其中粉状面膜和膏状面膜涂覆后往往难以清洗,而剥离型面膜是最近研发出的一种具有较好清洁效果的面膜,其主要为膏状或凝胶状,使用时涂敷于面部,10-20min后形成一层薄膜,随后将其剥离或洗去。该面膜与皮肤的充分接触和黏合,剥离时可依靠其吸附能力将皮肤上的黑头,污垢、皮屑等通通剥离下来,具有很强的清洁作用。但市面上大多数剥离型面膜成膜后,面膜与面部粘合力过大,撕拉时会对皮肤带来一定的伤害,容易造成皮肤松弛、毛孔粗大以及一些皮肤过敏的问题,而且撕下后要用清水清洗,并且要再擦一些爽肤水、润肤露,以滋润皮肤。而成型面膜则具有使用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涂覆于面膜后,还可以在面膜纸上对脸部进行按摩,使用过后其清理较为简单,不会对皮肤造成更多的伤害。中国专利文献CN106691876A公开了一种碳材料面膜,所述面膜中含有纤维状碳材料,同时所述碳材料上设置穿孔,通过穿线与基体膜固定,但是所述碳材料制备工艺复杂,使得制备成本大大提高,且所述面膜的保湿性能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面膜纸,所述面膜纸包括依次设置的保湿材料层、蚕丝层、活性炭层;所述保湿材料层置于外侧,所述活性炭层置于内侧。根据本技术,所述保湿材料层包括第一保湿区域和第二保湿区域;所述第一保湿区域的保湿材料层厚度为0.3-0.8mm,保湿材料层的克重为30-50g/m2。所述第二保湿区域的保湿材料层厚度为0.2-0.6mm,保湿材料层的克重为20-40g/m2。所述保湿材料层可以很好的锁住面膜营养液,保持面膜纸的水分,避免所述面膜纸在长时间使用时由于营养液的挥发而导致面膜纸变干等现象的出现。而通过设置不同克重和厚度保湿材料层的保湿区域,可以有效解决营养液在重力作用下不断向下流动,甚至是滴落下来等现象的出现。这是因为第一保湿区域内的保湿材料层的厚度较厚、克重较大,含水能力优于第二保湿区域内的保湿材料层。根据本技术,所述面膜纸的形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的面膜纸的形状,如与脸型适配的形状,所述面膜纸的最顶端和最低端为端点,对折后形成中线,所述中线上方为第一保湿区域,所述中线下方为第二保湿区域。根据本技术,所述第一保湿区域的保湿材料层的孔隙率为50-65%;所述第二保湿区域的保湿材料层的孔隙率为60-75%;所述孔隙率可以允许外部的空气进入,实现面膜贴附过程中脸部毛细孔的呼吸,所述毛细孔的呼吸再与活性炭层的配合使用,可以更好的实现毛细孔内部有害物质的排出。根据本技术,所述保湿材料层可以是具有保湿性能的材料制备得到,例如选用纯棉材料,或是含有涤纶成分的棉质材料,其制备工艺为本领域常规的制备方法。根据本技术,所述蚕丝层由天然蚕丝纤维制备得到的,所述蚕丝纤维的长度为500nm-2000nm;所述蚕丝层中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氨基酸,易与脸部皮肤更好的贴合,锁水持久,与保湿材料层配合使用时,更能凸显其锁水效果;同时能促进皮肤细胞活力,防血管硬化,长期使用可防皮肤衰老,对某些皮肤病有特殊的止痒效果。根据本技术,所述蚕丝层的孔隙率为40-65%。根据本技术,所述活性炭层是通过喷涂工艺制备得到的,所述活性炭层中含有活性炭,所述活性炭可以是粉末状活性炭,也可以是球形活性炭,优选为球形活性炭;所述球形活性炭的中值粒径D50为0.2-0.4mm;所述球形活性炭层层堆积,形成孔隙率为35-65%的活性炭层。根据本技术,通过喷涂工艺将球形活性炭直接喷涂到蚕丝层表面;所述球形活性炭与蚕丝层中的蚕丝纤维和活性蚕丝蛋白紧密贴合。根据本技术,所述活性炭层中含有活性炭,所述活性炭可以是粉末状活性炭,也可以是球形活性炭,优选为球形活性炭;所述球形活性炭的中值粒径D50为0.2-0.4mm;所述球形活性炭层层堆积,形成孔隙率为35-65%的活性炭层。所述活性炭层通过热熔胶膜与蚕丝层贴合;所述热熔胶膜的厚度为0.02-0.08mm,所述热熔胶膜的克重为15-20g/m2。所述热熔胶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常规贴合活性炭的物质,其具有双面黏结性能,受热快熔,黏合牢度高,透气性。根据本技术,所述活性炭层的厚度为0.8-2.5mm。根据本技术,所述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大于1750m2/g。作为实例,所述球形活性炭可以商购自太原璀鸿科技有限公司、布卢彻有限责任公司(BLUECHERGMBH)或吴羽株式会社(KUREHA)的产品,或者根据其专利申请例如第200880008357.7号中国专利申请中公开的方法制备。根据本技术,所述面膜纸的孔隙率为25-60%。本技术中,所述面膜纸与营养液充分浸泡混合后,可以直接贴附于面部无需进行清洗,静置30min左右,即可完成面部有害物质和多余油脂的吸附作用,涂覆后也无需进行再次水洗,附以按摩直至营养液完全被吸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含有活性炭的面膜纸,所述面膜纸中的保湿材料层可以锁住营养液,防止水分的流失,大大延长面膜涂覆的时间;另外,所述蚕丝层的使用,易与脸部皮肤更好的贴合,锁水持久,与保湿材料层配合使用时,更能凸显其锁水效果;同时能促进皮肤细胞活力,防血管硬化,长期使用可防皮肤衰老,对某些皮肤病有特殊的止痒效果。再加之与脸部直接贴合的活性炭层,使得活性层中的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球形活性炭具有最佳的吸附性能,其可以有效吸附脸部皮肤的油脂,有害物质等;另外所述面膜纸由于具有孔隙,脸部皮肤可以进行呼吸,毛细孔打开后更利于活性炭对毛细孔内的有害物质的吸附作用。同时,所述面膜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较低;所述面膜特别适用于出差旅行等场所,无需对面部进行清洁,直接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面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面膜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文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制备方法做更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下列实施例仅为示例性地说明和解释本技术,而不应被解释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凡基于本技术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涵盖在本技术旨在保护的范围内。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剂、材料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面膜纸,所述面膜纸包括依次设置的保湿材料层1、蚕丝层2、活性炭层3;所述保湿材料层1置于外侧,所述活性炭层3置于内侧;所述保湿材料层包括第一保湿区域11和第二保湿区域12;如图2所示,所述面膜纸的最顶端21和最低端22为端点,对折后形成中线23,所述中线23上方为第一保湿区域11,所述中线23下方为第二保湿区域12。所述第一保湿区域11的保湿材料层厚度为0.8mm,保湿材料层的克重为50g/m2;所述第二保湿区域12的保湿材料层厚度为0.6mm,保湿材料层的克重为40g/m2。所述第一保湿区域的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膜纸,其中,所述面膜纸包括依次设置的保湿材料层、蚕丝层、活性炭层;所述保湿材料层置于外侧,所述活性炭层置于内侧;所述保湿材料层包括第一保湿区域和第二保湿区域;所述第一保湿区域的保湿材料层厚度为0.3‑0.8mm,保湿材料层的克重为30‑50g/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膜纸,其中,所述面膜纸包括依次设置的保湿材料层、蚕丝层、活性炭层;所述保湿材料层置于外侧,所述活性炭层置于内侧;所述保湿材料层包括第一保湿区域和第二保湿区域;所述第一保湿区域的保湿材料层厚度为0.3-0.8mm,保湿材料层的克重为30-50g/m2;所述第二保湿区域的保湿材料层厚度为0.2-0.6mm,保湿材料层的克重为20-40g/m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膜纸,其中,所述面膜纸的最顶端和最低端为端点,对折后形成中线,所述中线上方为第一保湿区域,所述中线下方为第二保湿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面膜纸,其中,所述第一保湿区域的保湿材料层的孔隙率为50-65%;所述第二保湿区域的保湿材料层的孔隙率为60-75%。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明珠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环球绿地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