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组织过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7217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组织过线器,包括:手柄和弯钩,所述手柄的端部设有过线结构,所述过线结构内设有两个相互摩擦的滚轮,所述过线结构的前端具有过线孔,所述过线孔正对于两个滚轮之间;所述弯钩与所述过线结构连接,所述弯钩中部的刀管内留有中空的通道,该通道与所述过线孔正对,方便PDS线传入所述弯钩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过线器结构简单,便于拆卸和替换,过线性能可靠。手柄采用人体力学设计,使用便捷舒适。细长的刀管及弯钩结构能够在狭小手术空间下提供精准稳定的过线性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多种结构的弯钩,能够满足不同部位软组织的过线要求。

A Soft Tissue Li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组织过线器
本技术属于医用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软组织过线器。
技术介绍
在关节镜手术中,经常需要对关节腔内破损的软组织(如肩袖撕裂,韧带撕裂等)进行缝合和修复,但是由于关节腔手术区域狭小,手术操作范围十分有限,因此缺乏过线工具,操作不便,很难保证手术的修复效果,大大降低了手术效率。但是如果有一种过线装置通过合理设计能够使缝合钩有较高的精准度和较大的灵活性,而且操作便捷,能够适用于各种部位的软组织缝合,将会帮助医生更加高效地完成软组织的修复手术,为病人提供良好的术后效果。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软组织过线器,能够根据病人不同部位的软组织损伤情况选择合理的弯钩进行过线和修复,同时能够实现单手的过线和缝合操作,精准地修复受伤的软组织,确保获得最佳地手术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软组织过线器,包括:手柄和弯钩,所述手柄的端部设有过线结构,所述过线结构内设有两个相互摩擦的滚轮,所述过线结构的前端具有过线孔,所述过线孔正对于两个滚轮之间;所述弯钩与所述过线结构连接,所述弯钩中部的刀管内留有中空的通道,该通道与所述过线孔正对,方便PDS线传入所述弯钩中。本技术提出的所述软组织过线器中,所述过线结构由手柄端部向中心凹陷的空间及其外壳构成,所述空间内设有两根对称地转轴,所述转轴分别套装一个滚轮,所述滚轮的外缘向内凹陷并在凹陷处套设一个滚轮胶圈;所述滚轮胶圈相互接触与摩擦;两个滚轮及其滚轮胶圈向所述手柄外部凸出。本技术提出的所述软组织过线器中,所述外壳通过螺丝与所述手柄固定。本技术提出的所述软组织过线器中,所述过线结构进一步包括横向贯通地设置在所述手柄上的线槽,所述线槽的中部设有向所述滚轮之间弯曲的导向槽,便于PDS线导入所述过线孔中。本技术提出的所述软组织过线器中,所述过线结构进一步包括与所述弯钩连接的装配环,所述装配环通过螺纹旋转地套设在所述手柄的端部。本技术提出的所述软组织过线器中,所述装配环的两侧具有向外凸出的凸缘。本技术提出的所述软组织过线器中,所述弯钩的底部包括一个装配部,所述装配部可脱卸地卡嵌在所述装配环中央的装配孔中;通过旋转所述装配环将所述弯钩及其装配部紧固在所述手柄的端部。本技术提出的所述软组织过线器中,所述手柄上进一步设有防滑纹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过线器结构简单,便于拆卸和替换,过线性能可靠。手柄采用人体力学设计,使用便捷舒适。细长的刀管及弯钩结构能够在狭小手术空间下提供精准稳定的过线性能。本技术提供多种结构的弯钩,能够满足不同部位软组织的过线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软组织过线器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软组织过线器的爆炸图。图中,1-手柄,2-弯钩,3-滚轮,4-外壳,5-转轴,6-滚轮胶圈,7-螺丝,8-线槽,9-装配环,10-凸缘,11-刀管,12-装配部,13-装配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技术的软组织过线器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技术,而仍然实现本技术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软组织过线器包括:手柄1和弯钩2,所述手柄1的端部设有过线结构,所述过线结构内设有两个相互摩擦的滚轮3,所述过线结构的前端具有过线孔,所述过线孔正对于两个滚轮3之间;所述弯钩2与所述过线结构连接,所述弯钩2中部的刀管11内留有中空的通道,该通道与所述过线孔正对,方便PDS线传入所述弯钩2中。具体参阅图2,所述过线结构由手柄1端部向中心凹陷的空间及其外壳4构成,所述空间内设有两根对称地转轴5,所述转轴5分别套装一个滚轮3,所述滚轮3的外缘向内凹陷并在凹陷处套设一个滚轮3胶圈6;所述滚轮3胶圈6相互接触与摩擦;两个滚轮3及其滚轮3胶圈6向所述手柄1外部凸出。所述外壳4通过螺丝7与所述手柄1固定。所述过线结构进一步横向贯通地设置在所述手柄1上的线槽8,所述线槽8的中部设有向所述滚轮3之间弯曲的导向槽,便于PDS线导入所述过线孔中。所述过线结构还包括与所述弯钩2连接的装配环9,所述装配环9通过螺纹旋转地套设在所述手柄1的端部。所述装配环9的两侧具有向外凸出的凸缘10。所述弯钩2的底部包括一个装配部12,所述装配部12可脱卸地卡嵌在所述装配环9中央的装配孔13中;通过旋转所述装配环9将所述弯钩2及其装配部12紧固在所述手柄1的端部。向右旋开装配环9,将所需规格的软组织过线器弯钩2装入装配孔13内,左旋装配环9固定,软组织过线器安装完成。优选地,所述手柄1上进一步设有防滑纹路。实施例步骤一:根据病人的手术部位、身高体重、软组织病变等情况选择适合型号/规格的过线器弯钩,向右旋开装配环,将所需规格的软组织过线器弯钩装入手柄内,左旋装配环固定,软组织过线器安装完成(图2)。步骤二:从滚轮下方的细孔装进医用PDS线,向下旋转两侧滚轮将医用PDS线预装入弯钩。步骤三:软组织过线点定位,将过线器弯钩自定位点穿透软组织;步骤四:转动过线器手柄上的滚轮,将医用PDS缝线自弯钩头端送出;步骤五:将需要穿过软组织的缝线和医用PDS缝线打结固定;步骤六:抽出软组织缝线器,连带将缝线抽过软组织;步骤七:松开缝线和医用PDS缝线的线结,完成软组织过线操作。本技术过线器结构简单,便于拆卸和替换,过线性能可靠。手柄采用人体力学设计,使用便捷舒适。细长的刀管及弯钩结构能够在狭小手术空间下提供精准稳定的过线性能。本技术提供多种结构的弯钩,能够满足不同部位软组织的过线要求。上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技术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
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技术揭露的技术方案和
技术实现思路
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组织过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和弯钩,所述手柄的端部设有过线结构,所述过线结构内设有两个相互摩擦的滚轮,所述过线结构的前端具有过线孔,所述过线孔正对于两个滚轮之间;所述弯钩与所述过线结构连接,所述弯钩中部的刀管内留有中空的通道,该通道与所述过线孔正对,方便PDS线传入所述弯钩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组织过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和弯钩,所述手柄的端部设有过线结构,所述过线结构内设有两个相互摩擦的滚轮,所述过线结构的前端具有过线孔,所述过线孔正对于两个滚轮之间;所述弯钩与所述过线结构连接,所述弯钩中部的刀管内留有中空的通道,该通道与所述过线孔正对,方便PDS线传入所述弯钩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组织过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结构由手柄端部向中心凹陷的空间及其外壳构成,所述空间内设有两根对称地转轴,所述转轴分别套装一个滚轮,所述滚轮的外缘向内凹陷并在凹陷处套设一个滚轮胶圈;所述滚轮胶圈相互接触与摩擦;两个滚轮及其滚轮胶圈向所述手柄外部凸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组织过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通过螺丝与所述手柄固定。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威陈智张赟轩赖卫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博进凯利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