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血采集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7199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全血采集检测装置,包括采血管,采血管内设有试纸,采血管一端设有采血头,另一端设有连接座,该检测装置还包括基座,基座上分别设有能够与采血头和连接座配合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基座包括外筒和内筒;内筒被隔板分隔为两个腔室,两个腔室分别连通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处设有铝箔封装;连通第一开口的腔室内盛放缓冲液;采血头成圆柱状,其一端设有毛细吸头,另一端连接采血管,采血头和毛细吸头之间以及采血头和采血管之间设有过渡弧面;采血头上设有与第一开口配合的密封圈;采血头内设有样本暂存区;采血管呈扁平状且管体透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集采血和检测于一体,避免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血采集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全血采集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的采血管,通常只实现采血的功能,采血后将采样血液移至检测装置上进行检测,移转的过程无疑增加了样本污染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血采集装置,集采血和检测于一体,避免二次污染。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全血采集检测装置,包括采血管,采血管内设有试纸,采血管一端设有采血头,另一端设有连接座,该检测装置还包括基座,基座上分别设有能够与采血头和连接座配合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进一步地,基座包括外筒和内筒,外筒和内筒的上端固定连接。进一步地,内筒被隔板分隔为两个腔室,两个腔室分别连通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处设有铝箔封装。进一步地,连通第一开口的腔室内盛放缓冲液。进一步地,第一开口处设有由外向内直径变小的过渡斜面。进一步地,采血头成圆柱状,其一端设有毛细吸头,另一端连接采血管,采血头和毛细吸头之间以及采血头和采血管之间设有过渡弧面。进一步地,采血头上设有与第一开口配合的密封圈。进一步地,采血头内设有样本暂存区。进一步地,采血管呈扁平状且管体透明。进一步地,连接座包括连接环,连接环一端开口,另一端与采血管固定连接,连接环与采血管的连接处设有过渡弧面,连接环内设有卡片结构,卡片结构的中部设有切缝。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全血采集检测装置不仅能够用于采集血液,而且采血管内设有检测试纸条,基座内盛放有缓冲液,可以吸取缓冲液进行跑板检测,及时获得检测结果。(2)本技术集采血和检测于一体,避免采血后移转过程中样本污染,影响检测结果。(3)本技术的采血管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便于观察检测结果。(4)本技术在使用时,将采血管插入缓冲液,内筒与采血管形成一个密封体系,既防止缓冲液或样本外流,也能够在使用后,将检测完毕的血液样本封装其内,整体丢弃,不会产生二次污染。附图说明图1是采血管的外形图。图2是基座的外形图。图3是基座的透视图。图4是基座的剖视图。图5是采血管的主视图。图6是图5的仰视图。图7是图5的俯视图。图8是采血管的剖视图。图9是采血管的取样状态图。图10是采血管插入基座的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实施例本技术的全血采集检测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采血管1,采血管1内设有试纸,当采血后,采血管1可以吸取缓冲液进行跑板检测,及时获得检测结果;采血管1一端设有采血头2,另一端设有连接座3,该检测装置还包括基座4,基座4上分别设有能够与采血头2和连接座3配合的第一开口5和第二开口6,如图2-4所示。基座4包括外筒7和内筒8,如图3与图4所示,外筒7和内筒8的上端固定连接;外筒7呈圆锥形,底部直径大于顶部直径,有利于基座平稳放置;内筒8为直筒状,内筒8下端面高于外筒下端面。内筒8被隔板分隔为两个腔室,如图4所示,两个腔室分别连通第一开口5和第二开口6。连通第一开口5的腔室内盛放缓冲液;第一开口5处设有铝箔封装;铝箔纸的密封性与屏蔽性好,具有一定强度,还能够遮光,能够较好地保护缓冲液,增加缓冲液的保质期。第二开口6可以与连接座3连接;采血时,基座4通过第二开口6与连接座3连接;检测时,将基座4拿下,将采血管1插入基座4内的缓冲液;防止基座4乱放,使用时找不到。第一开口5处设有由外向内直径变小的过渡斜面10,如图4所示。采血头2成圆柱状,如图1所示,其一端设有毛细吸头,另一端连接采血管1,采血头2和毛细吸头之间以及采血头2和采血管1之间设有过渡弧面。采血头2上设有与第一开口5配合的密封圈13,如图1所示;使用过程中,将采血管1插入缓冲液时,密封圈13与过渡斜面10相互配合,内筒8与采血管1形成一个密封体系,避免缓冲液或者血液样本溅出;使用后,由于内筒8与采血管1形成一个密封体系,将检测完毕的血液样本封装其内,整体丢弃,不会产生二次污染。采血头2内设有样本暂存区9,如图8所示;采血头2中的毛细吸头吸取血液后,血液留在样本暂存区9,以待跑板检测。采血管1呈扁平状,有利于放置试纸,固定试纸的位置,防止试纸条在采血管1里随意翻转,影响最终的检测结果。采血管1的管体透明,便于观察跑板检测结果。连接座3包括连接环15,如图5-7所示,连接环15一端开口,另一端与采血管1固定连接,连接环15与采血管1的连接处设有过渡弧面,连接环15内设有卡片结构17,卡片结构17的中部设有切缝。卡片结构17包括对称设置的两瓣卡片,两瓣卡片的外缘呈与基座5的内筒8壁形状匹配的圆弧形,切缝给两瓣卡片形成让位空间,当连接座3与基座4进行卡接的时候,两瓣卡片会向内靠拢,让基座4的内筒8套设其外,套接完成后,两瓣卡片又会由于自身形状造成的回复力,确保卡接牢固。全血采集检测装置的使用方法:(1)先用采血针将手指刺破,然后用采血管1一端的毛细吸头吸取血液,血液进入样本暂存区;(2)将采血管1采血的一端插入缓冲液,如图10所示;跑板检测即得检测结果。使用后,由于采血管1插入缓冲液,内筒8与采血管1形成一个密封体系,将检测完毕的血液样本封装其内,可以整体丢弃,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全血采集检测装置,包括采血管,其特征是,采血管内设有试纸,采血管一端设有采血头,另一端设有连接座,该检测装置还包括基座,基座上分别设有能够与采血头和连接座配合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1.全血采集检测装置,包括采血管,其特征是,采血管内设有试纸,采血管一端设有采血头,另一端设有连接座,该检测装置还包括基座,基座上分别设有能够与采血头和连接座配合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血采集检测装置,其特征是,基座包括外筒和内筒,外筒和内筒的上端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血采集检测装置,其特征是,内筒被隔板分隔为两个腔室,两个腔室分别连通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处设有铝箔封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血采集检测装置,其特征是,连通第一开口的腔室内盛放缓冲液。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血采集检测装置,其特征是,第一开口处设有由外向内直径变小的过渡斜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益炜洪亮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博拓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