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调节型双煲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7123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降调节型双煲胆结构,包括煲胆座,煲胆结构,在煲胆座的底部通过支杆固定有底板,在煲胆座的底部固定有驱动电机,在驱动电机的主轴上固定有驱动齿轮,在煲胆座的中心设置有传动丝杆,传动丝杆的底端固定有传动齿轮,煲胆结构包括顶部煲胆和底部煲胆,在底部煲胆的底端固定有升降座,升降座的中心设置有螺纹孔,在底部煲胆的侧壁顶部固定有限位凸环,在顶部煲胆的T形横板底面均匀设置有限位抵块结构,在顶部煲胆的侧壁顶部固定有用于卡位在煲壳上的限位凸块,在顶部煲胆的侧壁底部和底壁上设置有细网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设置合理,操作便捷,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将底部煲胆进行升降,使用稳定可靠,适用性强且实用性好。

Double Boiler Structure with Lift and Lift Regu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升降调节型双煲胆结构
本技术属于电饭煲
,具体涉及一种升降调节型双煲胆结构。
技术介绍
电饭煲是一种常见的家用煮食物的结构,传统技术的电饭煲的内胆结构多为固定结构,在使用时将内胆放入电饭堡内即可,其虽然可以实现煮饭的功能,但是其无法进行升降调节,当做为蒸煮时,当食物煮熟后,蒸煮物仍然处于内胆的水中,其在长时间蒸煮时会影响蒸煮的效果,故而适用性和实用性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升降调节型双煲胆结构,旨在解决传统技术中蒸煮食物熟后无法进行食物与水分离的技术不足。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升降调节型双煲胆结构,包括煲胆座,设置在所述煲胆座上的煲胆结构,在所述煲胆座的底部通过支杆固定有底板,在所述煲胆座的底部固定有驱动电机,在所述驱动电机的主轴上固定有驱动齿轮,在所述煲胆座的中心设置有传动丝杆,所述传动丝杆的底端固定有与所述驱动齿轮相齿合的传动齿轮,所述煲胆结构包括顶部煲胆和底部煲胆,在所述底部煲胆的底端固定有升降座,所述升降座的中心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升降座与所述传动丝杆螺纹连接,在所述底部煲胆的侧壁顶部固定有限位凸环,所述顶部煲胆的截面为T形结构,在所述顶部煲胆的T形横板底面均匀设置有限位抵块结构,在所述顶部煲胆的侧壁顶部固定有用于卡位在煲壳上的限位凸块,在所述顶部煲胆的侧壁底部和底壁上设置有细网孔,所述顶部煲胆的下部处于底部煲胆内且所述底部煲胆在所述传动丝杆的作用下进行升降从而使顶部煲胆的下部处于或离开底部煲胆内。在所述煲胆座上均匀设置有导向孔,在所述底部煲胆的限位凸环的底端固定有与所述导向孔位置相配合的导向杆。所述限位抵块结构包括限位座,在所述限位座上设置有抵压调节杆,所述抵压调节杆的顶端螺纹连接在所述限位座的底部上。在所述导向杆的侧壁上部对称固定有升降限位槽孔。在所述底部煲胆的内壁顶部固定有密封圈。本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本技术的结构设置合理,操作便捷,在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将底部煲胆进行升降调节,从而使顶部煲胆的下部处于底部煲胆内,在完成蒸煮后,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将底部煲胆进行升降,从而使顶部煲胆从底部煲胆内上升,可以避免蒸煮物长时间浸入水中,使用稳定可靠,适用性强且实用性好。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图1显示了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见图1,一种升降调节型双煲胆结构,包括煲胆座1,设置在所述煲胆座上的煲胆结构2,在所述煲胆座1的底部通过支杆固定有底板3,在所述煲胆座的底部固定有驱动电机4,在所述驱动电机的主轴上固定有驱动齿轮5,在所述煲胆座的中心设置有传动丝杆6,所述传动丝杆的底端固定有与所述驱动齿轮相齿合的传动齿轮7,所述煲胆结构2包括顶部煲胆21和底部煲胆22,在所述底部煲胆的底端固定有升降座23,所述升降座的中心设置有螺纹孔24,所述升降座与所述传动丝杆螺纹连接,在所述底部煲胆的侧壁顶部固定有限位凸环25,所述顶部煲胆的截面为T形结构,在所述顶部煲胆的T形横板底面均匀设置有限位抵块结构8,采用限位抵块结构,从在底部煲胆升降时通过限位抵块结构进行限位,可以避免底部胆煲无限上升损坏顶部煲胆,保证使用的可靠性,在所述顶部煲胆的侧壁顶部固定有用于卡位在煲壳上的限位凸块9,在使用时,将顶部煲胆卡位在煲壳内,从而使顶部煲胆的位置固定,在底部煲胆升降时其位置不会发生移位,有利于保证顶部煲胆和底部煲胆的位置调节可靠性,在所述顶部煲胆的侧壁底部和底壁上设置有细网孔,采用细网孔,使底部煲胆内的水分可以从细网孔进入顶部煲胆内,从而使顶部煲胆内的食物完成蒸煮操作,所述顶部煲胆的下部处于底部煲胆内且所述底部煲胆在所述传动丝杆的作用下进行升降从而使顶部煲胆的下部处于或离开底部煲胆内。本实施例中,煲胆座、底板和传动丝杆为不锈钢结构体,本实施例中,电饭煲的电热块处于底部煲胆与升降座之间,可以保证蒸煮的可靠性且不会影响其正常的升降操作。在所述煲胆座上均匀设置有导向孔10,在所述底部煲胆的限位凸环的底端固定有与所述导向孔位置相配合的导向杆11。所述限位抵块结构8包括限位座81,在所述限位座上设置有抵压调节杆82,所述抵压调节杆的顶端螺纹连接在所述限位座的底部上。在所述导向杆的侧壁上部对称固定有升降限位槽孔12。采用此结构,在底部煲胆下降时进行限位,可以避免其无限下降从而使顶部煲胆与底部煲胆脱离,保证了煲胆整体的使用可靠性。在所述底部煲胆的内壁顶部固定有密封圈。本实施例中密封圈的结构采用食用级的硅胶材料制成,具有温度适应广、密封性、绝缘性、介电性、环保性等良好特性,且耐高低温,受外界干扰少,是理想的防水、密封部件。本技术的结构设置合理,操作便捷,在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将底部煲胆进行升降调节,从而使顶部煲胆的下部处于底部煲胆内,在完成蒸煮后,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将底部煲胆进行升降,从而使顶部煲胆从底部煲胆内上升,可以避免蒸煮物长时间浸入水中,使用稳定可靠,适用性强且实用性好。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技术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调节型双煲胆结构,包括煲胆座,设置在所述煲胆座上的煲胆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煲胆座的底部通过支杆固定有底板,在所述煲胆座的底部固定有驱动电机,在所述驱动电机的主轴上固定有驱动齿轮,在所述煲胆座的中心设置有传动丝杆,所述传动丝杆的底端固定有与所述驱动齿轮相齿合的传动齿轮,所述煲胆结构包括顶部煲胆和底部煲胆,在所述底部煲胆的底端固定有升降座,所述升降座的中心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升降座与所述传动丝杆螺纹连接,在所述底部煲胆的侧壁顶部固定有限位凸环,所述顶部煲胆的截面为T形结构,在所述顶部煲胆的T形横板底面均匀设置有限位抵块结构,在所述顶部煲胆的侧壁顶部固定有用于卡位在煲壳上的限位凸块,在所述顶部煲胆的侧壁底部和底壁上设置有细网孔,所述顶部煲胆的下部处于底部煲胆内且所述底部煲胆在所述传动丝杆的作用下进行升降从而使顶部煲胆的下部处于或离开底部煲胆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调节型双煲胆结构,包括煲胆座,设置在所述煲胆座上的煲胆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煲胆座的底部通过支杆固定有底板,在所述煲胆座的底部固定有驱动电机,在所述驱动电机的主轴上固定有驱动齿轮,在所述煲胆座的中心设置有传动丝杆,所述传动丝杆的底端固定有与所述驱动齿轮相齿合的传动齿轮,所述煲胆结构包括顶部煲胆和底部煲胆,在所述底部煲胆的底端固定有升降座,所述升降座的中心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升降座与所述传动丝杆螺纹连接,在所述底部煲胆的侧壁顶部固定有限位凸环,所述顶部煲胆的截面为T形结构,在所述顶部煲胆的T形横板底面均匀设置有限位抵块结构,在所述顶部煲胆的侧壁顶部固定有用于卡位在煲壳上的限位凸块,在所述顶部煲胆的侧壁底部和底壁上设置有细网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增成王地费文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托美电器有限公司深圳市天际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